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國潮洶涌的一年,中國運動品牌三大梯隊究竟發生了啥?

發布時間:2022-01-19  閱讀數:10999

國潮洶涌的一年,中國運動品牌三大梯隊究竟發生了啥?


霆鋒還是那個霆鋒,國貨卻已變了模樣。

來源 | 19號商研社
作者 | 葉曼至 涂夢瑩
編輯 | 陳 一


用時間去證明國貨崛起。


2022年1月,謝霆鋒代言特步已有20年。


特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霆鋒對于特步的意義非同一般。早年特步入局國內市場時就發現,體育服飾這條賽道品牌太多,同質化擁擠嚴重。為了做出差異化,我們就想到請娛樂明星代言,開創娛樂和體育合體的先河。”


2020年10月9日,謝霆鋒投入1000萬元認購特步500萬股,成為特步股東。按今年1月14日收盤價計算,謝霆鋒持股15個月,收益已接近4000萬元。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特步營業收入提高12.4%至35.97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增長36.5%至6.84億元,凈利潤增長72%至4.27億元。


特步的成績不是個例。


據歐睿統計,2020年國內運動鞋服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150億元,2015—2019年年均復合增速保持在17.7%的高位;2020年,哪怕在疫情沖擊下,同比增速也僅下滑1.5%。


中國運動品牌正蓬勃向上,進入發展“高速時代”。財信證券紡織服裝行業定期策略預計,2025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將達到5989億元,2021—2025 年CAGR(年復合增長率)為11.62%,運動品牌市場規模整體呈現持續擴大的趨勢,增速較快。


圖源:視覺中國

可以看到,國產運動品牌正重振旗鼓,經典傳統品牌突破桎梏,追尋創新;而新興的小眾品牌也在確認定位,謀求差異化發展。


第一梯隊各顯神通


提到國產運動品牌,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安踏和李寧。


作為中國運動品牌市場上的的兩大巨頭,安踏和李寧在品牌宣傳、口碑營銷等方面都占據天然優勢。財報顯示,安踏2021年上半年營利收入為228.12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55.5%,2019年同期增長54%;李寧在2021年上半年的營利收入為101.97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65%,2019年同期增長63%。兩家公司均迎來“小飛躍”。


2021年以來,安踏在電子商務方面收入猛增,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70.4%,主要得益于DTC 模式轉型后帶來的優勢。在DTC模式與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安踏加強電商發展的力度,與消費者實現更直接的交流,在洞悉大眾喜好后,對商品的設計、運營、銷售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創立已有30年的李寧則一改先前“瘋狂開店”的模式,全面貫徹線下的“高效大店”戰略。在關閉188家的線下銷售點后(不包括李寧YOUNG),2021年5月,李寧在成都寬窄巷子開了第一家城市主題概念店,店內將國潮元素與運動節奏相結合,打造出充滿民族特色的國風體驗地,贏得受眾一片好評。有網友感性地評價:“這是‘中國李寧’對國潮的呼喚。”


電子銷售方面一直都是李寧較為薄弱的部分。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電子渠道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29.1%,同比僅提升2.1%,電商渠道銷售收入占比不足三成。


針對這個問題,李寧在公眾號發布集團2021年中期業績,對于電子商務業務板塊有明確清晰的規劃:“電商平臺持續建設‘李寧CF’(COUNTERFLOW BY LI-NING)系列,是基于運動時尚打造以文化為主旨的獨立產品線。”


“如今運動時尚風格當道,再加上國潮的影響,這是大勢所趨。”對于安踏和李寧的成績,服裝行業戰略專家楊大筠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此前棉花事件對于國際品牌的沖擊推動本土品牌份額加大;而持續兩年的疫情,對于國際品牌以線下實體門店為主導的分銷模式有所影響;安踏、李寧加碼線上業務,從而帶來增收的新通道。


二三梯隊緊追國潮紅利


安踏和李寧作為國產運動品牌的頭號玩家,在市場份額上有天然優勢不必贅言。但回顧2021年這一年,第二、三梯隊的特步、361°、鴻星爾克等國產品牌同樣因國潮風起而受益。


2021年7月,鴻星爾克馳援河南捐贈5000萬物資掀起“野性消費”。鴻星爾克單日抖音直播間銷售額突破一個億,總銷量超60萬件,創下銷售新高,“鴻星爾克被買到縫紉機冒煙”成為2021年7月末的網絡新梗。


不過,熱度過后,鴻星爾克抖音賬號持續掉粉。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截至1月14日,“鴻星爾克品牌官方旗艦店”在抖音平臺的粉絲數量為1394.3萬,與此前飛瓜數據顯示的(2021年11月14日)粉絲數量1455.6萬相比,僅兩個月就掉了61.3萬。


程偉雄表示,野性消費有一定的沖動性,是對鴻星爾克支援河南水災的同情支持,但品牌粘性僅靠同情是無法支撐的。


近日,鴻星爾克相關負責人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鴻星爾克致力為新一代消費者的熱情提供更多的表達方式,把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國民生活日常。同時尋找優秀的國潮創作者,聯手國產動漫IP、河南博物館等多家單位,與品牌深度合作,為產品注入新的中國文化基因。


2022年1月3日,鴻星爾克的新疆于田服裝生產基地也正式投產開工。據悉,該基地將實現120條生產線全面投產,落實4000個就業崗位。



不僅鴻星爾克受益于國貨消費熱情而擴張。


2021年5月,特步新廠牌XDNA暨 2021 少林系列新品發布會“潮拜少林”舉行,當天在天貓超品日上銷售近7000萬,2021下半年,特步少林系列銷售增長300%。


特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特步之所以選擇與少林IP聯名,正是看準其作為“國潮”載體的多個亮點。“少林文化是幾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發揚與傳承;而且少林元素在游戲中十分常見,適合Z時代人群,自帶圈層基因。”


此前,特步在長春開出首家新概念的XDNA專賣店,據特步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銷量與進店率均向好,在2025年之前,XDNA專賣店將會開至300家。


361°的業績轉折點來自推出的品牌重塑計劃。


此前,361°的業績一直“平平無奇”。2018年財報顯示,361°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僅增長0.6%至51.87億元,凈利潤則大跌33.5%至3.04億元。


2021年,361°業績回暖。從財報來看,2021年上半年,361°營業收入為31.07億元,凈利潤4.01億元,同比增長32.9%。


棉花事件是國產品牌發展的契機之一。2021年4月,361°與國家棉花產業聯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首個與國棉聯盟合作推廣的國內體育用品品牌,將“國棉”、“國貨”、“國潮”三元素與品牌產品相連,引起國內體育市場熱烈反響。


此外,361°還持續加大對體育賽事的投入。2021年9月,361°杭州亞運會官方體育服飾正式發布。


無獨有偶,361°同樣充分利用明星帶貨、IP聯名的方式。據了解,361°官宣龔俊后當天便助力線上銷售額破千萬;其在2021年上半年先后推出過的高達聯名,超過6萬人預約搶購。


競爭白熱化,運動品牌紛紛在營銷出圈上“內卷”。1月14日,鴻星爾克官方宣布獲得《王者榮耀》正式授權,首款聯名產品以《王者榮耀》皮膚為設計靈感,將在全年推出系列合作。


361°于近期宣布簽約球星斯賓瑟·丁威迪作為其籃球品類代言人。


程偉雄認為,本土運動品牌在夯實大眾運動場景的根基同時,需要有進入一二線市場和國際運動品牌博弈的能力,“在中高端品牌場景細分和產品在中高端功能研發能力需要持續加強。”


談及未來的戰略部署,鴻星爾克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公司將堅定以科技創新為品牌戰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研發的投入,通過“自主研發+外部共創”雙舉措,提升設計軟實力,提升商品的零售表現力,成為國貨潮流的代表。“我們要不忘初心,始終貼近消費者,成為老百姓買得起又喜歡買的國民品牌。”上述負責人表示。


新興品牌嶄露頭角


運動賽道火熱,除了老牌運動企業之外,新興品牌也瞄準了這塊蛋糕。


如把眼光放至全球,國際瑜伽服飾品牌Lululemon成為與老牌企業貼身競爭的代表。同樣,國內新興品牌近年來也逐漸嶄露頭角。


圖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底,瑜伽服飾品牌瑪婭(MAIA ACTIVE)宣布完成C輪近億元融資。官網顯示,2019年,瑪婭年增長率達300%以上,僅線上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


有關報道稱,瑪婭的“腰精褲”連續兩年獲得天貓618女性健身褲第一名,迄今為止累計銷售超過25萬條。2021年,瑪婭全渠道銷售額突破3億,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66%,用戶留存率為行業平均的2倍,客單價為行業平均的4倍,同比增長超20%,其中復購用戶購買件數平均高出新用戶25%。


品牌方預計,瑪婭將在2022年底開設近50家線下門店,繼續深化線下布局戰略。


被稱為“運動服飾潮牌戰斗機”的粒子狂熱(PARTICLE FEVER)定位“高顏值”、“小眾”、“高端”,從萬能無痕運動緊身褲到運動蕾絲面料,僅成立六年的粒子狂熱在服飾工藝上的研發廣受好評。


2021年11月,粒子狂熱完成由高瓴創投獨家投資的億元C輪融資。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國潮的影響下開始關注國內小眾運動品牌。“大企業有大市場,但大市場受眾面廣,缺乏個性化,所以未來還會誕生發展勢頭良好的小眾市場。”楊大筠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新品牌崛起最重要的現實基礎是了解新興消費趨勢,迎合消費需求。”服裝品牌專家馬崗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新品牌崛起,老品牌衰退,是正常的商業規律。


國產品牌將會進一步深度競爭,在這背后,是中國在全球地位的影響力進一步深化。中國未來要向全世界輸出的絕對不是廉價的服裝和所謂的‘制造大國’,而是向全世界輸出生活方式和東方文化的特質。”楊大筠強調道。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