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九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九江市工信局、共青城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2021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二屆共青城市羽絨服裝周開幕。本次活動以“新江西 新時尚”為主題,為期3天。
副省長孫菊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陳偉康,九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文斌,省政府副秘書長杜章彪,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曉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謝志鋒,省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郭錦亮,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姜明華,省教育廳副廳長裴鴻衛,省科技廳副廳長席宏,省商務廳副廳長陳長生,省金融監管局副局長駱小林,省稅務局總會計師傅曉東等出席開幕式。九江市政協副主席、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徐紅梅,共青城市委書記盧治軒,共青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陽青,市委副書記吳炎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況泉水等在家市四套班子成員以及省直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各設區市政府分管領導,高校、院所、行業協會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嘉賓等參加開幕式。
啟動2021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二屆共青城市羽絨服裝周陳偉康在致辭中說,今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確定了紡織服裝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新定位,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全行業各方力量要緊緊圍繞行業新定位,引導紡織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江西近幾年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很快,目前有近40個產業園區將紡織服裝產業列為主導產業,紡織服裝產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成為解決就業、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推動了新型城鎮化建設,激活了經濟欠發達地區增長潛力。繁榮一方熱土,富庶一方人民。新的時代,江西省要充分發揮產業基礎較好的優勢,立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民生保障與產業安全,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按照“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發展方向,持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推動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加大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力度,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成若干具有國內和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形成一批知名的紡織服裝品牌,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為鞏固紡織強國地位并為我國實現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目標發揮重要作用。謝志鋒說,紡織服裝產業是江西省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在擴大出口、吸納就業、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20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1713億元,是2000年的39倍。今年1-10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00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100億元,同比增長34%;實際出口45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10月當月實際出口5.55億美元,為近七年來單月新高。行業實現逆勢上揚。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紡織服裝產業,2020年將其列為1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由省領導擔任鏈長,全方位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將以“科技化、時尚化、綠色化”為目標,從推進智能制造升級、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質量品牌建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四個方面發力,主動應對挑戰,進一步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楊文斌在講話中說,在九江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紡織服裝產業一直是重點主導產業。1919年,九江市率先在全省創辦了首家產能2萬紗錠機械紡織廠。到目前,九江紡織服裝產業超千億元規模,主要特色表現在:擁有一流的產業配套。匯聚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380多家,形成了從上、中、下游的產業鏈條閉環,在一些核心關鍵領域形成了行業比較優勢和產業規模效應。擁有一流的產業品牌。打造了60多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九江品牌”。羽絨服裝領域的“鴨鴨”是第一個行業國標樣板,縫紉線領域的“華美瑞”是行業十大品牌之一,蠶絲家紡領域的“綠冬”是全國首批高檔絲綢標志使用企業,也是蠶絲被國家標準起草單位,九江已經成為紡織服裝原創品牌的集結地。擁有一流的產業平臺。共青城市是國家級紡織服裝產業基地,瑞昌市和德安縣是省級紡織服裝產業基地。還有全省首家適用簡易程序的國家綜合保稅區,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成跨境電商產業園4個,紡織服裝企業在九江就可以實現“原料買全球、產品賣全球”?,F在的九江,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窗口期、優勢重塑期、加快轉型期,處處都有投資的“機緣”,時時都有發財的“機會”。真誠期盼,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與各位進行更加廣泛、更加緊密、更加有效的交流與合作,熱忱歡迎大家多到九江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衷心希望多關注九江、支持九江。
劉陽青在致歡迎辭中說,從1955年的98名上海青年、30臺縫紉機,到1972年我國第一批羽絨背心在廣交會上一炮打響,共青城開創了中國羽絨服裝產業的先河,先后摘得“中國羽絨服裝名城”“中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多塊金字招牌,成為全國最大的羽絨服裝專業生產加工基地。一直以來,共青城著力打造全國“時尚之都、服裝名城”,先后打造了高端平臺,先后引入羽絨國檢中心、省纖維監測中心、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共青分院、武漢紡織大學共青城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等10多個專業平臺;高標準建成服裝小鎮,已入駐服裝企業65家、電商企業180家、面輔料供應商210家。推動了產業集聚,近三年引進產業鏈項目80多個,形成了創意設計、人才培養、智能生產、銷售展演等為一體的產業體系,成功聚集5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3萬多名熟練工人。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紡織服裝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強了行業龍頭,深入探索“院士+研究院+產業園”的發展新模式,引進了總投資50億元的武漢紡織大學共青城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及鴨鴨產業園項目,建設羽絨服裝設計中心、紡織科技展示中心、羽絨指數中心、智能化標準工廠、網萌客服中心、直播基地等業態,推動“鴨鴨”集團由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轉變,由單一“制造”向“制造+服務”轉變,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本次服裝周共安排發布會十八場,當天上午,鴨鴨股份公司、武漢紡織大學共青城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贛州市康意服裝有限公司、代夏服飾有限公司發布第一場江西品牌服裝聯合動態展示開幕秀。
文章來源:共青城發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