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安徽、河北、遼寧、山東、山西及四川等多區域先后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唐山市、沈陽市、濟寧市、德陽市、達州市等17市均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
01
河北省 唐山市
11月16日起,唐山市受弱氣壓場控制,風力小、濕度大,擴散條件差,將出現中至重度污染過程,達到橙色預警水平。為有效應對此輪污染過程,最大限度減輕污染程度,唐山市重污染天氣應對指揮部決定,自2021年11月15日18時全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
預計11月15日至19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沈陽市將出現一輪污染過程。為降低污染程度,保障公眾健康,沈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決定于11月15日11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并于11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
預計2021年11月16日起,濟寧市將出現連續性重度污染天氣過程。濟寧市自2021年11月16日0時將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調整為橙色,同時啟動II級應急響應。
工業企業減排措施:
工業企業按照“一廠一策”的減排要求,通過停產或部分生產線限產方式實現減排,凡出現超標排放和達不到應急臧排清單措施目標的原則停產,不能立即停產的最大程度限產并提高治污設施運行效率。
晉中市
為有效應對空氣重污染,保護廣大市民健康,根據《晉中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決定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二級)預警,在市城區和榆次區綠色運輸示范區實行交通管制。
陽泉市
按照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做好近期不利氣象條件應對的通知》要求,為有效落實“1+30”區域聯防聯控,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陽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決定自2021年11月13日12時起采取應急減排措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工業企業減排措施:
嚴格落實《陽泉市2021-2022年秋冬季錯峰生產方案》確定的120家停產和177家限產措施,市工信局加強對錯峰生產工作的調度,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檢查。
根據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重污染天氣預警函,11月13日零時起,自貢、瀘州、內江、樂山、宜賓5市由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資陽市啟動黃色預警。11月14日零時起,德陽、綿陽、南充、廣安、達州、眉山6市由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
倡議性污染減排措施:
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自覺調整生產周期,減少污染物排放,在排放達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污染治理設施效率。
強制性減排措施:
強制性減排措施以工業源減排、移動源減排和揚塵源及其他面源減排為主。
德陽市
11月12日起,盆地內氣象條件將進一步轉差,區域污染將進一步加重,德陽市有出現中度到重度污染的風險。按照《德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規定,德陽市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于2021年11月14日零時將德陽市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級別升級為橙色預警。
南充市
經分析研判,根據《南充市主城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規定,2021年11月12日零時啟動南充市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
達州市
11月13日起達州市污染氣象條件將進一步轉差,區域性污染天氣將進一步加重,存在中度污染及以上風險。經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研究,決定通川區、達川區、達州高新區,11月13日零時升級為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應急響應級別為II級。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渠縣、開江縣11月13日零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應急響應級別為III級。
綿陽市
綿陽市決定于11月14日零時起,涪城區、游仙區、安州區、江油市、三臺縣、北川羌族自治縣、高新區、經開區、科創區、仙海區升級為重污染天氣橙色(Ⅱ級)預警。鹽亭縣、梓潼縣、平武縣視本地情況自行決定。
前段時間的“限電限產”讓紡織全產業鏈措手不及,產能降低、原料價格上漲、缺貨斷貨等現象從原料端到需求端均有體現。進入11月,雖然部分情況有所改善,但紡織市場似乎陷入了比10月更加糾結的地步。
近日,紡織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波動。原料價格的波動向下傳導,15日各大聚酯廠家再次迎來大促銷,大跌200-600元/噸。截至11月15日滌絲各產品價格對比上月即今年最高值,滌綸長絲FDY150D下跌1250元/噸至7950元/噸,POY150D下跌1350元/噸至7750元/噸,DTY150D下跌1350元/噸至9450元/噸。
然而更讓人糾結的是,限電放開后,聚酯環節的開工率并未如預期快速回升,根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依舊維持在85%左右,較低點回升了不到4個百分點。
“拉閘限電”導致的停工還未完全結束,保護環境而進行的多地“停工限產”又要接踵而至了。
因環保因素,廈門聚酯裝置迎來停產潮!
-
1、因環保治理要求,廈門一廠家兩套供38萬噸的聚酯裝置臨時停車,涉及產品滌綸長絲、滌綸短纖及切片,重啟時間待定。
-
2、因環保因素,昨日下午華東一廠年產24萬噸的聚酯瓶片裝置將停車檢修,重啟時間待定。
-
3、廈門翔鷺滌綸長絲裝置昨日臨時停車,共涉及滌綸長絲產能14萬噸/年。
據了解,今年“停工令”明確指出,要繼續加大對傳統重污染行業的整治,特別是那些靠近江河湖海的重點水源保護區域,對從事重污染行業的企業、工廠進行搬遷
來源:滌綸長絲、化纖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