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郭瑞萍:不想學經濟學的設計師不是好老師

發布時間:2021-12-03  閱讀數:9741

郭瑞萍:不想學經濟學的設計師不是好老師

圖片

隆福寺頂樓

2021年9月17日,北京時裝周「凌龍X度兮 秋分有度 草木藍衫」秋冬時裝發布會。


隆福寺頂樓,向遠眺望,一側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另一側是古色古香的朝堂殿宇,位于中間的隆福寺就像一扇大門,隔絕了現代與古代,也串聯起今時與往日。度兮發布會選址在此,恰迎合了此次的主題“秋分”,陰陽各半,皆有分別。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 度兮 秋冬時裝發布會



01

度兮:自然醞釀的一個實驗品


發布會后,我們在度兮的工作室見到了郭瑞萍老師。要是在大街上遇到她,絕不會想到她竟然是一名設計師——灰T恤黑褲子,內聯升的元口黑色老布鞋,還背著帆布包。


郭老師說,度兮的出現經歷了時間的醞釀,在幾次行業研討會中多次涉及到關于“度”的討論,這和郭老師長久以來的理念不謀而合,2014年,在工作室的頭腦風暴中又提到了“度”,加之學校鼓勵教師去參加北京時裝周和中國國際時裝周,一下子點燃了郭老師的品牌之夢。


度兮的出現給了郭老師實驗的機會?!拔覀冏龅乃械目蒲?、項目,自主性非常大,我想我是這里面最幸福的一方,我們所有和行業合作完的項目,都是別人追逐的目標。作為一個設計師沒有任何人要求我要怎么做,給了我極大的自由度,這種幸福不是做品牌能帶來的?!?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 滑動可查看      二十四節氣系列·白鷺為霜


在剛剛過去的北京時裝周發布會上,度兮沿用了“24節氣”的概念,以秋分為主題,藍染作為制作工藝。秋分在24節氣里叫“陰陽各半”,藍染又是藍和白的一種交融,純藍和純白就是陰陽。因為有界定才有了尺度,有了尺度,就好像音樂有了節奏。美是因為節奏而產生的感受。秋分與藍染共同界定了尺度,產生了韻律。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 滑動可查看     “秋分有度,草木藍衫”部分效果圖


藍染主要有紅藍黃綠四種色彩,問及為何使用藍色時,郭老師透露這和她本人的喜好有關,“做人要清清白白,藍白是特別純凈的。按我們整個構想來講,又有陰陽的寓意,所以不想再加入更多的顏色?!?


郭老師堅持著她的環保節約理念:“我們沒有接過任何一個不可再生的項目?!?


這次使用藍染工藝,也是郭老師的一次實驗,藍染作為古代技藝相較于現代工藝更加環保節約,和郭老師合作的浙江新澳股份有限公司,一開始本不打算推出藍染紗線,因為日曬牢度不夠,很多客人接受不了布料曬太陽會掉色,郭老師卻愿意使用這樣的紗線去制作自己品牌的服裝,她說,這恰恰是植物染的特色,“這其實是審美的問題,為什么不變是好的,變不是好的,我覺得變也是一種美感。真正的藍染它是天然有香氣的,蝴蝶都會撲到染面料上,這難道不是一種美嗎?”


郭老師的設計非常注重品質,總是采用最好的材料與工藝,一些高定服飾看起來昂貴,刨去所有的人工、成本等并不賺錢,不過郭老師依然很滿足,因為她可以在度兮做她想要的設計,“我不用迎合市場,因為它是個實驗品,沒有完全按商業的邏輯去做?!?


采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藝不僅是為了她的設計理念,更多的是希望消費者能夠因為品質和價格去珍惜。她認為現在人們雖能輕而易舉地買到一件便宜耐穿的服裝,卻也失去了對衣物的留戀。


02

中國氣質與中國符號

「言外之意,話外之音」

時尚圈有個現象,只要國外品牌運用東方元素,幾乎每次都能奪得熱搜。在外國人眼中,龍、鳳、牡丹、大紅大綠就等于中國風,在國際舞臺甚至國內,這似乎已成為思維定勢,涉及中國符號便稱其為中國風。


度兮的設計也是中國風,但很少涉及到龍鳳、牡丹、盤扣等很常見的中國符號,簡約而含蓄,然而大眾卻依然能感到度兮是有中國氣質的。郭老師說,“即使沒有明顯的中國元素,大家也是能感受到其中韻味的,有句北京的老話‘聽話聽音兒’,意思就是要聽言外之意,話外之音。”設計也是如此,直白的符號反而會失去中國特有的含蓄美感,度兮則希望運用簡約留白的設計,緩緩道出服飾的“言外之意”。使消費者體會到服裝的中國美感。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 滑動可查看    “度兮”品牌服


這種中國特有的美感,外國人也一樣可以感受到。2017年,郭瑞萍受邀參加美國肯恩大學的亞洲文化三方探討論壇,主題是服裝文化,在演講前她也抱有疑慮:大家習慣了有中國符號的就是中國風格,那老外能體會到這種隱約含蓄的風格嗎?但后來她發現,人的感受是相通的。活動中,郭老師將帶來的20套衣服分給學生們試穿,走了場小秀,學生反映穿上身后非常喜歡。后來的“京東尚紐約”活動去了紐約,那里的反應也非常不錯。幾次海外活動給了郭老師信心,也讓她堅定并不是只有中國符號才能代表中國風格。


面對現在的國潮熱,郭老師認為,國潮其實就是在西方設計體系下的中國符號的疊加。國潮的很多服裝,把中國符號拿走之后,剩下的全是西方的東西,可能是街頭的、朋克的、搖滾的、波普的,包括透露出來的氣質,都讓人覺得國潮應當搭配的音樂得是hip hop,歸根到底仍然是西方體系的產物。


“中國符號”與“中國氣質”,二者從來不是矛盾的關系,郭老師更看重的是氣質與氣韻的表達。她認為中國氣質是抽離物質之后的精神層面的東西,這才是整個民族要傳承的文化,而不僅僅是物質與具象的呈現。


中國風在當下的發展中,需要把握好中國與西方、現代與傳統的尺度,也應在中國氣質與中國符號之間加以權衡。

圖片

03

經濟學的新視角

郭老師的經歷可謂豐富多彩,當過軍人,做過生產管理,當過高校教師,做過銷售...這些經歷給她的設計帶來了不一樣的思考。她曾經在企業當車間主任,車間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她作為一個設計者的驕傲,“當時我們公司是做羊絨的,我管的車間1月產1萬件,但如果把消耗降1%,就能多產出100件。你想想100件羊絨衫這值多少錢?要多少好的設計才能賺回這些錢來?”這些管理和銷售經歷不僅給她的設計帶來新的視角,也讓她在之后的設計中更好地節約成本。


郭老師本科學的是服裝設計,研究生卻是讀了經濟學碩士。談及此,郭老師說,經濟學學位并沒有為度兮的市場化帶來什么影響,反而讓她可以去換一個角度看設計。“我們看世界都是盲人摸象,人類覺得我們好像認識了很多東西,但都是帶著‘我本位’去觀察這個世界,我們都覺得自己的職業很重要,經濟學讓我的視野更開闊了?!?


04

教師是第一職業

圖片

郭老師和學生合影


“老師是我的第一職業,它帶來的滿足感和做品牌不一樣。我原來在行業里就單純做市場設計,那個時候停下來想的有點少,但是到學校之后,我就可以有時間思考。”郭老師說,認為老師和設計者之間是互相促進的良性關系,設計者的經歷讓她的課堂與社會同步,也為學生們帶來了許多實踐性的內容,郭老師的學生在研究生期間至少能做2~3個完整的項目,而這樣的方式比純講理論要生動的多。


作為一名教授,郭老師更注重的是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一所大學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獨立思考而非簡單的教授技能。她認為,在這個行業,基本技能是必備的,但更重要的是面對問題如何分析和解決。一名設計師在審美上應該有自己的見解,未來的設計才可能有自己的風格。


有幾年度兮出鏡率高的時候,好多朋友勸郭老師好好運營,郭老師卻非常冷靜地拒絕了,她明白在這個行業做品牌絕不是一件易事,且自認能力、精力不足,做不到二者兼顧,她笑道“而且一旦面臨選擇,我還是會當老師,怎么舒服怎么來,開心最重要?!?/span>


圖片

郭瑞萍

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與工程學院教授,中國針織服裝設計研發中心主任。

1998年畢業于天津工業大學服裝設計專業,2003年畢業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獲經濟學碩士。


2014年創辦度兮,同年獲得國際羊毛局“2014澳大利亞美麗諾中國羊毛大獎羊毛技術創新獎—針織服飾”,獲得2014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北京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的榮譽證書、紀念證書、優秀證書。

2016年榮獲第22屆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

2017年7月獲中國匠人榮耀分享“中國名片”稱號。

2017年11月“度兮·二十四節氣·郭瑞萍時裝發布會”獲第四屆中國創新傳播大賽“場景營銷銀獎”、“最佳小預算獎”

“郭瑞萍·度兮·二十四節氣系列服裝”榮登2017中國設計權力榜DESIGN POWER 100

“度兮·白鷺為霜”非遺服飾設計榮獲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傳統工藝設計獎榮譽提名獎

2019年10月,“度兮·白鷺為霜”非遺服飾入圍佛羅倫薩國際設計雙年展



文 | 彭雨婷

視頻 | 陳曉戈

指導老師 |  董妍

特別鳴謝 | 劉詩紅老師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