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王亦一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紡織企業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頂住壓力,奮力前行。邁入2022年,面對仍然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國紡織報特推出新春特別報道——“2022接續奮進新征程”,邀紡織行業領軍者展望新春、謀劃未來,共同為紡織行業實現穩中求進貢獻力量。回顧2021年,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用“堅守、蝶變、躍升”三大關鍵詞,串聯起這一年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的發展之路。
2021年6月24日,隨著面料車間新生產線成品下機,標志著我們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一年多的奮戰,“退城進園”暨“智能綠色工廠建設項目”順利完成,公司整體徹底告別老廠區,遷入華紡工業園。這不單純是一次生產經營區域的變更,公司在生產運行效率、綠色環保效能等方面水平大幅度提升基礎上,智能化特征得到進一步凸顯。公司集45年管理和技術積淀與20年來信息化積累深度融合創新,建成行業示范的5G工業園區,使公司實現了又一次歷史性的轉折與躍升。同時,公司從更新思想觀念、改造組織架構出發,進一步理順和改造了“十大管理體系”。在市場開發方面,公司按照“內外循環、市場保障”的工作思路,實現了線上、線下多渠道營銷,牢固樹立“全員營銷”意識,服務客戶,服務市場。公司堅持10余年的精益生產這條管理主線得到持續深化,在全公司范圍開展的“我與效益提升”工作貫穿全年,在推動管理進步、增強綜合實力和改善綜合效益方面產生出積極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公司穩定發展添加了動力。邁入2022年,對于我國紡織行業發展形勢預判,我們用“高質量、綠色、創新”三大關鍵詞來概括。2022年,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仍將復雜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擾,以及一些國家奉行單邊主義等因素影響,勢必給我國紡織行業帶來一定壓力。國際能源市場、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等因素,也會對紡織行業穩定發展產生一定的沖擊。但紡織作為國家的基礎產業和民生產業,仍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紡織人要做的是堅持與堅守,咬定青山,不斷提升紡織產業的基礎能力與水平,推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高端制造,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依靠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行業的一大批龍頭骨干企業將成為轉型升級的“火車頭”,為跨越傳統制造的門檻,邁向高端制造業,探索值得借鑒和推廣的經驗。新的一年,華紡將繼續堅持卓越績效管理、持續推進精益生產的管理主線,堅持質量持續改進、穩健經營、嚴字當頭、落實一個“干”字的工作方針,主要完成好以下重點任務:一是安全開源,全面節流。在國內國外雙循環大環境下,既要思考國際形勢對現有市場的沖擊,又要思考如何探索開發國內國際新市場,將眼光放長遠,穩固老市場,開辟新市場。落實卓越績效和精益生產管理,最大程度地挖掘潛力,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持續增強企業的綜合能力。二是綠色制造,綠色發展。“環保是天”是華紡的指導思想,以達標排放為底線,建立“綠色供應鏈”,加大環保技術研發與應用,優化產品結構,繼續傾力打造“綠色華紡”。三是科技賦能,追求創新。持續做好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引進和應用。充分發揮公司8大科研平臺作用,建立雙邊、多邊技術協作機制,增強持續創新能力,為提高公司科技創新水平、推動整體發展提供保障。四是智慧企業,全面發力。充分利用現代管理信息系統及數據信息,解決當前在資源管理、績效考核、風險預警、人員行為管理、市場預測預控、工藝配方管理執行、質量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問題。通過大數據、AI等技術完成高效低成本全產業鏈系統管控,完善智慧企業對各類資源的整合功能。新的一年,完成好這些重點任務,是華紡的希望之所在,這將使“華紡是世界的,世界也是華紡的”宏愿盡快得以實現。
新的一年,機遇與挑戰并存。雖然我們還面臨諸多因素的影響和諸多問題的困擾,但原材料能源等商品宏觀調控效果顯現,全球疫情防控出現曙光,RCEP新商機無窮,匯率等在向好的方面發展,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將在堅守初心中擔使命、求創新,共同擔負起紡織強國的建設重任。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