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深化“企業上云”行動,培育發展制造業“云上企業”,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系統建設,助力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
公室于近日發布《關于培育發展制造業“云上企業”促進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意見》。
(一)基本定義
制造業“云上企業”是指以數字基礎設施云化部署為前提,全面云化構建核心業務系統,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打造企業內外部、產業鏈上下游的云上數字化協同生態,不斷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生產管理智能化水平,從而實現競爭力、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的制造業企業。制造業“云上企業”在產業大腦支撐下實現云上數字化協同,與未來工廠、數字工廠等多層聯動,撬動企業數字化改革,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
(二)指導思想
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著力提升企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強化云服務商和云平臺的服務能力,豐富云化數字產品和解決方案,通過分級評價、標桿示范,激發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內生需求,培育發展制造業“云上企業”,推動我省制造業數字化改革,提升制造業發展質效,助推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
(三)發展目標
建立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賦能、分級評價、遴選推廣等服務體系,建成面向制造業的高能級數字基礎設施底座和數字化賦能平臺,引培一批制造業“云上企業”服務商,形成國內一流的云原生創新能力、數字化協同能力、集成應用服務能力,夯實企業側數字化改革基礎。到2025年,全省培育制造業“云上企業”500家,建立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庫,遴選市級入庫企業1500家、遴選區縣級入庫企業4500家;實現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產業大腦開發應用、未來工廠建設高效協同,推動我省產業數字化發展指數、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為全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探索浙江路徑。
(一)筑基礎
夯實企業數字化改革的數字基座
組織實施《浙江省數字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高水平部署產業園區、企業內部的5G和光網“雙千兆”寬帶網絡,發展多層次協同的產業物聯網體系,推進企業內外網絡大連接。提升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建設及協同水平,推進節能低碳數據中心建設,加快構建云邊端協同、數云協同、數智融合、自主可控的新型算力基礎設施。引導企業建設數據倉庫和計算平臺,打造企業數據連接、匯聚、分析應用及智能化的數字基座。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5G+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為引領,推進企業間數字基礎設施開放共享。
(二)強支撐
培育發展制造業“云上企業”服務商
培育發展支撐制造業企業云上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商集群,做大做強領軍型、平臺型云服務商,帶動發展一批云應用開發和云化實施類服務商、系統集成商、信息工程服務公司,提升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的支撐服務能力。培育發展面向制造業的數據服務型企業,支撐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對象建設企業數據中臺,并利用云端技術匯聚產業鏈數據、供應鏈數據、創新鏈數據,提升企業數據的統籌管理和整合利用能力。培育發展信息安全服務商,支撐制造業企業加強數字化安全保障能力,為制造業“云上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行業云平臺提供安全診斷、監測預警等安全保障服務,健全安全管理機制。
(三)強供給
豐富云化數字產品和解決方案
發揮各類云服務商的創新積極性,加快數字化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創新,加快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應用。鼓勵云服務商開發云安全、云數據庫等基礎類,協同辦公、財務管理、設備管理等管理類,研發設計、制造執行、營銷和供應鏈管理、數據智能等業務類云產品云服務,為制造業企業提供符合共性需求的數字化工具、支撐軟件。引導支持云服務商開發面向重點行業領域、重點企業的云原生技術和產品,基于企業個性化需求深度定制開發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孿生、5G、區塊鏈、工業互聯網和工業App等數字技術應用產品、整體解決方案,增強云化數字產品和解決方案供給能力。
(四)強平臺
提升“云上企業”數字化賦能效率
支持云服務商開發建設制造業“云上企業”數字化賦能平臺,分維度設立云服務專區,集成適用制造業企業的云計算產品、SaaS服務、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全面提升制造業云上數字化賦能效率,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深化行業云應用示范平臺培育遴選,推廣應用行業針對性、適用性強的云計算產品和服務,提升行業整體云上數字化發展水平。鼓勵云服務商和行業龍頭企業強強聯合,建設云上數字化協同平臺。支持各類云平臺對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突出產業生態、共性技術、新智造服務三大主體功能,賦能制造業“云上企業”開展各類場景應用。
(五)定標準
打造制造業“云上企業”標桿樣板
制訂《浙江省制造業“云上企業”分級評價標準》,分設省級制造業“云上企業”、市級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庫)、區縣級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庫)三個層級,綜合考量數字基礎設施、上云用云、數字化協同、利用云上平臺進行二次應用開發、企業數據倉建設及應用、產業大腦或工業互聯網平臺及行業云平臺應用等情況,以及企業規模、經營效益、建設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發展新智造的情況,綜合評價制造業企業云上數字化轉型的深度及成效。開發建設制造業“云上企業”遴選系統,建立一窗受理分級遴選工作體系,參照分級評價標準設計算法模型,為制造業“云上企業”水平評估和分級遴選提供決策參考。按年度組織開展制造業“云上企業”遴選認定,通過培育輔導、評價遴選,打造一批云上新智造、新服務標桿。
(六)抓協同
推動企業加快“上云用數賦智”
引導制造業企業增強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從“企業上云”向“云上企業”升級,云化部署數字基礎設施,應用云原生等技術及理念,構建研發、設計、生產、營銷、管理等環節新建信息系統,改造存量信息系統。推進信息技術與產業知識的融合,推動企業按需開展數字化應用集成創新。鼓勵企業充分應用產業大腦建設成果,建設企業數據倉,暢通企業內外部數據鏈,夯實企業數據智能基礎,逐步構建云上要素供應鏈、云上生產協同鏈,以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為牽引,大規模發展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管理,以數字化大連接、大協同推動生產資源配置效率、生產環節協同效率大提升,引領帶動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七)建生態
優化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環境
各地結合地方資源優勢、產業結構、產業數字化基礎,創新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的機制舉措;按照數字化改革明確的任務,加快推進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建設應用,推動重點行業、企業數字化賦能機制、模式、路徑改革。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領軍互聯網企業、新智造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的作用,培育發展上云用數賦智聯合實驗室、企業研究院等制造業“云上企業”創新服務載體,吸引創新組織、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集聚,構建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
(一)建立健全工作體系
在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領導下,建立完善省、市、縣(市、區)三級培育發展制造業“云上企業”的協同推進機制,把培育發展制造業“云上企業”作為數字經濟系統建設和企業側數字化改革的基礎性工作。省經信廳統籌協調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發展工作,按年度分解落實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目標任務;各市、縣(市、區)經信部門做好培育對象篩選,加強對接輔導,強化精準服務,形成工作合力。
(二)優化激勵措施和獎補導向
鼓勵各級財政加大對制造業“云上企業”培育支持力度,引導市、縣(市、區)對遴選列入省級制造業“云上企業”、市縣培育庫企業的給予激勵。鼓勵各市、縣(市、區)設立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財政專項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云上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依據市場化原則,探索對云上數字化轉型水平較高、經營穩定、信譽良好的企業提供利率優惠貸款。
(三)強化宣傳引導和示范推廣
總結各地培育發展制造業“云上企業”的經驗做法,提煉一批云上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案例,通過組織現場會、分類指導、精準對接等形式,加強宣傳推廣,以典型案例引路,以標桿樣板示范,營造全省制造業企業開展云上數字化轉型的良好氛圍,助推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 | 陳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