11月5日(本周五)20:05,《艾問人物 · 智能創變者》系列節目之《艾問人物 · 行云集團王維》將在央視頻APP上線,“艾問人物” 視頻號同步直播。敬請關注!
本期節目,主持人、《艾問iAsk》創始人艾誠將對話行云集團創始人王維,共同探討如何用數據讓這個世界的買賣變得更簡單?
10月20日晚八點,淘寶天貓正式拉開了今年雙十一的序幕。淘寶主播銷售榜顯示,李佳琦薇婭打出了堪稱漂亮的雙十一首戰:賣貨近200億。
雙十一是場購物狂歡,店家賣貨量大,消費者買得實惠。但隱藏很多電商背后的供應鏈都有行云的影子,行云集團作為全球消費品供應鏈服務平臺,將前端訂單和后端貨物有效匹配,簡單來說就是致力于將全球交易變得簡單。
此外,行云集團的關鍵詞是全球化,他們正在全球72個國家和1個地區幫助中國品牌落地出海業務,在海外市場幫助中國品牌建立Proudly Made in PRC的市場影響力。
第一篇章 王維的數字世界
王維對數字極為敏感。而基于自己曾經在海外近10年的工作經歷,王維看到了跨境電商的痛點與機遇。2015年,王維創立行云,希望打造一個全球商品綜合服務平臺,讓全球買賣變得更簡單。
艾誠:你是對數據特別敏感的人嗎?
王維:對,我從小特別喜歡數學,我本身是程序員出身,所以我對數據特別敏感。我就是用數字方式看公司,其實做企業在我腦子里就是一堆公式,我的決定是根據數據倒推出來的。
艾誠:您早年在中興通訊工作,也曾在早稻田大學做客座教授等等。如今創立行云,做全球交易買賣,這個是你人生最好的選擇嗎?
王維:我后期被調到中興供應鏈,負責整個中興通訊海外供應鏈板塊。我回國之后發現國內互聯網發展非常快。有意思的一點是,我發現中國電商發展二十年,中國B to C(公司面向消費者)不停演變,可是背后供應鏈一直沒有變過,一直在用很傳統的供應鏈去服務。我看到很大的機會,供應鏈其實是需要升級的,所以我出來創業做了行云。
第二篇章 數字化供應鏈的考驗
經過六年的發展積累與數字化轉型,行云集團始終堅持為線上線下中小零售商提供數字化供應鏈和一件代發履約服務的初心。隨著供應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王維創立的行云集團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消費品數字供應鏈服務平臺。
艾誠:雙十一到底是什么?在雙十一的當下,各家都在發生什么事情?
王維:這是一個雙方的狂歡。對品牌來說,我一下子能出很多貨,產生了很大銷量;對平臺來說,大量流量和用戶涌入;對用戶來說,終于到了打折季,可以買到很便宜的東西。這個所有一切的背后,所隱藏的是什么?是一個高效的、有序的計劃性很強的,效率非常高的供應鏈體系,這個體系是每年都在提升。我什么時候能把這個貨送到消費者手上?這對整個數字化帶來了極大考驗。
艾誠:雙十一期間你最擔心什么事兒?
王維:雙十一我最擔心的可能是系統吧,因為我怕訂單量太大把系統崩掉。
艾誠:那你最期待發生什么?
王維:我最期待的就是數據能把我系統給弄崩了。
第三篇章 狂歡背后的行云
雙十一的狂購物狂歡一觸即發,行云在眾多電商平臺的幕后,扮演著“新型線上云供應鏈”的角色。面對電商平臺的火熱,創始人王維以及整個行云,都保持著出乎意料的沉著和有序。
艾誠:從第一次到2020年,每一年行云因為雙十一或者我們整個11月份所促成GMV的流水,大概是什么變化的趨勢?
王維:因為2015年我們成立,2015年那年雙十一基本上沒有交易額,我們在做系統。2016年的時候交易額很小,我們忽略不計。我們2017年的11月份,單月交易額是五千萬人民幣左右。2018年11月份,單月的交易額達到了四個多億,八倍的增長,2019年11月份,我們達到了16個億,四倍的增長。
艾誠:備戰雙十一,行云最需要籌備,最需要發力的地方在哪兒?
王維:我們其實在每年9月份就要開始準備,最核心的,我們準備的其實都是冷冰冰的數字,我們準備的是你有多少庫存,你有多少品牌,多少數量放在哪里,我們預測會有多少訂單過來,這些訂單過來之后,我們會把這些訂單分發給哪些倉庫,因為絕大多數庫存都不是行云自己的,行云是一家交易平臺,行云要協調好那些庫存,我們和大型KA合作也好,包括我們和很多小B的合作也好,我們都要告訴他,這些貨我們能準備多少,分別是在哪里,一定是把背后所有的這種履約的環節幫助他們準備好。
第四篇章 行云的使命與堅守
王維所帶領的行云正在通過跨境電商鏈接全球的市場,把全球的好商品帶到中國,更顯而易見的是,他本可以用極低的價格直接供貨給普通消費者,這是一件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事情。但王維對此卻非常堅定地說,不。
艾誠: 我做一個充滿野心的暢想,一個SK-II的水,其實是從行云發送到C端的消費者,不管這個消費者是在哪些電商平臺上下的單,是不是可以想象,未來當行云決定我從品牌端直接to C。
王維:它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剛剛我在聊這個線上交易的時候,我特意提到了第一點是流量,to C它只是交付,行云幫to C的交付做到了,但是流量的to C和運營的to C行云是絕對不會做,也絕對不能做的。因為他們的價值點一樣,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價值,to B企業所產生的價值和to C企業所產生的價值完全是兩回事。to B企業產生的價值,像行云產生的價值更多的是效率、服務、計劃相關這些價值,這個要做到極致的話,對整個企業文化也好,團隊素質也好,要求是不一樣的,to C企業所產生的價值是什么,是流量和運營的價值。
艾誠:給你多少時間,你會把行云打造成什么樣的公司?
王維:十到十五年時間,你會看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能夠在全球的商品流通中產生巨大作用的一家偉大的公司。我們用數字來形容,它一定是一個萬億級的公司。如果我們從情懷來形容,你會發現人類都不可能再離開這家公司,因為他會發現有很多的流通環節,已經形成了整個流通效率的最大化。
歡迎準時關注本周五(11月5日)20:05,艾誠將攜手行云集團創始人王維,共同預見跨境供應鏈服務的未來,敬請收看!
關注“艾問人物”公眾號,每周五20:05同步更新。
11月5日(周五)20:05,《艾問人物 · 智能創變者》系列節目之《艾問人物 · 行云集團王維》將在"艾問人物"視頻號進行直播,敬請期待!
《艾問人物》是什么?
該欄目是一檔針對頂級創業者、投資人、企業家等眾多行業標桿領袖的人物訪談節目,旨在向世界講好中國創新故事。受訪嘉賓包括董明珠、曹德旺、車建新、周鴻祎、李斌、賈國龍、張磊、何伯權、沈南鵬、衛哲、陸克文(Kevin Rudd)、凱文·凱利(Kevin Kelly)等商界及創投圈代表人物。截至目前,節目在包括電視臺、OTT電視大屏、高端雜志、音頻平臺、網絡視頻、機場大屏、高端餐廳、圖文媒體、全國廣播臺等全平臺媒體矩陣播出,累計曝光量超過30億。
艾誠是誰?
艾誠(Gloria Ai),主持人、《艾問iAsk》創始人,曾任中央電視臺駐紐約財經評論員,《艾問人物》出品人,也擔任國內外財智盛會如博鰲亞洲論壇等的常邀雙語主持。艾誠是哈佛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的校友代表,YPO世界青年總裁組織成員。
作為《艾問iAsk》創始人,艾誠一直致力于向世界講好中國創新故事,已記錄近2000位時代人物,實現百家媒體全球傳播。曾獲《福布斯》雜志2016年度30位30歲以下亞洲人物唯一上榜華人主持以及世界經濟論壇2012年度全球杰出青年,著有《奮斗是一種信仰》、《創業的常識》、《創業不死法則》等財經書籍。
艾誠被授予家鄉黃山的形象大使,因扶貧助農的女性領導力與公益心,2020年獲評安徽省三八紅旗手。
END
END
文章來源:艾問人物
文章來源:艾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