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
全市項目大會戰流動現場會走進于都
由贛州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領各縣(市、區)
和贛州經開區、蓉江新區黨政主要負責人
及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組成的贛州“最強考察團”
集中檢閱于都縣過去一年來
深入推進“三大戰略、八大行動”、
全力加快項目建設情況
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
于都縣接受“檢閱”的三個項目!
項目總投資20億元,于2021年7月開始建設,是省定“5020”項目。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鋼構件20萬噸,產值20億元。主要用于廠房、住宅建設,是典型的裝配式建筑企業,主要體現“項目投產快、集聚效應大、科技含量高、節能減排優”四個特點。
于都縣組建工作專班,破解“征拆、供地、建設、投產”難題,在7個月內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項目建設的“于都速度”。杭蕭鋼構華南區域總部落戶于都后,先后引進相關企業12家,總投資達60億元以上,極大地推動了裝配式建筑上下級產業鏈集群化進程。二期項目新上數控智能化生產線7條,自主知識產權達到100%,相比傳統生產線效率提高30%以上,用工減少50%以上。裝配式建筑相比傳統建筑每平方米節約用水10%、節約能耗15%、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35%以上、降低固廢排放38%、降低施工揚塵46%,有利于率先實現“雙碳”目標。
該項目總投資22億元,是“5020”重大項目,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入規”。主要建設20萬錠智能環錠紡、5條全自動高速氣流紡和4條無紡布生產線,可實現年產值40億元。
該項目補齊了于都縣首位產業鏈條短板,企業投入5億元,購置了德國生產的主機設備,全過程智能化生產,一條龍作業。項目達標達產后,可年產4萬噸紗線和4萬噸無紡布,將成為我省產能最大的棉紡企業。所有設備均采用伺服電機,同比傳統紡紗設備,能耗減少30%。同時,10萬平方米屋面可安裝15兆瓦光伏,年發電量可達1200萬度。
綜合體是于都縣紡織服裝首位產業鏈條重要的新基建服務平臺,也是目前全國服裝界唯一的全開放式快捷交易信息平臺。擁有全球最大的面料數據庫,其中,線上館匯集了全球1400萬件面輔料樣品,線下館展出500余萬件面輔料樣品,并進行定期輪換,確保最新式、最流行的面輔料在線上線下同步展示。綜合體的建成,將通過數字化技術引領于都由低附加值的OEM模式(來料加工),轉向具有高附加值的ODM模式(包料貼牌),進而追求創立OBM模式(原創品牌),推動于都縣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綜合體已成功舉辦包括第二屆中國(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在內的11場大型展會,業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持續吸引了全國百余家主流媒體關注,258家企業洽談合作,訂單金額近100億元,以會招商、平臺招商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后計劃每年舉辦3-5場大型活動、8-10場小型活動,持續辦好服博會、訂單對接會等,進一步擴大于都紡織服裝在業界的影響,推動于都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贛南日報
編輯:段瑤
審核:劉日強 段冬梅 黃海濤 盧平
總監:張東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