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有近兩年時間,我國的“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國率先進入了“后疫情時代”。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新冠病毒未來可能將與人類長期共存,疫情防控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2021年8月,國家衛健委發布新版防護指南:建議家庭備用高級別口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最新戴口罩指引:普通公眾6類場景和情形中需佩戴口罩。
那么何為高級別口罩呢?
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國際上幾種口罩標準:
KN系列是中國的,根據GB2626-2019制定標準 (已替代GB2626-2006)
FFP系列是歐洲的,根據EN149標準制定
N系列是美國的,根據NOISH標準制定
DS系列是日本的,根據MOL標準制定
由此可見,中國的KN系列的和美國的N系列基本是一致的,歐洲的FP系列測試要求最為嚴苛。同系列口罩中,數值越大,過濾性能越高;不同系列口罩的過濾性,大致可以排列為FP3>FP2=KN95=DS2=N95>N90。值得注意的是,過濾性只是口罩的其中一項重要指標,衡量口罩的防護性能,還應考量呼吸阻力和氣密性等指標。傳統意義上把“95級”及以上的口罩認定為“高級別口罩”。傳統防護口罩采用熔噴布作為過濾材料,在這里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熔噴布材料特性以及工作原理。熔噴布的主要原材料是熔噴母料,最常用的熔噴母料是高流動性聚丙烯PP。熔噴布的主要參數包括過濾效率和流動阻力(在口罩使用中包括吸氣與呼氣阻力)。優質的熔噴布具有更高的濾效和更低的阻力。無靜電攜帶熔噴布只能起到機械阻隔的作用,受材料性能和工藝技術限制,存在纖維間隙不均勻且無法突破1μm孔徑極限的缺陷,因此對細微顆粒物(包括空氣粉塵、氣溶膠、細菌、病毒等)的過濾效率比較低。如果只是單純通過增加熔噴布克重,不僅無法根本性提升過濾效率,反而會降低間隙率,導致通氣阻力增加。通過駐極工藝,給熔噴布充上靜電,利用靜電對細微顆粒物的吸附能力,提升熔噴布的過濾效率,使其成為高效空氣濾材。
目前駐極分靜電駐極和水駐極。
熔噴布達標的重要因素之一熔噴靜電駐極的工藝是事先在PP中加入電氣石、二氧化硅、碳酸鋯等無機材料,然后在卷布前通過靜電發生器針狀電極電壓35-50kV一組或多組電暈放電的方式對熔噴材料帶上電荷,施加高壓時針尖下方的空氣產生電暈電離,產生局部擊穿放電,載流子通過電場的作用,而沉積到熔噴布表面,一部分載流子會深入表層被駐極母粒的陷阱捕獲,從而使熔噴布成為駐極體過濾材料。此電暈過程的電壓和相比高壓200kV左右的放電是小了一點,相比沒那么多臭氧產生。充電距離和充電電壓的作用是反效的,充電距離越遠,材料俘獲的電荷越少。常溫常濕條件下,PP熔噴駐極材料具有很好的電荷儲存穩定性能,但是當樣品在高濕環境時,由于水分子中的極性基團,大氣中的異性粒子對纖維上電荷的補償效應,而造成電荷的大量損失。電荷隨著濕度增加下降,并且越來越快。因此,熔噴布在運輸儲存過程中,一定要防潮保存,避免接觸高濕環境,否則即使是達標的熔噴布,保存不好,做出來的口罩還是難以達標,這就是許多廠商明明做出來的布當時檢測是達標的,過段時間就不合格了的原因之一。
該工藝源于美國,與傳統熔噴布駐極工藝區別在于:傳統熔噴布使用的是電暈駐極,其表面駐極體較明顯,但是過濾效果達不到峰值及儲存會隨著時間降低,材料表面靜電衰減明顯;而水駐極熔噴布是通過高壓水泵將制備過得純水高壓輸送到水刺裝置,由扇形噴嘴對熔噴布進行噴射,二者摩擦從而產生靜電;水駐極熔噴布表現情況為靜電量飽和,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口罩行業熔噴布駐極過濾效率,減緩了口罩儲存期間濾效降低的速度。然而不管是哪一種駐極方式,最終帶來的只是量化上的差異。基于靜電吸附原理材料的口罩,最終都無法逃脫“一次性”的命運。事實上,“一次性”口罩的防護性能從它誕生那一刻開始就在不斷衰減,并且衰減的速度和程度是不可計量的。不同的儲存環境和儲存時長,以及不同的使用環境和佩戴時長,都可能導致口罩的防護性能會有截然不同的變化差異。禾素時代聯合也良紡科推出的復用式納米防護口罩,基于機械碰撞阻隔原理,采用創新科技材料,正在改寫傳統“高級別口罩”的定義。禾素時代和也良紡科堅信:材料創新才是口罩行業發展變革的驅動力。兩家公司聯合研發基于機械碰撞阻隔原理的口罩過濾材料,成功研制出多個系列的復用式納米防護口罩,并逐步推向市場。
復用式納米防護口罩的主材料為納米防護面料,它采用PTFE納米微多孔過濾膜作為核心過濾元件,將其與舒適親膚的功能性針織面料通過先進工藝復合,形成穩固的“三夾板”或“五夾板”結構,實現防護、舒適、時尚的有機整合。
PTFE,學名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俗稱“塑料王”,是一種以四氟乙烯作為單體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白色、無臭、無味、無毒,俗稱“塑料王”。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耐腐蝕性、密封性、高潤滑不粘性、電絕緣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耐高溫,使用工作溫度達250℃。耐低溫,低溫下具有良好的機械韌性,即使溫度下降到-196℃,也可保持5%的伸長率。無毒害,具有生理惰性,作為人工血管和臟器長期植入體內無不良反應。
通過顆粒物大小對比圖和PTFE納米微多孔過濾膜微觀圖,我們不難發現,PTFE納米微多孔過濾膜可以高效阻隔過濾空氣中的污染源顆粒物。鑒于PTFE膜的高度穩定性,其高效過濾性能是穩定且持久的,把針織面料復合在PTFE膜的兩側,不僅能對其起到保護作用,又能保證整體復合材料的透氣性。內外側針織面料的材質和結構可以是多變的,得益于豐富多彩的面料印染及后整理工藝,為YLion® 復用式納米防護口罩開啟了舒適、時尚及多功能端口。可以通過賦予內外側針織面料不同的色彩和功能(如防水、抗菌、防曬、涼感等),實現整體口罩集高效防護、高度舒適、高分顏值于一身。口罩內層采用禾素時代的禾合®錦綸面料,具有長效抗菌祛異味的功能,其抗菌的秘密在于禾素時代將生物基可降解抗菌材料 PHBV ,創新性融入錦綸纖維中,賦予錦綸有效破壞有害菌的細胞壁、病毒的胞膜結構,導致細菌、病毒失去活性而死亡的能力,從而具有抗菌祛異味的功能。(PHBV由天安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發,相關技術課題被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中國生物基纖維及其原料科技與產業發展(30年)路線圖》、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紡織產業鼓勵類,目前已被禾素時代廣泛應用于多款產品。)
YLion® 復用式納米防護口罩可消毒、可水洗、可重復用。打破了防護口罩的“一次性”常規,節約能源消耗,降低單次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環保性和性價比。一枚YLion® 復用式納米防護口罩的建議累計使用時長為240小時,相當于60枚一次性防護口罩的使用壽命。
11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稱,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在全球范圍造成感染病例激增的風險“非常高”,并可能給部分地區帶來“嚴重后果”。“新冠疫情”壓力再次升級,引發各國擔憂,以色列和日本更是于11月30日宣布“封國”。歐洲首例“奧密克戎毒株”的感染病例后,醫療抗病毒藥品、防護功能性產品,將成為資本市場偏重的新賽道;同時作為抗疫基礎物資的高級別口罩,迫切需要被重新定義。
禾素時代和也良紡科一致認為:新時代、新環境下的高級別口罩必須有著高效、穩定、持久的防護性能; 必須具有良好的舒適度、時尚性及性價比,使更多的民眾愿意佩戴,樂于佩戴,并且承受得起;必須肩負節能環保的使命。兩家公司開拓創新、務實奮進,用技術和產品,將“高級別口罩”重新定義為:高能、舒適、時尚、環保的多功能口罩。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