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是學生的特定著裝,也是學生的身份象征,是學校教育理念和校園標識系統的表現。而校服作為剛需產品,有著非常龐大的市場潛力。國人審美意識的不斷覺醒,使得中國社會對校服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國家政策意見的調整,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選擇更時尚、合體的校服,中國校服市場正走上變革之路,中國校服也將逐漸如其他國家校服一樣,代表一個學校、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形象特征。
01
首個“十億”產值校服企業誕生,校服行業加速邁入“品牌時代”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的校服市場都處于混亂和分散狀態,行業內的家庭作坊和體量龐大的代工廠共存,品質問題一直困擾著市場,社會對于校服質量的擔憂與關注與日俱增。

變革行業離不開產業鏈的整合。據介紹,伊頓紀德秉持“品質校服”的理念,美觀與質量并重,且在校服上應用了諸多現代科技。自2016年起,伊頓紀德陸續與英國百年校園服飾品牌Trutex、專業配飾品牌William Turner、鞋履品牌Clarks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堅持與3M、YKK、廣東溢達集團、山東魯泰集團等國際國內一流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目前,伊頓紀德校服采用3M反光技術和3M新雪麗高效暖絨、魯泰紡織新疆長絨棉、無氟防水整理、透氣透濕涂層等科技,極大提高了校服的舒適性、功能性和審美性,從整體上提升了校服的質量。


校服行業具有采購季節性強、團購業務與零售服務兼顧的特點,對企業生產反應能力和谷峰物流管控能力要求極高。據王方介紹,伊頓紀德為此打造了國內首個6萬平方米的智能倉儲物流綜合體,與阿里共同開發了數字系統。客戶線上下單后,訂單可實現秒級接收,倉儲控制系統全自動完成分發,為學校、家長和學生更精細地提供整套推送服務,有效地克服了春秋季高峰的校服交付難點。


始終與教育人并肩同行,是伊頓紀德打造品牌的另一個特點。近日,伊頓紀德與常州市鐘樓區教育局、鐘樓區荷花池街道共同創建了國內首個專為教育人打造的“在之間·優教育文化空間”,為教育人營造一方“詩意的棲息地”。“在之間”面積400平米,藏書6000冊,包含藝術展區、教育沙龍區、講演廳、小型圖書館和咖啡角,將對教育人終身免費開放。

02
2021-2027中國校服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2020年,中國校服市場規模達到了346.23億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435.65億元,2021-2027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3.30%。
從校服種類來看,春秋裝及冬裝占據絕大部分市場。2020年,我國春秋裝及冬裝市場規模達到了283.45億元,占據校服總市場81.87%的市場份額,預計2027年將達到357.94億元,2021-2027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3.37%。從校服的使用人群中來看,中小學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2020年中小學校服消費量達到2.24億套,高中及大學消費量達到5339萬套。
目前國內主要廠商包括蘇美達,立泰服飾集團,弘博士集團,青島威達體育用品,福建利牌服裝,百裕集團,颯美特,哈芙琳,奔立爾,中南活力,喬治白,成都市藍鳥服裝,森馬服飾,優卡科技等,2020年前十大廠商份額約占6.97%,隨著更多校服企業的涌入,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校服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巨大的校服市場空間,吸引眾多服裝廠商的進入。我國校服生產企業約1500家,且校服行業內的家庭作坊和體量龐大的代工廠共存,校服企業品控水平參差不齊,市場集中度非常低。而市場極度分化、競爭者眾多,部分校服企業控制成本轉包代工多,提高了校服企業品控的難度和行業部門的質量監管難度,成為校服質量不過關的一大原因。

〖一、中國市場主要廠商校服產地分布及主要銷售區域〗

〖二、校服行業主要的增長驅動因素〗
1. 消費升級帶來的新機遇

2. 中國校服企業很多,行業高度分散,市場競爭加大促進校服行業發展。

3.電商的成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三、校服行業產業鏈分布〗
1、主要原料及供應情況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校服也是幾經變更。當前國內的校服市場中,新的格局和概念已興起,校服正在告別昔日被吐槽、被忽視的尷尬局面,同時,其背后廣闊的藍海市場,也正在迎來新的風口。校服是中小學生必不可少的“行頭”,也是家長和社會一直關注的焦點,從近十年我國中小學生在校數量來看,據統計,2010-2020年我國高中生在校人數在0.24-0.26億人左右,2020年我國初中生在校人數為0.49億人,2016年以來,我國小學生在校人數逐年增長至,截止到2020年達到1.07億人。校服的主要消費人群是中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