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由《中國紡織》雜志社、《中國紡織報》社聯手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紡織十大新聞日前揭曉。此項發布活動現已成功舉辦21屆,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每一年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01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紡織行業在復雜多變環境下,全年實現平穩運行,為“六穩”“六保”做出建設性貢獻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12月24日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11月10日、12月13日、12月29日
2021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增多的復雜局面,我國紡織行業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和產業循環暢通穩定,積極應對局部疫情、成本上漲等考驗,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做出了建設性貢獻。行業綜合景氣度保持擴張態勢,企業效益穩步改善,投資信心持續恢復,主要運行指標實現平穩回升,總體保持修復發展態勢。據中國海關統計,2021年1~11月,我國服裝(含衣著附件)出口1592.7億美元,同比增長25.4%,比2019年同期增長15.9%,創2015年以來同期新高。全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預計突破3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02
建黨百年系列重大活動舉行,多個紡織集體和個人榮獲表彰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3月12日、6月3日、6月30日、7月1日、12月21日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3月15日、3月17日、5月10日、6月9日、6月28日、6月30日、7月5日
“七一”期間,建黨百年系列重大表彰和慶祝活動相繼舉行。張紅霞、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黨支部等個人和集體獲全國“兩優一先”表彰;紡織行業優秀代表黃寶妹等榮獲首次頒授的“七一勛章”。一批紡織行業代表應邀參加慶祝建黨百年系列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現場,紡織元素體現出科技、時尚、綠色的時代特色,展示出紡織行業在黨領導下建設紡織強國的信心和成就。
2021年,紡織行業基層黨組織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12月21日,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等73家單位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命名為“全國紡織行業黨建工作先進單位”。
03
《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及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指導意見》發布,紡織行業開啟發展新征程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6月11日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6月21日、7月7日、7月12日、7月14日
6月11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及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指導意見》,總結“十三五”紡織行業實現的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總結,明確“十四五”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定位,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提出今后一段時期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強化科技創新戰略支撐能力、建設高質量的紡織制造體系、暢通內需為基點的產業鏈循環、提升國際化發展層次與水平、推動行業時尚發展與品牌建設、推進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優化國內布局提升發展協調性、構建紡織產業的安全發展體系。
04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紡織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11月3日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11月8日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紡織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二等獎。
國家科技獎中的紡織行業重大成果,彰顯了行業科技創新活力和創新實力。“高曲率液面靜電紡非織造材料宏量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和“有機無機原位雜化構筑高感性多功能纖維的關鍵技術”兩項成果獲得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固相共混熱致聚合物基麻纖維復合材料制備技術與應用”和“高性能無縫緯編智能裝備創制及產業化”兩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此外,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05
中國紡織業界堅決反對污名化新疆棉的行徑,堅決反對美國阻礙新疆產品進入國際供應鏈的貿易霸權行為,呼吁保障國際紡織服裝產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行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3月25日、12月26日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3月29日、3月31日、12月29日
針對部分國際品牌和國際機構基于謊言和虛假信息在其商業活動中排除新疆棉花及其制品的行為,3月25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表聲明表示,反對任何污名化新疆棉的行徑,繼續堅定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并呼吁有關國際品牌和機構采取糾正措施,停止錯誤行為。廣大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公開表示支持新疆棉。
12月23日(美國當地時間),拜登政府簽署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排除新疆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所謂“H.R.6256涉疆法案”,嚴重、粗暴損害中國整體利益,引發中國社會、紡織產業界和消費者的極大憤慨。12月25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及中國紡織全產業鏈12家行業協會共同發出聲明,堅決反對美國單方面通過其國內立法和行政措施阻礙新疆產品進入國際供應鏈的貿易霸權行為。聲明表示,美國政府打壓新疆棉花及其制品的行為,勢必嚴重危害全球紡織產業供應鏈的安全,損害全球數千萬產業工人的切身利益。在所有相信正義的國內外消費者、業界伙伴支持下,中國紡織產業有信心,更有能力維護好中國紡織全產業鏈的產業安全和正當權益,實現中國紡織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中國紡織產業界將與全球伙伴緊密合作,排除干擾,全力保障國際紡織服裝產業鏈供應鏈的正常運行。
06
紡織業聚焦雙碳目標,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穩步推進行業低碳轉型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11~12月合刊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10月12日、10月18日、10月20日、11月1日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是“十四五”的重要任務。2021年,紡織業立足產業實際,科學引導產業有序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發布了《紡織行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框架方案》。中國紡聯正式啟動“30·60中國時尚品牌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篩選一批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競爭力500強企業優先支持30家重點品牌企業和60家重點制造企業開展氣候創新行動,并引導重點產業集群氣候創新行動碳中和先行示范。一批領軍企業和千億級產業集群宣布加入并發布碳中和愿景。紡織業以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為基礎,開展碳核算方法、減排路線圖等方面的研究與推廣。同時,不斷強化綠色纖維技術、綠色制造技術的篩選、試點、推廣工作,完善綠色標準體系;進一步構建廢舊紡織品服裝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實施舊衣零拋棄校園行動計劃。
07
紡織行業“專精特新”工作持續深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吉林碳谷在北交所首批上市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9~10月合刊、11~12月合刊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9月13日、9月15日、11月17日
2021年,國家加強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力度,提出“十四五”期間培育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000家“單項冠軍”企業,力爭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更好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助力實體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8月,《“十四五”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行動方案》發布。《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理念成為廣泛共識和行動先導,一大批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行業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供應鏈協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服務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培育入庫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0家以上,力爭紡織行業新增國家級“小巨人”企業達到300家,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30家,國內外主板、科創版上市企業數量30家。
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揭牌,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體亮相。專注于碳纖維技術研發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吉林碳谷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位列首發陣容。
截至2021年,124家紡織相關企業進入工信部前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171家企業入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的前兩批紡織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
08
多重因素疊加致部分紡織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為制造業和中小企業紓困保穩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9月22日、9月26日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9月29日、12月1日、12月20日
受新冠疫情沖擊、原料價格波動、貨運價格高漲、部分地區限電限產等因素疊加影響,2021年紡織企業成本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加劇。2021年9月份,江蘇、云南、廣西、浙江等10多個省份陸續啟動限電措施,部分地區紡織印染廠停產。12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就做好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無錫一棉紡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曄珺作為企業家代表之一參會。隨后,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等多項政策措施,圍繞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從財稅、信貸、融資、產業鏈等多方面推出具體措施,減輕企業負擔,助其渡過難關,為紡織在內的制造業和實體經濟走穩健康發展之路增添力量。
09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徐衛林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11月18日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11月22日
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共有149人當選。其中,武漢紡織大學教授徐衛林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衛林長期從事先進紡紗技術與紡織品領域的研究,圍繞超高支紗、柔潔紗、特種紗、紗線差別化、紗線與制品檢測等方面開展了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取得了突出成果。他主持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30余項。他持續攻關,發展完善了環錠紡紡紗原理,研發了嵌入式復合紡紗和重集聚紡紗技術,相關技術成果應用于毛紡、棉紡、特種紗線等領域,促進了紡紗產業的發展。在特種紗線領域,研制出高性能纖維紗線及其制品,利用該技術研制的“火星著陸巡視器耐高溫彈性密封裝置”解決了發動機噴火口處1500°C的高隔熱、回彈和密封難題,為天問一號著陸過程“魔鬼9分鐘”中的姿態調整提供保障,服務國家重大工程需求。
10
紡織行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2021年11月24日
刊發日期 《中國紡織報》2021年4月27日、11月8日、12月29日
4月27日,2021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動員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891個集體和個人受到表彰。紡織行業中,10個集體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30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3個集體獲“全國工人先鋒號”。
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關于表彰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授予100個單位“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稱號,授予322名同志、追授2名同志“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稱號,授予24名同志“全國紡織工業先進工作者”稱號。5年一次的表彰工作,在紡織行業營造了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體現了新時期紡織行業對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視,凸顯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