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2021年12月8日,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十屆三次理事會暨全國紡織企業管理創新40年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設主會場和多地分會場,來自全國各地的240多家理事單位和相關企業代表參會。孫瑞哲會長以《融入時代大潮 服務企業發展》為主題作了報告。
紡織行業總體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也表現出了強大韌性和活力,為穩經濟、保民生、促就業、防風險做出了突出貢獻。可以說,行業實現了“十四五”的良好開局。今年的行業運行呈現了恢復性增長態勢,基本上彌補了疫情所造成的損失。但是要考慮基數效應減退影響,因為去年行業在疫情沖擊下的低迷態勢造成了基數偏低,今年基數效應減退。另外,國際經濟復蘇力度減弱,加之國內部分地區限電等因素,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的影響,紡織行業主要運行指標增速逐步放緩。全年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總體來看,預計今年全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將增長4%以上。紡織品服裝的出口總額保守估計同比增長3%左右。2022年,行業具備了平穩向好的條件和基礎。但是我們要看到形勢依然錯綜復雜,發達國家就業和消費改善的勢頭有所減弱,國際市場需求回暖依然面臨壓力。另外,大宗商品的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通貨膨脹的預期在增強,將影響到政策走勢,所以,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仍在增多。預計2022年,紡織行業將回歸到經濟增長低速運行態勢。紡織行業的發展要將維穩作為明年工作的重點。與此同時,要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呼吁相關部門對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發給予扶持。同時,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和品牌宣傳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的比例,來提升企業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創意設計投入的積極性。提升紡織行業的社會影響力,紡織行業要成為中國質量、中國創造、中國品牌的主力代言行業。此外,還要積極主動應對社交問題。關于宏觀環境,用一個關鍵詞來描述——動蕩變革,這是全球經濟的顯著特征。這也對行業企業提出了新要求,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調整、變軌、重構。調整是戰略博弈為底色,產業的發展空間在深度的調整。變軌是以數字經濟為支撐。經濟技術架構在加速變軌。重構指以“雙碳”目標為方向,價值的評價規則在加速重構。我們要看清宏觀環境和發展趨勢出現的新特點,第一是適應全球化的新特征。從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來說,正在呈現區域化、本土化特點。效率和安全的平衡,成為供應鏈布局的一個重要的考量。第二是全球供應鏈穩定運行面臨的風險點正在顯著增多。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第三是低碳,綠色發展正在成為全球的共識,是未來發展的剛性要求。紡織行業逐步重視綠色、循環、相關技術等方面,呼吁企業家高度重視綠色金融方面,要把綠色金融相關的政策紅利引入到行業發展之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行業要有新作為。目前已經進入“十四五”發展新時期,行業也明確了在國民經濟中的新定位。下一步,要在四個方面展開行業工作:一是堅持創新驅動重點,形成科技創新的發展新動力。二是堅持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經濟體系新優勢,提升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性、耦合性,實現供給需求的匹配,產業要素優化配置與高效的循環。第三,堅持“雙碳目標”,搶占綠色發展的新高地,中國紡聯已經發布了圍繞雙碳目標的行業工作方向,也確定了工作重點。第四,堅持內外協同來構建優勢互補的發展新循環,融入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高對發展的把握度,我們的行業工作形成新的抓手。關于下一步中紡企協的工作,一是要堅持理念的引領,來面向未來,布局未來。要把理念引領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數字經濟,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問題,樹立有先進、有溫度、有責任、有格局的理念,傳遞給企業。二是要堅持能力導向,來服務企業、賦能企業。協會內部要優化職能安排和合作機制,搭建更具柔性的服務框架和平臺,構筑更加多元的體系和生態。三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來學習先進,培養先進。大力培養和弘揚新時代的紡織企業家精神,把紡織企業家的精神廣而告之。新時代的紡織企業家精神,就是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報國初心的愛國精神,追求卓越品質、勇于探索拼搏的創新精神,承擔社會責任、服務人民期待的創新奉獻精神,保持謙虛謹慎、促進共同發展的協作精神。我們要樹立先進典型,發揚最優實踐來調動廣大企業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潮浩浩蕩蕩,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潮流浩浩蕩蕩。讓我們一起融入發展潮流,激蕩未來,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 | 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