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貓、京東“雙11”銷售額出爐!天貓“雙11”總交易額定格在5403億元,京東“雙11”下單額超3491億元,再創新紀錄。天貓表示,在參加今年天貓“雙11”的29萬商家中,65%是中小商家、產業帶商家和新品牌。此外,近年來國貨質量提升,再加上“新疆棉”等事件的影響,讓中國本地品牌的表現越發亮眼。
產業帶顯示更強韌性和爆發力
借著“雙11”的東風,江蘇產業帶的商家集中“回血”。那些數字化程度高的產業帶,顯示出更強的韌性和爆發力。
去年天貓“雙11”期間成交量同比增速前10個產業帶中,南通家紡產業帶榜上有名。今年是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正式揭牌運行后的首個“雙11”。整合后的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形成了涵蓋“織、染、印、成品、研發、物流”的完整家紡產業鏈,擁有研發設計單位200余家,外貿進出口企業350多家。這個“雙11”,網紅帶貨、店主直播、導購直播等多樣化的網絡直播在這里紛紛涌現。直播間瀏覽量突破百萬,貨品倉庫近乎爆倉,日均發貨量屢創新高……
常熟服裝城作為全國最大的服裝專業流通市場之一,是一個擁有35年歷史、350萬平方米、35個專業市場的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常熟悅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辜一峰說,“雙11”期間可以做到7個直播間24小時不間斷同時進行。“根據10多年的電商經驗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的資源保障,備了1萬件左右成衣。”蘇州云計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網絡新媒體、營銷策劃、電商直播于一體的文化傳播公司,目前培養孵化了十幾位主播,主要在抖音、快手、淘寶等平臺直播。依托于常熟服裝城貨源優勢,直播產品為不同年齡段的女裝。該公司總經理趙永平說,在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利用常熟服裝城的區位優勢,控制價格,直播間加設滿減優惠券,給予消費者最大的優惠。
天貓今年列出的23條百億數字化產業帶,蘇州女裝產業帶躋身其中。蘇州女裝百億產業帶的形成是在新消費的風口下,借力數字平臺、構建新產銷關系的結果。數字經濟時代,服裝產業的“以銷定產”“小單快返”模式,讓行業平均庫存率從30%下降到10%以內。上月底,被稱為“淘系女裝第一股”的蘇州戎美上市。年銷售額超億元的戎美以女裝起家,雖然堅稱全年不打折,但“雙11”期間,增加了直播的場數,老板夫婦親自上陣當主播。據悉,在過往三個年度,該公司平均每年原創設計上架的新品款數在1000至1500款,吸引了眾多回頭客。
在漢服產業帶中,曹縣,這個魯西南不起眼的小縣城,正和杭州、成都等超級城市爭奪漢服市場,被網友戲稱“宇宙中心”。而大集鎮正是曹縣的演出服和漢服生產核心地,擁有涵蓋設計、布料、加工、縫紉設備等一體的漢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過2000家。
今年的雙11,曹縣的漢服銷量勢頭強勁,各服裝廠生產線一派繁忙景象,員工們加班加點忙生產。進入10月份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合作商和電商平臺訂單像雪片般飛到曹縣。
每天晚上,山東曹縣大集鎮某淘寶店的王大姐幾乎都要凌晨才能睡下。“我干這行已經四年多了。之前我們店一款‘鶴挽云’齊胸襦裙漢服,前前后后賣出過差不多10萬件,算是店里的爆款。進入秋冬季后,我們又推出了加絨御寒的明制拜年披襖漢服,很受女孩子喜歡……”王大姐表示,“從10月開始,每天能有600多份訂單,這兩天忙著雙11大促,每天的銷量幾乎有一千單,忙起來飯都來不及吃呢!”
國貨服裝旺季可期
10月中旬,雙十一大促的預熱開啟,也推動了服裝行業銷售的積極改善。此外,近年來國貨質量提升,再加上“新疆棉”等事件的影響,讓中國本地品牌的表現越發亮眼。據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綜合服裝類是國牌購買偏好度最高的品類,傾向在綜合服裝類產品中購買國牌產品的網民占比高達46.2%。
11月10日晚8點,京東11.11高潮期如約而至。在高潮期前10分鐘,京東服飾600個品牌同比增長超8倍,運動加絨衛衣衛褲成交額同比增長120%。而在11月11日,天貓雙11第二波爆發期開始45分鐘后,已有382個品牌在天貓雙11的成交額超過1億元。其中不乏鴻星爾克、回力、蕉內等國貨品牌。
其實早在今年首波雙十一(11.1-11.3)期間,消費者對國貨服裝喜愛就已凸顯。京東首輪雙11戰報顯示,最受消費者關注的五個品牌分別為蘋果、華為、小米、安踏、李寧,其中國產服飾品牌占據兩席。在天貓首波雙十一銷售中,安踏同比增速高達86%,李寧的增速也有49%,均大幅超過阿迪達斯,銷售額位居第二、第三名。
受到寒潮到來的影響,冬季保暖服飾表現尤其亮眼。在京東發布的第二輪雙十一戰報顯示,保暖類服飾成交額同比增長200%。其中松山棉店、三槍等服飾保暖品牌同比增長超10倍。羽絨服同比增長3倍。以波司登、朗姿為代表的黑科技系列羽絨服表現尤其亮眼,整體同比增長超20倍。在單品方面,波司登首創風衣羽絨服、蕉內302++熱皮保暖內衣成為了今年11.11的超級爆品。
整體來看,在雙十一及寒流的加持下,服裝行業的需求已在逐步釋放。隨著服裝行業傳統旺季的到來,四季度銷售值得期待。
直播間成為品牌營銷重要據點
根據百度App發布《百度熱搜2021雙十一大數據》顯示,從近兩年“雙11”電商平臺搜索占比來看,2020年淘寶與京東占據絕對優勢,搜索份額分別為34%和27%,包括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的搜索占比低于4%。然而轉至2021年,淘寶、京東的搜索占比分別下跌至24%和18%,相較之下抖音、快手異軍突起,搜索占比分別達到8%和6%。
據淘寶統計,截止10月26日24點,淘寶直播有134個品牌直播間成交額超千萬,遠超去年預售同期,商家成為雙11 直播戰場的“絕對主力”。此外,今年雙11, 淘寶直播商品數量環比增加了10萬,直播間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的重要據點。
服飾企業作為直播電商中的第二大中堅力量,也是最早探索品牌自播的群體之一,對自播玩法的探索始終走在前列,足跡已經遍布淘寶、抖音、快手、視頻號等。
其中淘寶布局品牌自播的時間最早,據商家反饋,其功能和玩法也最完善。淘寶平臺擁有龐大的公域流量,不少早期入局的品牌都得到了官方的流量扶持。不過如今淘寶直播大環境已定,企業想要獲得流量,就必須持續投入營銷和資源做推廣。
抖音和快手在模式上有相通之處,依托內容分發機制,企業可以通過優質內容獲取一部分自然流量,不過內容分發的規則掌握在平臺手中,流量的穩定性也成為焦點。錦月絲府運營負責人楊文吉就曾在公開演講中說道,“在抖音上,我們雖然也可以做到每日GMV100萬,但是實際上,我們很難獲得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和粘性,而且也很難再次觸達用戶。”
視頻號直播發力最晚,與其他三家平臺相比,視頻號直播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建立在微信這個使用頻率最高的社交平臺上。通過高頻觸達,視頻號直播可以不斷對用戶進行喚醒;借助社交關系網絡,還能形成自發的裂變式傳播。
更重要的是,微信去中心化的特點,使得企業可以將全部流量沉淀至私域,在流量稀缺的現今,私域對于企業的長效穩定經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諸多優勢的吸引下,不少服飾品牌已經率先布局視頻號自播,并取得了顯著的業績增長。老牌絲綢企業凱喜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嘗試視頻號直播,到今年8月,日均GMV已經超過了35萬,日均觀看人數超過10萬。
新視數據顯示,618期間淘系女裝品牌OSA歐莎位居視頻號熱門帶貨主播榜首,30天內的直播銷售額達到2064.4萬。其中,在6月9日的直播中,單場累計觀看人數達到99.77萬,累計獲贊數達到31.54萬,銷售額超過500萬,單品最高銷售額超過195萬。
(來源:新華日報 齊魯晚報 中國服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