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聚焦】越南解封,外貿訂單重啟“東南飛”?企業這樣回應

發布時間:2021-12-20  閱讀數:10441

【聚焦】越南解封,外貿訂單重啟“東南飛”?企業這樣回應

雖然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恢復,但外國大客戶在這兩年的疫情中感受到了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有些訂單已經不愿意回到東南亞了。


圖片


隨著越南于10月解除了嚴格的防疫封鎖措施,當地的出口呈現出一波明顯的反彈,也讓全球海運再次掀起瘋狂。


中國一站式國際物流服務平臺“運去哪”CEO周詩豪表示,根據后臺數據,這波暴漲背后的物流路徑有不少是從中國到越南,再從越南加工后出口到其他國家。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人力成本高企、人民幣升值等原因,外貿訂單“東南飛”成為一種趨勢。但在疫情下,大批量訂單回流中國,成為中國外貿兩位數增長的動力之一,也讓全球看到了中國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


那么,隨著東南亞國家產能的復蘇,疫情下“訂單回流”的趨勢結束了嗎?外貿訂單是否將重啟“東南飛”模式?在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的背景下,全球產業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企業“下單”思路變了

“我們注意到東南亞國家產能逐漸恢復正常了,有些訂單他們的確又可以做了,但我們近期的訂單還在不停地談,今年公司的業績已經超額完成了。”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孟卓指出,雖然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恢復,但外國大客戶在這兩年的疫情中感受到了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有些訂單已經不愿意回到東南亞了,“即使有些回流中國的訂單會流回東南亞,但不會是全部,仍然會有一部分繼續留在中國”。


圖片


孟卓舉例說,有一家日本客戶,前幾年也把原先在中國的訂單搬到了東南亞,但現在他們的想法是,“能在中國做的盡量在中國做”。


在孟卓看來,中國供應鏈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這對于企業而言是極為重要的。雖然東南亞國家在關稅上有優勢,并且不存在“用工荒”,但綜合效率和風險而言,整體的成本并不比中國便宜。與此同時,疫情下外國客商在東南亞“吃過的虧”不愿意再吃了,而對中國產業鏈增強的信任將會長期存在。


海運費的暴漲和貨物交期的延長,也讓訂單“東南飛”變得不再容易。


“現在全球的海運都很麻煩,不僅緊張而且還很貴,運輸慢、通關等環節效率低,讓整個周期更長。”孟卓說,“要把原材料從中國運到東南亞,再從東南亞出口到其他國家,如果原材料進不去,或者產品出不去,交期就會延誤,可能還要動用空運,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事實上,孟卓所在的服裝公司幾年前也在東南亞建立了工廠,并把部分訂單放在了東南亞生產。然而,如今他們也和外國客商的考慮一樣,“能放在中國生產就放在中國生產”,除了國際物流,還有人員流動的障礙,都讓他們減少了訂單“東南飛”的動力。
圖片



供應鏈布局更注重這些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MBA導師洪榕表示,新冠病毒變異并不是第一次了,在疫情的變化中,全球產業鏈的分工和布局已經有了新的考量,“過去不同國家的采購商可能只考慮價格問題,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下單,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家以后會更多考慮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同時,以前為了節省成本的低庫存模式也會有所調整。


圖片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過去的一年里始終對外貿的增勢持樂觀態度。在他看來,中國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和復商復市方面,是“一招領先、招招領先”,訂單回流之外,東南亞和印度等地還將從中國進口當地本身有生產能力的產品。而全球市場一旦培育起來了就會不斷擴大,要想讓中國商品退出來是罕見的,“中國商品在國外市場已經有了很深的根基,而且中國的產品正在不斷升級。外貿出口將出現品牌增多、高新技術產品增多,以及整體服務質量提升的趨勢”。


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在11月24日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10月,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已占我國出口總額的49.5%。


雖然短期訂單轉移與長期產能替代并不能簡單掛鉤,但疫情下中國制造業對于出口訂單的黏性的確在增強。對于一些在我國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一系列“穩外貿”政策和企業的轉型升級,也讓訂單更長期地留在了中國,并延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中國段”。


海關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7.39萬億元,增長3.2%,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9.9%,比去年同期提升0.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55萬億元,增長6.1%;進口7.84萬億元,下降0.2%。加工貿易進出口6.89萬億元,下降4.8%。


魏建國認為,隨著明年RCEP正式實施,還有CPTTP和更多FTA的簽訂,以及一系列外貿高質量發展政策的實施,中國的外貿還將繼續保持強勁,并在未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RCEP的實施將讓中國出口原材料或半成品到越南加工的每一道關稅降低,從而讓中國的產品更好地出口到歐美市場,增加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中國出口的競爭力。


魏建國強調,雖然外貿將繼續強勢,但不能盲目滿足現狀,而是要抓住接下來一年到一年半的窗口期,加大高水平、高質量、高科技產品以及服務貿易的進出口,繼續發揮民企和外商企業的作用,發展和鞏固新市場,進一步加強營商環境。
圖片



圖片
延伸閱讀

東南亞各國最新市場動態



越南 | 外資對越南市場仍然有信心但不無擔憂


據《越南經濟》報道,盡管越南疫情形勢較復雜,歐美等國企業仍然對越南市場有信心,但越南相關政策及政策的實施讓人擔憂。
 
當前形勢下,外資企業的擔憂主要包括:一是擔心供應鏈再次中斷;二是越南對待新冠肺炎確診病例(F0)和密接者(F1)的政策缺乏一貫性;三是外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入境越南手續復雜;四是工人缺口較大。越南美國商會表示,57%的美資企業面臨工人短缺困難,主要原因是解封后大量工人回鄉且無計劃返回;五是物流運輸面臨較大困難,河內、胡志明市等城市可用于建設物流分配中心的土地已很少;六是藥品注冊手續繁瑣,外國藥品企業申請批文或辦理批文延期面臨法律方面障礙。
 

歐盟駐越南大使喬治·阿里貝蒂表示,越南要從歐盟吸收更多投資,需要對與投資相關的法律規定和標準進行較大調整,因為許多規定已過時。法律規定要與市場經濟體制相符。稅收及其他管理機制不能對國外企業與國內企業區別對待。



柬埔寨 新投資法生效 經濟走向多元化發展


近日,柬埔寨新投資法已獲得國王簽署正式生效。新投資法制定透明化法律框架保障國內外投資,以鼓勵投資和實現工業多元化發展目標。


圖片


為了向投資者提供更大的便利,新投資法規定CDC批復合格投資項目(QIP)時間將縮短至20個工作日。政府也決定強化“單一窗口”機制,縮短申辦時間。此外,政府也決定改革監督和檢查機制,以減輕投資者依法合規的負擔。


新投資法予以的稅務獎掖計劃將分為三類,即基本獎掖、額外獎掖和特別獎掖。在基本獎掖下,合格投資項目投資者可選擇享有3至9年的“免稅假期”(其時限將視不同行業而定);或選擇在9年優惠期限內,以特別折舊率分攤資本拆舊費用,以及部分支出享有最高至200%稅務回扣。


一般合格投資項目也將享有額外獎掖,包括進口建筑材料和設備、生產機械和生產原材料,將可豁免繳交關稅、特別稅和增值稅,實際免稅優惠視項目種類而定。



泰國 | 提前完成邊貿出口目標 預計明年出口漲幅6-8%


據泰國中華網報道,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霖透露,2021前10個月泰國與緬甸、老撾、越南、中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7國邊貿貿易總值合計為14243.45億銖,漲幅31.72%。泰國出口8604.36億銖,漲幅37.41%,進口5639.09億銖,漲幅28.89%。泰國前10月邊貿順差額為2965.27億銖。


僅從目前的邊貿交易額看,泰國已經提前完成了2021年初設定的年漲幅6%的目標,年出口總值則有望接近或達到1萬億銖的水平。


從目前口岸恢復進度看,全泰97個邊貿口岸恢復貿易交易活動的有46個,近期將新增開9個,隨后會推動柬埔寨口岸的恢復工作。據泰國船舶出口商公會預計2022年泰國出口漲幅料在6-8%之間。朱霖表示,商業部將會加快與中國和老撾方面談判,幫助泰國出口企業充分利用好中老鐵路通車帶來的紅利。此外,泰國政府近期還提出了一系列吸引外國投資的措施,作為重塑國家經濟格局一部分。??



新加坡 | 經濟師調高今明年增長預測


據報道,經濟師近期調高對新加坡今年和明年的經濟預測,預計今年全年增長6.9%,明年則擴張4%。經濟師的預測和新加坡貿工部上月底發布的預測相差不遠;官方預測今年將增長約7%,明年預計放緩至3%到5%。


此外,與去年相比,新加坡本地企業現如今表現得也更為樂觀,近半數預計商業和經濟環境在未來12個月將改善;近八成企業有信心在未來12個月持續商業運作。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發布的2021/2022年全國商業調查顯示,這一年來商業情緒有所改善,更多公司的營運見到復蘇跡象。



馬來西亞 | 今年前9個月外資凈流入已超過300億馬幣


圖片

據《南洋商報》報道,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東姑扎夫魯透露,2021年第三季,馬來西亞的商業活動和消費信心增加,凈外來直接投資額增加了128億馬幣,今年首9個月的外資凈流入已超過300億馬幣。他表示,馬來西亞在今年首9個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3%,去年則萎縮了6.4%。


他表示,盡管今年第三季的GDP下滑,但各種關鍵經濟指標顯示,馬來西亞經濟將在今年第四季至明年初涌現強勁的復蘇勢頭。他指出,馬來西亞已走上復蘇軌道,超過90%的經濟領域已重新開放,且恢復了大部分社交活動。財政部預計2021年馬來西亞經濟的增長率介于3%至4%,明年的增長率則介于5.5%至6.5%。


此外,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高級政務部長阿茲敏阿里日前表示,他將于下周在國會內提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的批準程序,預料將在本月內完成。



印度尼西亞 | 外匯儲備升至1459億美元


印尼央行公布最新數據稱,2021年11月底印尼外匯儲備從10月底的1455億美元回升至1459億美元。上述外匯儲備足以支付印尼8.3個月的進口所需外匯。


菲律賓 | 央行預計今年GDP增速超過5%


菲律賓央行預計,四季度菲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至少達7%,全年經濟增長率可能達到5%以上,超過發展預算協調委員會(DBCC)為2021年設定的4%—5%的增長目標。
 
菲二、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別為12%和7.1%,提示菲擺脫了疫情以來持續長達五個季度的衰退。前三個季度,菲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4.9%。菲央行稱,菲經濟強勁的增長勢頭將持續三年,預計2022年GDP增長7%—9%,2023年和2024年恢復到6%—7%的正常水平。
 
與此同時,新加坡星展銀行和日本投資銀行近日分別發布報告,預測2022年下半年菲國內產出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緬甸 | 本財年緬甸對外貿易減少2.63億美元


據緬甸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2022過渡財年(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緬甸的對外貿易額下降至1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2.63億美元。根據緬甸商務部公布的數據,本過渡財年第一個月,緬甸的出口額6.97億美元,進口額相對較低,為7.04億美元。而2020-2021財年同期,國際貿易額超過16.6億美元。


來源/浙江貿促綜合整理自第一財經網、新浪財經、商務部網站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