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知道這家公司,我把它定義為:一家純線上的,更快更廉價的Zara。
Zara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品牌,以柔性快反供應鏈著稱。Zara最新數據一年銷售額約200億歐元,1580億人民幣,電商占比大約1/3。Shein的銷售額根據媒體報道,2020年營收超過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0多億元),全部是線上銷售。
Shein也是快時尚的定位,服裝零售價大約只有Zara的1/3到一半。款式數Zara一年上新款約1.8萬元;而Shein款式多的離譜,每周上新款式近6000款,一年大約30-40萬款,非常驚人的數據。
在設計方面,Zara采取了“抄+改”的模式,創意靈感來自大品牌走秀和街頭采風,Shein做的更為極致,借助了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威力,對時尚網站,品牌官網與電商平臺的流行趨勢進行捕捉,篩選與分析。
在供應鏈方面,兩家公司非常類似,都是整合大量的中小工廠配合生產,集中式倉配,物流全部采用空運,以實現快速的分銷,配送。
總體上,Shein完全是按照快時尚的模式在運營,最大的兩個創新點在于:
第一,用大數據指導設計,款式開發,特別是在大數據測款方面。在服裝行業里面,設計命中率低,款式開發浪費是巨大的成本。Zara也做測試,但是在實體店中測試;而Shein是在網上借助數據測試,做得更加極致。Shein也是模塊化設計的思路,再加大數據測款和輔助設計,把設計師的藝術工作幾乎變成了理性的拼圖工作。所以,Shein的款式開發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下來。
第二,借助KOC做內容營銷,低成本營銷,獲取了大量流量。
Shein在網絡上有鋪天蓋地的文章,非常神奇。我們現在看不到財報,看不到毛利率、毛利額,營銷費用、庫存周轉率這些關鍵指標。但是,回歸到服裝行業零售運營的本質,Shein的神奇又可能被夸大了。
因為本質上,從生意角度看,最終還是凈利潤=現金毛利額-期間費用-稅收。現金毛利額=單品利潤額*周轉率-庫存-應收款。第一,我們現在不知道Shein的定倍率是多少,有人說2倍,有人說3.5倍?這么便宜的衣服能賺多少錢?以及庫存周轉率是多少?第二,重點看它的期間費用是多少?特別是營銷費用是多少?現在國外KOC的成本也不便宜了。第三,就是看它的稅收負擔情況。既包括國內的稅收情況,也包括各國跨境進口的稅收負擔情況。
總體上,我們看不到財報不好做進一步評論,但是再神奇的公司,也是符合零售的底層邏輯的,包括亞馬遜這樣天花板級別的零售公司。我覺得,如果Shein可以做到稅后5%以上的凈利潤,那才稱得上是一家真正令人贊嘆的公司。
大家對這家公司有何看法?
文章來源:希疆新零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