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河南省人大代表陳秀娜:支持服裝產業深入鄉村,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1-11  閱讀數:9720

河南省人大代表陳秀娜:支持服裝產業深入鄉村,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東南沿海產業的轉移,使得河南服裝產業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1月6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鄭州開幕。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一縣一省級開發區”改革,支持縣(市)依托開發區培育主導產業。


“河南農業大縣多,人口大縣多,廣大縣域地區亟待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河南省人大代表、黛瑪詩時尚服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黛瑪詩)董事長陳秀娜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服裝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服務縣域經濟、助推鄉村振興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對此,她今年準備了兩份建議:支持河南服裝產業深入鄉鎮村,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政企對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力度。


圖片


圖片

深入鄉鎮村

河南服裝產業振興鄉村成效凸顯

在陳秀娜看來,河南迎來了大力構建現代服裝優質產能,打造生產高地,實現萬億產業、世界工廠的重大機遇。


縱觀中國紡織服裝業發展歷程,紡織服裝產業曾為沿海地區“先富起來”做出巨大貢獻。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向勞動力來源地轉移成為必然。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河南,因此迎來紡織服裝產業大發展的機遇期。


“河南服裝產業縱深拓展具備多方面的優勢條件。”陳秀娜告訴記者,從存量人力資源來看,河南省有近30個100萬以上的人口大縣,有約600萬農村留守婦女這一閑置的勞動力資源“富礦”,有近2000萬外出務工人員。此外,不少縣(市)開發區有現成的大量閑置工業用地、工業廠房,有些地方交通物流發達,區位優越,市場輻射力極強。


河南服裝產能深入鄉鎮村,產業扶貧、振興鄉村成效凸顯。


據了解,河南服裝產業采取“產能下沉、工廠進村”模式,把“中心工廠”建在縣鎮,把“衛星工廠”搬進村,已建成6800個“巧媳婦”工廠,安置幾十萬留守婦女就近就業,使一大批貧困戶成功就業脫貧,并在西平、新密、商水、淮濱等縣域快建快成了一批用工近萬人、產能數十億的服裝特色園區和集群。


在陳秀娜看來,實踐證明,河南服裝產業在大力整合培訓人力資源、引進龍頭加工企業、推動農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將縣域打造成優質產能基地、時尚產業高地尚有距離。


對此,她建議在周口、信陽、商丘、駐馬店等省轄市的人口大縣、工業經濟薄弱縣,推廣寧陵縣、登封市君召鄉等試點的做法,以縣域為重點規劃布局,把責任壓實到鄉鎮村黨政負責人,使用扶貧資金、鄉村振興資金等,整合閑置的工業廠房、場地、廢棄校園,推動人口大縣、農業大縣、百鎮千村利用閑置廠房場地改擴建工業廠房,引入龍頭企業承租,在鄉村布局“衛星工廠”,由村組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在員工職業培訓方面,陳秀娜建議政策激勵農民接受職業教育培訓和工業化洗禮,成為產業工人。


圖片

強化政企對接

扶持民生產業“專精特新”的發展


服裝產業是河南省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包括紡紗、化纖、織布、染整、服裝、家紡、紡織機械制造等行業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紡織工業產業鏈體系,是全國紡織服裝制造大省和中部重要的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承接地。


“在河南,服裝企業多數為中小微企業,在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陳秀娜告訴記者,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給以服裝行業為代表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嚴重沖擊。


陳秀娜認為,發展不確定、信息不對稱和規模不經濟是中小微企業的先天不足。大多中小微企業處于產業鏈末端,組成結構多為家庭型。雖市場進入門檻較低,但競爭激烈。在產能過剩情況下,這些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抵御能力較差,與大型企業相比缺乏資源、缺少機會,他們不僅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也是共同富裕的實現主體。


對此,陳秀娜從四方面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是對中小微開展“一企一策”精準幫扶。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建立涉企部門定期與企業對接聯系制度,為企業 “把脈問診”,幫助企業做好未來發展規劃,解讀國家政策信息,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當好企業的“服務員”,最大限度幫助中小企業爭取、落實國家的各項扶持優惠政策。


二是多措并舉支持鼓勵本籍企業家回鄉創業,并把其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進行推進。“很多企業家多飽含深厚的家鄉情懷,愿意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為家鄉高質量發展多做貢獻。”陳秀娜建議要加強對本籍中小微企業發展狀況的調查研究,制定本籍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設立本籍中小企業培育專項資金,獎勵在稅收貢獻、爭名創優、技術創新、企業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企業,重點支持企業在產業規模、綜合效益、創新能力、質量品牌方面進行全面升級。


三是支持中小企業加快協同創新,落實普惠性研發補助政策,樹立“小企業大就業”意識,增加公共服務供給。鼓勵中小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完善中小企業創新投入激勵機制。同時,還應加快協同創新,推動高校與中小企業深度合作,鼓勵校企合作,向中小企業輸出各類創新人才資源。


四是重點培育扶持“衣食”等民生產業“專精特新”的發展,引導中小企業走精細化、內生式發展道路。幫助企業發展“以專為基”的路子,突出專業專長的優勢,在某一行業或細分領域內深耕細作,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END -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