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鄧州市人?政府與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在鄧州市深航鵬逸酒店舉行簽約儀式,就聯手打造鄧州市高質量褲裝產業集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鄧州市市?鄧俊峰、市政協黨組副書記李悅旭、市委常委、宣傳部?、副市?李芳,市委常委、統戰部?、穰東鎮黨委書記楊旭、省服裝協會會?李剛、副會?趙冬,鄧州市發改委、市科工信局、財政局、統計局、招商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自然資源局、規劃局、產業集聚區、生態環境局、稅務局、人社局及相關鄉鎮負責同志,永泰、申港、圣新源等服裝企業負責人,共30多人參加會議,共同?證這莊嚴而激動人心的時刻。楊旭部?主持簽約儀式。他表示,這次簽約既是鄧州市服裝產業發展史上的大事喜事,更是全市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和樓陽生書記調研指示精神的重大成果。
鄧俊峰市?在致辭中表示,服裝產業是日不落產業,“衣、?、住、行”衣為首,服裝行業經過了兩輪產業轉移,第一輪從發達國家和地區集中向我國沿海地區轉移;第二輪是由沿海地區向中?部轉移。鄧州市新一屆市委班子重新梳理了議事機構,專?召開市?辦公會,研究出臺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優惠政策和企業用工扶持政策,成立了紡織服裝發展領導小組,而今日,又搭建依托了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這個平臺。鄧州市發展服裝產業有政治指引,有營商環境,還有充裕的人力資源?,F在的主導產業分別為:紡織服裝和汽?零部件加工,規模都還不大。要實現工業強市,就要奮起直追,加快發展。相關部?一定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紡織服裝產業對鄧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全力以赴服務行業企業,扶持河南服裝產業發展,力爭“十四五”末做到 300億元以上規模,按照李剛會?的說法,可以做到年產5億條褲子,要堅定信心。服裝產業訂單跟著產能走,產能跟著工人走。哪個地方有產能,哪個地方就能拿到訂單,我們要逐鄉逐村挖掘整合富余勞動力,引導六十萬人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李剛會?表示,在鄧州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鄧州城市面貌、管理水平和產業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在考察企業中發現,一個1800名工人的工廠,年創稅收能達到2000多萬元,工人工資每月能拿到四千多塊,一年能拿到五萬多元,基本上實現了這個產業人均1萬塊到1.5萬的標配。服裝產業貫穿三大產業,帶動力極強。河南有1億多人口,服裝市場需求巨大。但目前全省包括外貿加工,服裝產值有3000多億元,這與我們人口大省極不相稱,說明我們的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河南的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5,人均GDP5.5萬元,排倒數第幾位,與全國人均GDP1萬美金相比,差距很大。主要是人口凈流出多,僅鄧州市就有五六十萬人外出務工,多數都是?壯年勞動力,是可以創造財富的群體。為了留住人口紅利,我們要下大功夫,要讓第二產業,讓制造經濟、工業經濟大幅度提升,加快繁榮。服裝產業是集成了科技創新的先進制造業,要根據我們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現實,集中精力在制造經濟上下大功夫,大幅度提高我們的產業工人占比。現在沿海大連、煙臺、?島、?三?、珠三?、福建等經濟發達地區,無一不是服裝大市強市。沿海近四十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人氣、財富。那里的服裝職工大多是我省的農?工,他們常年在外,兩地分居,造成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高離婚率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風水輪流轉,轉到大河南。近幾年,河南迎來了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沿海企業員工越來越少,技工越來越老,要素成本越來越高,競爭力越來越低,向中?部地區轉移,尤其向人力資源大省河南轉移勢不可擋。中國服裝產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轉變,訂單跟著產能跑,產能跟著工人跑,哪里有工人,哪里就占領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河南服裝產能為王時代來了,我省是服裝業發展最具競爭力的地方。我們應把富余人力資源變成產業工人,變成新時代合格的產業職工,政府、行業、企業要形成合力,整合農轉工,讓產業形成強大的吸返能力,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加快土地托管、流轉,讓他們接受工業化洗禮。我們很高興看到,新一屆鄧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服裝產業發展,出臺了實實在在的產業扶持政策,人民政府為人民,民生產業促民生在鄧州得以完美呈現,以服裝為核心的勞動密集型先進制造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一要“四好引一好”。首先是人力資源的整合和培訓。要解決好人力資源的結構性矛盾,讓他們就近就地就業。培育出一批守紀律、懂規矩、有集體主義觀念、有質量概念和工廠化理念的新時代產業工人。總書記說綠水?山是金山銀山,我們合格的產業工人一樣是金山銀山,鄧州的一百二十萬常住人口,依然有大量的農?處于低效率的或者是打麻將、曬太陽的狀態,無奈留守家中的情況很普遍。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如何把他們從麻將桌上拉到縫紉機旁,拉到工廠里頭學技術、當工人。第二個是要建設好園區,建設好工廠。有現代工業廠房,高檔次,高端化、作業協同化。第三要出臺好政策,出臺一系列好政策、優惠政策,有吸引力的政策,鄉村振興支持政策。第四個就是營造好環境。改善營商環境沒有止境,讓企業引得來留得住。二要找準切入點,找準發力點,堅持“特色引領、多元跟進”。鄧州褲業基礎良好。需圍繞打造鄧州“中國褲裝名城”確定一個目標,定下年產5億條褲裝的小目標,整合培訓5萬名服裝產業工人,使5萬個家庭實現可持續增收,形成三百億褲業集群。李剛會長相信,在鄧州市委堅強領導下,有一群愿意干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這個目標定能實現。三要做到“三個注重”。注重對本土企業家培育和吸返;注重實施?頭帶動戰略,強化引入外來高品質?頭企業;注重大力度實施影響力戰略,請進來舉辦各種大型行業專項活動,走出去參加全國性、國際性會展,大力度宣傳推介鄧州市服裝產業發展優勢、優惠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發展服裝產業的決心意志和寬廣格局。《鄧州市人?政府與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戰略合作協議》由市?鄧俊峰、市政協黨組副書記李悅旭、市委常委、宣傳部?、副市?李芳和省服裝協會會?李剛?簽,鄧州市委常委、統戰部?、穰東鎮鎮?楊旭與省服裝協會副會?趙冬在協議書上簽字生效。之后,鄧俊峰市?向李剛會?頒發了《鄧州市服裝產業發展顧問》證書。
- END -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