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踏集團在安踏晉江總部頗具現代感的982中心召開了“30+ 不止于超越”的新十年戰略及可持續發展發布活動。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做了《安踏30+ 創造共生價值》的主題演講,在總結過去30年的同時,宣布集團未來10年的發展方向。在講話中,他回顧了集團成立30年來的奮斗歷程,歷數在關鍵歷史節點所做過的5個重大戰略決策,并提出了在新發展階段的價值新主張——“創造共生價值”,從與消費者共生、與伙伴與員工共生、與環境共生及與社會共生五大維度來打造共生型組織,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及共同富裕。堅持高標準對標,堅持無條件的樂觀主義,讓運動賦能每個人更好的生活。
(以下文字根據丁世忠現場講話節選整理而成)
各位朋友、各位合作伙伴、安踏集團的小伙伴們:
大家晚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安踏的發源地——晉江,和我們一起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今天剛剛揭幕的安踏982中心。

大家可能很好奇,為什么叫982中心?
這個名字取自安踏創立后的第一個爆品,編號982的一款運動鞋,這款鞋連續暢銷好幾年,非常受消費者歡迎,也是安踏最早的品牌和營銷的啟蒙。
正是因為有了這款鞋,安踏的品牌之路也從此開始。
為這個新的建筑命名982,也是希望大家永遠不忘創業的初心。我們的第一步是從哪里出發。

過去30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們從穿一雙拖鞋、一雙膠鞋,到現在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專業運動鞋;由各種柜臺到各級批發市場,再到現在各種各樣的購物體驗。
過去,我們只能在收音機和電視里看專業比賽;現在,熱愛運動已成為當下最時髦的事。
30年中,中國體育也騰飛發展。
記得30年前,申辦奧運是中國人的夢想。1993年,北京申奧失敗的淚水;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后舉國歡慶的場面……這些都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記憶。
中國代表團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第1塊奧運金牌,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51塊金牌,再到今年東京奧運會38塊金牌;中國體育已躋身世界體育強國的舞臺!

過去30年,我們從晉江的岸兜村走向全國,成長為中國第一的體育用品集團。
我們的團隊從講閩南話,到講普通話,再到講多國語言;我們的市值從上市之初不到200億,到如今超過了3000億;我們從二十幾人的工廠,到現在創造超20萬人的就業機會;我們從一家小企業,到過去10年納稅總額超過300億。
過去的30年,我們始終堅持做好每一雙運動鞋、每一件運動服,沒有改變過。

1987年,我從福州火車站出發,排了一個晚上的隊,買了一張46塊的站票到北京,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親,是他奠定了安踏的基礎,是我的父親樹立了安踏不服輸、不怕苦、愛拼敢贏的文化基因;
感謝30年來,在安踏工作過的幾十萬名員工和他們的家人,是你們的理解和支持,讓我們不斷前行;
感謝與安踏攜手并肩的零售合作伙伴及供應商伙伴;
感謝晉江這座充滿激情、有著講不完的愛拼故事的城市。
感謝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總結的晉江經驗,安踏是踐行者,也是受益者,讓我們和中國經濟、中國體育共同走過了波瀾壯闊的30年!


總結過去的30年
我們從使命出發
做過5個重大的戰略決策
第一
做品牌

我1987年到北京之后,就受到了許多當時早期品牌的啟發,很渴望做一個屬于自己的運動品牌。
有次在哈爾濱出差,我在《哈爾濱晚報》上看到,當時的乒乓小帥哥孔令輝拿了冠軍,感覺形象特別好,我就想:如果可以請他做廣告,一定有效果。
2000年悉尼奧運會,給安踏提供了機會。我們借助這次奧運營銷, 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有個運動品牌叫安踏。
做品牌是當年,我們做的最正確、最果斷的戰略選擇,品牌是企業的生命。
第二
轉型上市

2007年,安踏每年收入增長超過50%,利潤達到5個億。
為什么要上市?
我希望安踏能從一家民營企業,轉型成為一家公眾公司。所以我們家族達成高度共識,赴港上市!
上市幫助安踏完成了質的改變,讓我們成為擁有現代化治理結構的公眾公司。
我們的股東來自全球資本市場,不僅讓世界看見了我們,也讓我們面向了世界。
第三
牽手奧運,做中國體育堅定的支持者

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在鳥巢看開幕式,我的心里充滿遺憾。
作為中國運動品牌的一分子,“何時讓中國運動員穿上中國品牌,走向領獎臺”,我把它定為我的夢想,也是我的使命。
當時我們規模還不大,但我們以巨大的決心,不惜代價地參與中國奧委會的競標。
從2009年開始,安踏已經與中國奧委會連續8屆官方合作,投入了超過30億的研發費用,推動科技自主研發,讓中國品牌有自主創新、比肩國際水準的科研能力,讓275位奧運健兒身著安踏登上領獎臺。
我想,這就是安踏品牌對于中國體育的價值所在。
第四
收購FILA,開啟多品牌之路

安踏上市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品牌無法滿足中國多層次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2009年,安踏收購了當時虧損的FILA。我們將FILA重新定位為高端運動時尚品牌,打造全直營的商業模式。到今天,FILA已經成長為中國時尚運動的領導品牌。
也為我們未來樹立多品牌的發展戰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第五
收購亞瑪芬,開啟全球化

成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一直是我們的夢想。
收購亞瑪芬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始祖鳥、薩洛蒙、威爾勝這些品牌,都是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地理條件,由一群發燒友,堅持做了幾十年、上百年,才沉淀出來的專業品牌,擁有國際一流的運動科技和材料工藝;全球滑雪板,每10塊就有3塊來自亞瑪芬的品牌;集團旗下的品牌阿托米克Atomic,工廠里的1000多名老工匠,都是阿爾卑斯山的滑雪發燒友。
亞瑪芬的加入,符合集團多品牌的戰略,也實現了消費者全覆蓋和運動場景全覆蓋。

今天,我們不僅要總結過去,更要展望未來。
我們的愿景是要做世界領先的多品牌體育用品集團。
到2025年,通過多品牌布局,在市場份額上安踏集團將在中國市場力爭第一,到2030年力爭實現全球領先。
但是規模和地位的改變,不會改變我們的初心:做好每一雙運動鞋、每一件運動服,將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融入每個人的生活,這個就是我們的價值。

運動代表人類最美好的精神追求。
我們會堅持單聚焦,堅持在運動鞋服這條黃金賽道,做好自己的事。面對全球的競爭,我們要堅持以多品牌布局,創造多元化消費者價值。
現在的競爭,不僅是中國市場的競爭,更是全球市場的競爭。只有通過多品牌協同,資源共享,才能更好地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未來中國的頭部企業,我相信一定是全球化的企業。安踏品牌將加速出海,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讓全球品牌在中國市場深耕發展。

站在未來看現在,我們要堅持什么?
我和集團管理層一直在探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守護核心價值,持續高質量增長?
我們提出:


與消費者共生
神舟12號宇航員穿著安踏的氫跑鞋在太空跑步;奧運冠軍穿著安踏的領獎服站上領獎臺;陳盆濱穿著安踏的跑步鞋,100天跑100個馬拉松……
安踏每年為消費者提供超過2億件的商品,讓消費者盡享運動帶來的快樂。未來,我們將投入200億升級研發,成為消費者心智中的領先品牌。
讓消費者因為穿著我們的品牌而自豪,
這就是與消費者共生。
與伙伴共生
未來,
我們將繼續深化與合作伙伴的共生關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賴,共同成長。
共同探索新商業模式,
提速增效,共生共贏。
與員工共生

員工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業伙伴。
我們將投入超過30億,加大對員工的長期激勵,與員工分享公司的成長紅利。
到2030年,吸納超過10萬名高校畢業生和年輕人才加入公司,為員工發展提供多品牌集團廣闊的事業平臺。
與環境共生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
作為公司的大戰略,到2050年,也就是再過30年,我們要實現碳中和。
30年看起來很長,但是我們比國家的時間表提前了10年。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決定。
碳中和是關乎子孫萬代的環境問題,未來高碳的產品,將越來越失去國際一線市場的競爭力。
與社會共生

一個真正全球領先的企業,
要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今天,我們將啟動安踏新的事業,我們創始人家族將捐贈100億的現金和股票,成立“和敏基金會”,用于社會發展及公益慈善事業,為促進社會進步及共同富裕貢獻力量。

回到30年前,我們能想象今天的中國和今天的安踏嗎?
外部世界的變化,有時超乎我們的想象,人類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方案,蘊含著傳承千年的中國智慧。
未來的世界,也同樣存在著未知的發展新機遇,數字化將把世界更深度地鏈接。從移動通信、到互聯網、到區塊鏈,到現在很熱門的元宇宙,我們要擁抱這些新科技,擁抱這些新商業模式。
那么,作為一個立志百年的公司,長存的基因是什么?
以我對未來世界的認知,就是“創造共生價值”。
不因為外部世界的高低起伏,而改變我們根本的追求。讓運動賦能每個人更好的生活,必將帶來人類精神面貌的積極改變,以此為使命,符合人類共同利益。

我們為什么在未來那么強調“共生”?
這是因為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生態,任何人和企業都無法獨自存在。只有所有利益相關方,都在我們的事業中共同成長,大家才會和我們一起前進。這就不僅僅是我們一群人,和一家公司的事業,這就會成為我們所有人的事業。
我在上市十周年說過“獨行快,眾行遠”。那時候,更多說的是我們企業內部。其實今天一樣適用于安踏,和這個大生態的關系。

我們要學會在每一天的工作中,看到“眾行遠”,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共生”作為我們價值判斷的重要基準,這樣每個人就會過得更有價值感。
最后,我想說:我們將堅持高標準對標,堅持無條件的樂觀主義。
我相信:中國會很美好!世界會很美好!安踏會很美好!所有人都會很美好!
我們,一起向未來!
謝謝大家!

內容來源:安踏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