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實體行業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是互聯網、新零售、電商打敗了實體行業,使它無法生存。這句話是錯的,因為真正打敗實體行業的是你們自己,我們時代在改變,消費者群體在改變,商業模式在改變,一切都在發展,實體行業如果不改變,將如何生存呢?
把控價格
實體行業應該把控價格,跟電商同質量貨品取得一個相對的平等權。因電商打敗實體的第一大因素就是因為價格,如果說實體與電商的價格差距較大的話,你怎么樣努力都很難。現在這個去中間化的趨勢很明顯,找合適自己實體店與消費者匹配的產品
提升服務
現在的顧客越來越重視門店的體驗感,更愿意為服務買單。因為隨著經濟水平的上升,質量已經成為最基礎的需求,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同時,顧客還對店內環境、布局、情懷等有一定要求,這些都屬于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不可忽視。所以,實體店老板們既要注重門店的陳列,又要提升服務,塑造品牌力。
擁抱互聯網,線上線下相結合
這兩年很少的門店能夠實現線下增長,因為大家的購物習慣逐漸轉向線上。就連安踏、李寧以及已經申請破產的拉夏貝爾都是在線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績,而他們的線下都是虧損的。品牌如此,更何況那些“籍籍無名”的品牌呢。再加上疫情導致的人流銳減,直播沖擊,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重要信號:
精細化管理
一直以來強調要精細化管理,那怎樣才是精細化管理呢?比如實現會員等級管理、成本核算系統、庫存管理、員工管理、訂單管理、大數據分析管理、財務報表等等。將門店運營拆分成多項,每項下面再細分,這樣數據出錯時能及時找到問題,同時還能為運營提供決策支撐。其實,精細化管理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文化。既能節約成本,還能增長業績。
其實,生意能不能做活,要看人,而不是說看你做的事兒,不管是什么實體行業,都是如此。現在雖然是難干了一些,主要是對于干得人要求更高了而以。實體越不好干,說明要求的能力越來越強,只要如此,才會讓那些能力差的人,被淘汰出局。
文章來源:中紡協服裝商貿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