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介紹,2021年,工業經濟總體保持恢復發展,信息化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去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總體呈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工業經濟持續恢復發展,二是產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三是中小企業紓困發力增效,四是信息通信業實現新跨越。田玉龍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穩增長、穩就業的一項長期戰略,在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機制的領導下,工信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協同各地方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進一步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不斷加大持續優化政策和服務供給,推動出臺一系列中小企業紓困幫扶、惠企讓利的政策,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長效機制,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減稅降費、普惠金融等政策利好不斷釋放,減輕企業負擔的效果比較明顯。同時,著力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的快速發展,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等政策文件。目前,全國專精特新企業有4萬多家,“小巨人”企業達到476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848家,成為所在細分行業領域的標桿型企業,一大批創業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和成長。按照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了20.7%和28.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8%和17.1%。總的看,還是一個平穩健康發展的態勢。工信部對一些小微企業用電的大數據監測也顯示,去年1-11月份,小微企業的用電量同比增長了9.6%,49.4%的企業用電量超過了上一年的同期水平,反映出生產比較活躍。工信部對1185家“小巨人”企業進行調查,前11個月收入利潤率達到10.9%,總體還是不錯的。田玉龍指出,總體來說,中小企業發展是不錯的,但是也面臨著一些現實的困難,特別是小微企業面臨著外部產業鏈、疫情防控等一些問題,還要不斷改善和完善。下一步,中小企業的發展還是我們今年的重點。第一,要“穩”字當頭,助力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要繼續把已經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落細落地,幫助中小企業紓困,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要更加精準。第二,要“進”字發力,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為重點來推動,使他們提升創新能力、專業化水平,提升他們應對困難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三,要強化服務,政府要協同各方面和各地方,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和服務體系建設,特別是在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推動產融精準對接、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繼續下大力氣,更加精準、更加有效。
第四,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切實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我們已經印發實施“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規劃,通過進一步加強對發展環境的評估監督,不斷優化和完善政策,加大《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的實施力度,使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有力保護。我們也呼吁社會各界要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長效機制,繼續開展清理拖欠中小企業款項專項行動,使我們的條例依法落實,使各項政策落實落地,使中小企業在政策實施中進一步得到實惠,助力中小企業平穩快速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