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社旗縣副書記王少華陪同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李剛會長一行走訪了三個鄉鎮的五個服裝車間,并就社旗縣引入、推進巧媳婦工程相關事宜進行了座談。社旗縣副縣長王輝和當地招商局、扶貧辦、婦聯、工信局以及相關鄉鎮領導,部分當地企業家代表參加了座談。
社旗縣跟省服裝行業協會結緣是在7月28日的鶴壁會議上。大會之后,社旗縣政府組團前往蘭考、柘城等地考察學習,更加堅定了推進巧媳婦工程的信心和決心。王少華副書記在座談會上說,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推行的巧媳婦工程很好的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從而解決三留守問題,是一項可復制、可推廣的民生工程。
會上,王輝副縣長介紹了社旗縣扶貧車間的租賃、企業貸款、培訓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并代表縣政府表示:要對巧媳婦工程服務好,支持好。
李剛會長引用王鐵副省長在一次會議上的話,向大家闡明了巧媳婦工程的社會意義:“巧媳婦工程是精準扶貧的發動機、搖錢樹、鐵抓手。”
李剛說:政府要通過推進巧媳婦工程把服裝產能下沉到鄉村,把工作崗位送到留守婦女手邊,把母親留給孩子,把農村婦女從麻將桌旁引導到車間里、縫紉機旁。讓大多數老百姓就近就地就業,讓他們有活干,有錢賺,通過工業化的洗禮大大提高農村人群整體素質。從在這方面看,巧媳婦工程不僅是脫貧工程、富民工程還將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工程。希望社旗縣能效仿沿海的服裝產業發達地區,把社旗打造成中國服裝重鎮。
王少華副書記表示:非常歡迎巧媳婦工程進社旗,振興鄉鎮和園區,期待在省服裝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巧媳婦工程能在社旗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李剛指點弱小服裝企業成長秘笈:隊伍+人才+管理+眼界+策略
社旗的服裝行業還處于啟蒙階段,當地服裝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為數不多的服裝企業以毛衫生產為主,大部分是只有十幾二十臺橫機的小廠。座談會上,企業家代表談到了他們在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針對企業家們談到的當地服裝企業規模小、技術力量不足,不敢放開承接一手訂單等問題,李剛會長給出了幾點建議:
1壯大隊伍,廣泛吸納青壯年婦女就業,并加強技術培訓;
2抱團發展策略,盡快做大產能,做好迎接沿海地區訂單轉移的準備;
3人才戰略,要瞄準先進技術,加強校企合作,培養當地核心技術力量;
4改善生產環境,全方位提高管理水平;
5放開思路,拓寬視野,多到濮院、大朗等毛衫發達的聚集地考察學習。
李剛會長希望當地的服裝企業家,用3到5年,實現管理本土化、員工年輕化、裝備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