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我國服裝產業圍繞“科技、時尚、綠色”新定位,堅持“科技”、“品牌”、“可持續”和“人才”四位一體的創新發展之路,基本實現了服裝制造強國的既定目標。行業發展愈加健康,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增長動力更加多元,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行業素質大幅提升,全行業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
行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指引與規范,根據不同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回顧我國服裝行業自“十五”時期至“十四五”時期的政策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我國服裝行業經歷了從代工到自有品牌生產、出口,再到綠色化、品質化、品牌化的發展路徑,政策的不斷演變反應出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良好勢頭與強勁動力。“十四五”時期,我國服裝行業將圍繞規劃的發展方向繼續前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國家層面服裝行業政策匯總
自2015年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規服裝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十四五”時期,服裝行業政策規劃頻發,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服裝行業政策體系,保障了行業的穩定發展和持續動力。




——國家層面服裝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保護發展中華老字號,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率先在化妝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2021年10月,中國服裝協會發布的《中國服裝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也提出到2035年,在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時,我國服裝行業要成為世界服裝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

——31省市服裝行業政策匯總
中國各省市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規劃,對各省市服裝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具體規劃,支持當地服裝行業穩定發展。



——31省市服裝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十四五”期間,我國主要省份也提出了服裝行業的發展目標。例如上海市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要強化時尚服裝領域技術研發;北京市提出要鼓勵扶持自助設計服裝發展等。

- END -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