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出發地,再出發——贛南老區奮進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1-11-30  閱讀數:9642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出發地,再出發——贛南老區奮進新征程

傾聽歷史回響,追尋紅色記憶。


江西贛州是一片遍灑英烈鮮血的大地。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贛州市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外的廣場上深情寄語:現在我們正走在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繼往開來再出發!


啟新程,多壯志。


初冬時節,記者穿行在贛南大地,一路追尋中深切感到,在這片寫滿忠誠和信仰的紅土地上,有一種信念堅如磐石,有一種豪情氣貫山河,昔日長征出發地正激情滿懷奮進新征程。



紅色土地開啟高質量發展


11月27日8時30分,贛深高鐵G9857次第一趟滿圖試運行列車從贛州西站開出,這意味著全線通車運營已進入倒計時。屆時,贛州至深圳鐵路最快旅行時間將由現在的近7小時縮短為約2小時。


一條高鐵,見證贛南老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聯動融合。曾經的山高路遠之地已通江達海,格局大變。


圖片
△11月27日,深圳北至贛州西的滿圖試驗列車停靠贛州西站。當天,贛深高鐵全線滿圖試運行。新華社發(廖國勝攝)

“開放之路”勢頭正勁——


在贛州市南康區,依托贛州國際陸港,來自俄羅斯、芬蘭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木材在此集散,加工成家具再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買全球、賣全球”成為現實,產業規模從2014年的700億元躍至逾2000億元。


在龍南縣,當地依托靠近大灣區區位優勢,批量承接引進140多家電子信息企業,形成從覆銅板、線路板到智能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


雙向開放,一個個產業蓄勢、蝶變。


“創新之路”潛力無限——


今年上半年,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收超18億元,同比增長87.75%;研發費用約7800萬元,同比增長106%。公司副總經理呂鋒說,2019年,總書記來我們公司考察時強調,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才能生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兩年來,我們在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指引下,憑借穩定產能和研發能力,公司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保持較為領先的地位。


創新挖潛,機遇自來。贛州市主動招大引強,加速科創平臺建設: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入駐……目前,僅國家級科創平臺載體就達20個。


“綠色之路”生機盎然——


崇義縣陽明湖國家濕地公園內,風景如畫。原先這里曾是一片荒灘,鮮有人來。


贛南,不負青山。2017年以來,當地僅在治山理水上的投入就超139億元。


近年來,贛州已有34平方公里廢棄礦山重披綠裝,4300多座崩崗劣地長出綠樹,全市87個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和贛江、北江、東江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保持“雙100%”。


“既要富起來,更要美起來。”新征程上,贛南老區篤行致遠。



忠烈之地奔向更美好生活


一年好景,又到橙黃橘綠。


走進安遠縣鶴子鎮陽佳村智運快線基站,48歲的果農郭東亮指著空中沿索道滑過的“穿梭機器人”感慨,誰能料想臍橙還能這般“飛”出山窩窩。


贛南,曾是偏遠的代名詞。曾經果農快遞臍橙到周邊省份要三五天時間,如今村里發貨,借助農村智慧物流網絡24小時內就能送達。


圖片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石鎮下茹村羅峰臍橙基地,果農正在采摘臍橙(2020年1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周密攝


機器人送貨,果蔬“坐纜車”……隨著贛南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曾經困擾群眾的行路難、用電難等“老大難”問題基本解決,不斷推進的5G、物聯網、云平臺等新基建“織出”發展快車道。


以產業為龍頭,贛南老區引導資源下沉,不斷釋放鄉村振興發展潛能。


于都,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1萬多畝蔬菜大棚延綿起伏,吸納了3000多勞動力就業,戶均增收3萬余元。


從無到有,贛州蔬菜產業產值超百億元,全市僅2020年就新發展以職業菜農為主的種植主體6446戶。


作為“世界橙鄉”,贛南臍橙帶動百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已發展成為集種植生產、倉儲物流、精深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


新變化、新氣象不斷涌現,一座座村莊舊貌換新顏。


一邊是66棟鱗次櫛比、白墻黛瓦的客家小樓,一邊是7棟低矮破舊、留作記憶的危舊土坯房……在瑞金市華屋自然村,新舊對比穿越時空。


在當地流傳著這樣的感人故事:80多年前,17位農家子弟參加紅軍,出發前在嶺上栽下17棵松樹,約定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活著的要為犧牲的孝親敬老。


17位子弟壯烈犧牲在長征途中。青松掩映,曾經數代人住著低矮破舊、透風漏雨土坯房的華屋如今已處處皆“華屋”。


圖片
△這是2019年4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江西省瑞金市華屋自然村。新華社記者胡晨歡攝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


改善民生,贏得民心。


“昔日破舊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銘謝黨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行走贛南,群眾把對黨的感激寫成對聯貼在門上。



奮斗之地“爭創一流”


贛南是一片沉淀著紅色記憶的紅土地。


于都河畔,驚濤作證。87年前,一支鐵流從這里集結出發,開始那場九死一生徹底改變中國命運的遠征。


46歲的肖慶根是強渡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肖汗堯的后代,在于都縣仙下鄉西洋村擔任了5年駐村第一書記。


“當年爺爺他們,到底靠什么堅定從容地出發?迎著槍林彈雨義無反顧向前沖鋒?”在西洋村的日日夜夜里,在老鄉家的柴米油鹽里,肖慶根找到了答案。


這答案寫在一首傳唱80余年的山歌中:“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


圖片

△于都縣長征源合唱團在該縣文化藝術中心進行第500場《長征組歌》公益演出(5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山歌悠揚,見證記錄歷史;作風優良,護航再創“第一等的工作”。


簽約僅一周時間,玖歌時裝公司便在興國縣“落地開花”,當地黨員干部每月上門走訪,及時解決企業困難。“有好的干部作風,才能有好的營商環境。”這家公司高管曾凡東說,企業將繼續加大投入,增設9條生產線。


攻堅克難,爭創一流,在今日的贛南隨處可見。為提高行政效能,贛州創新實施“中介服務超市”“錯時延時服務”等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占90%以上……


著力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的營商環境、“第一等”的工作作風、“第一等”的民生福地……贛南老區連續四年獲全省高質量發展考評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第一方陣”,加速振興發展的贛南已成江西經濟發展的強勁板塊。


時光奔騰,不朽的是奮斗精神;重整行裝,需要的是鍥而不舍。


榮光已經書寫,未來還將見證。闊步行進在新征程上的贛南老區,矢志不移接續奮斗,必將創造新的更大輝煌。

來源:新華社
戴文藝 校對:劉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編審:李忠生 陳昱鑫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