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鄉村產業振興經典案例之河南省西平縣:“巧媳婦工程”助推服裝產業集群發展

發布時間:2021-12-14  閱讀數:10631

鄉村產業振興經典案例之河南省西平縣:“巧媳婦工程”助推服裝產業集群發展

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在全省各地推廣實施的“巧媳婦工程”,主要是通過引導能人創業辦項目,以各類巾幗示范基地、專業合作社等為平臺,幫助農村貧困婦女和留守婦女等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在家門口或者在家就業脫貧,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農民安居就業致富的一種產業發展模式。

圖片

2016年以來,西平縣委縣政府以嫘祖服飾文化為依托,圍繞“五大新發展理念”,充分利用“西平裁縫”這個全國優秀勞務品牌的專業技能人才優勢,切實做好嫘祖文化與服裝產業發展的有機“嫁接聯姻”,與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密切合作,大力推進“巧媳婦工程”。以智能制造為導向,把產業產能下沉到鄉村,以創新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以建立中心工廠+衛星工廠的形式,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家門口或自己家里上班,并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或就業,有效推動了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使紡織服裝產業成為西平縣的主導產業之一。

圖片


圖片
一、產業集群發展
圖片

高標準建設產業集聚區,提高發展服裝產業的規模和層次,吸引優質服裝紡織企業入駐,以高效能的服務集聚企業,以便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更充足的創業空間,形成更好的產業集群效應。

圖片

(一)龍頭帶動打造全產業鏈條

把服裝產業納入“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全縣實施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以龍頭帶動、集群配套為主導發展壯大服裝產業,積極培育年產值100億元的服裝產業集群。在服裝產業發展過程中,按照產業鏈配套完善的需要,缺什么,補什么,逐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強化服裝產業發展的聯動性和產業鏈的完整性。

圖片


(二)搭建平臺完善園區基礎設施

在西平縣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了占地5.31平方公里的嫘祖服裝新城。該服裝新城分為智尚工業園、CBD中心、大型工廠區、專業物流區、專業市場、生活社區六大板塊。其中,智尚工業園是以入駐小微服裝生產企業為主的大型服裝生產基地項目,總規劃面積1000畝,一期工程占地393畝,已建設廠房26棟共11萬平方米,職工住宅36棟共9.6萬平方米,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設施3.6萬平方米。歌錦服飾、華之諾服飾、新思維服飾、卡朱米服飾等40余家品牌企業入駐投產,成為迪斯尼、優衣庫、HM、九牧王等多個知名服裝品牌的代加工基地。智尚工業園二期在總結一期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突出產業、文化與城市設計的融合,傾力打造服裝產業的新高地、新業態。

圖片


(三)拓展規模招大引強

新規劃了占地面積616畝、總建筑面積45.4萬平方米的新區。其主要功能布局有生產廠房區(33.4萬平方米)、倉儲配送中心(2.9萬平方米)、生活居住區(8.7萬平方米)、展銷中心及品牌發布中心、孵化研發大樓。項目集研發、設計、培訓、展示、加工、時尚發布、電商、物流等為一體,以“時尚、科技、綠色”為引領,吸引大中型服裝生產企業、品牌企業以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

現以智能針織、紡織為招商方向啟動招商工作,溢豐智能針織已于3月份先期入駐,一期投資8億元,購買廠房4.5萬平方米,目前已新上智能雙系統電腦織機1400臺,截至10月底出口額已達到3500多萬美元。金慧紡織、錦緣服飾、德沃環保等企業相繼簽約入駐,目前正在進行廠房裝修,服裝產業快速集聚的態勢已經形成。

圖片


(四)活動推動擴大服裝產業影響力

加大與中紡聯、省服裝行業協會合作,先后謀劃舉辦了2015年中紡聯產業轉移工作會議、2015年河南省服裝大會、2018全球紡織供應鏈大會、2019年中紡政研五次會員大會暨紡織服裝企業黨建工作會、2019年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外貿轉型升級會、2020年中國服裝品牌直播大會、2021年中國服裝品牌直播大會、大變局下紡織服裝行業創新發展論壇等活動,增加西平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形成服裝產業集聚發展態勢。

圖片


圖片
二、促進就地就業
圖片

近年來,為進-步做好引導和促進縣內外勞動者向西平縣服裝企業轉移就業工作,真正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大力實施“巧媳婦工程”,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圖片

(一)出臺優惠政策

制定出臺服裝企業用工優惠政策,吸引勞動者到服裝企業就業。2019年4月12日,縣政府辦公室印發《西平縣產業集聚區服裝企業用工暫行辦法)(西政辦[2019]25號),出臺了以下幾項優惠政策:服裝箱包類企業職工入職后,其子女入園、入學由政府出資,免收從幼兒園到初中階段的保教費、餐飲費和住宿費等;職工夫妻二人均在服裝箱包類企業工作滿6個月以上并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優先提供40平方米的公共租賃房,免收租金;在服裝箱包類企業工作滿6個月的外地(縣外)員工,縣政府每月給予100元的探家費交通補貼;縣內員工縣政府每月給予20元的探家費交通補貼,每季度兌現一次。每月為在服裝企業連續工作6個月以上的員工發放一定的生活日常用品,自2019年7月已發放約60萬元的生活用品;在產業集聚區新建立公交總站,開通城鄉、城區公共交通線路,方便職工生活等。

圖片


(二)深入開展招工宣傳活動

通過宣傳橫幅、宣傳版面、宣傳彩頁、廣播、電視、網絡、手機信息、城區內LED顯示屏滾動播報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企業形象和用工環境,營造濃厚的招工氛圍;根據適齡勞動人口就業調查情況,結合各個企業的用工需求,以鄉鎮、村組為單位,組織有就業意向的勞動者、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等召開由鄉鎮人員、企業人員、勞動者參加的座談會,宣傳西平縣的用工環境和招工優惠政策,做好外出返鄉人員的引導勸留工作。

圖片


(三)持續開展招聘對接活動

根據企業需求,抓住春節前后的有利時機,組織開展高規格的招工動員大會,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縣直各單位組織轄區內有求職意向的勞動者參加招工動員大會,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牽線搭橋;有效利用鄉鎮集市,采取企業與鄉村聯動的方式,開展鄉企聯姻巡回招聘會,將用工崗需求信息送到千家萬戶;開展異地招工洽談活動,通過采取“走出去,招進來”的方法,鼓勵各單位到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外市縣進行招工洽談,積極引進外地勞動者到西平縣就業。

圖片


圖片
三、典型引領鄉村產業振興
圖片


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工作,推動由“輸出勞動力”向“召回生產力”轉變,加強服務保障,高標準、全方位為農民工返鄉創業保駕護航,樹立創業典型,以產業集群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一)支持返鄉創業

圖片

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等各項經濟調節政策促進就業,通過社會保險補貼、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等扶持性政策,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工積極創業就業。全力做好返鄉農民工創業享受擔保貸款財政貼息工作,嚴格落實降費退稅等優惠政策,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全縣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91筆,共計5230萬元。注重發揮返鄉人員創業典型,如西平籍創業典型領秀服飾董事長陳永斌、盆堯鎮陳老莊村“巧媳婦”標兵陳會麗等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返鄉農民工盡快從“打工者”轉變為“創業者"。

圖片


(二)積極發展產業扶貧項目

根據西平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的2020年度產業扶貧項目投資計劃。河南省溢豐源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等九家公司與柏城辦事處、楊莊鄉兩個鄉鎮辦事處18個行政村簽訂合同,使用村集體經濟資金603萬元,購買織機119臺,按10%進行分紅,日前第一年分紅資金60.3萬元已經分紅到位,帶動552戶貧困戶增收,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溢豐紡織規劃在鄉鎮設立10個縫盤車間,領秀服飾、棉娃娃童裝、佳羽服飾分別在出山、嫘祖、宋集設立扶貧車間,幫助160人就近就業,以產業帶動脫貧攻堅。

圖片


(三)發揮典型帶動作用

充分發揮返鄉創業人員典型事跡的示范引領作用,繼續做好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之星”評選工作,引導返鄉農民工盡快從“打工者”轉變為“創業者”,開創“一人返鄉創業,帶動致富一方”的良好局面,促進縣城經濟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在“西平縣返鄉創業之星”評比活動中,共計評選出10名返鄉創業之星,其中2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這些典型帶動,以更多興辦產業的方法促進了農民增收,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

圖片


圖片
四、持續推進服裝產業發展的思考
圖片

(一)著力解決用工難題

繼續與省服裝協會合作,大力推動“巧媳婦工程”。成立西平縣人力資源產業園,動員企業與多家人力資源公司合作,政府拿出一定的人力資源再就業培訓資金,成立服裝培訓學校,培育有理想守紀律技術精的產業工人。重點做好產業工人培訓工作,出臺好政策、培訓好員工、建設好園區、招來好企業。繼續擴大宣傳服裝產業發展態勢,引導就近就業。

圖片


(二)加大龍頭企業引進的力度

在珠三角、長三角等服裝企業集中、服裝產業鏈條完善的地區設立招商辦事處,開展駐地招商,重點瞄準全國百強服裝企業開展“點對點”招商,吸引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如中哲集團、森馬等知名服裝品牌來西平縣投資,用他們的經營理念、知名品牌帶動西平縣服裝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同時,以大企業的規范管理,吸返更多的人員在家鄉就地就業。

圖片


(三)加大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力度

建設高標準產業工人小區以及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吸引就業。全縣范圍內出臺鼓勵在家鄉就業優惠政策,加大對外出人員的吸返效應。圍繞安家去招工,工人安居才能樂業;聚人氣,才能聚才氣。


(四)加強延鏈補鏈招商

繼續加強與中紡聯和河南省服裝協會的合作,做準做精產業發展定位,厘清發展方向,重點向智能針織產業和知名服裝品牌企業側重。推動紡紗、織布、印花、服裝加工和電商銷售等全產業鏈條發展,實現產業集聚,形成更好的集群效應。

圖片


(五)鼓勵貿易先行

引進知名貿易公司,形成巨大的接單生產能力,引導企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逐步改變過去“小、散、弱”等單打獨斗的局面,創造更加活躍的貿易環境。規劃布局規模較大的專業服裝市場,強化批發功能,完善電商平臺等配套設施建設,以發展大市場帶動產業大提升。


圖片
五、幾點啟示
圖片

近幾年,通過實施“巧媳婦工程”,西平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確實對鄉村產業振興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圖片

(一)“巧媳婦工程”實施成效顯著

近年來,在“巧媳婦工程”的推動下,西平縣紡織服裝產業快速發展,在全國的影響力快速擴大,先后被評為“中國紡織服裝轉移試點縣”“國家智慧型紡織園區試點”“中國服裝制造名城”,2018年智尚工業園被評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截至2020年底,該縣產業集聚區入駐紡織服裝企業已由2016年的不足20家增長到62家,服裝產業工人由不足2000人增加到7000余人,年生產服裝8000萬件,產值達50億元,服裝產業已成為當地鄉村產業振興的主要支柱。

圖片


(二)“巧媳婦工程”非常適合中西部地區鄉村產業振興的需要

服裝行業是女工用人大戶,在“巧媳婦工程”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河南服裝企業下沉產能到貧困鄉村興辦加工點,讓眾多農村女性在村鎮里的服裝工廠工作,不用再舍家棄子外出務工。有人真情實感地說,“我從不敢想有這么好的事,既能照顧老人、小孩、還能在家門口干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些地方甚至把機器帶回家里,讓女工在家里上班,工作時間靈活,既可以照顧家庭,每月還能掙三四千塊錢,工作持家兩不誤。因此,這種產業發展模式深受農村女工歡迎,適合在中西部地區鄉村產業振興中推廣應用。

圖片


(三)產業集群有利于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服裝加工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無論是早期第三意大利的探索,還是現在中國沿海地區產業向內地轉移中的實踐都證明,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引導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利用產業集群本身的資源優化配置的機制,既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又有利于所有企業的創新發展。因此,產業集群發展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