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形象,行業形象;營商環境,政府作為。”安徽省紡織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秘書長葉梁說,自己作為一名安徽紡織服裝人,對于安徽紡織行業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更強的信心、更多的期待。
“改革開放初期,浙江是安徽學習的榜樣,溫商、浙商在安徽投資興業,曾是一股風潮。”葉梁說,現在安徽的GDP已經過四萬億,合肥超萬億,超越了溫州,但是浙商與徽商,安徽與浙江的經濟社會文化交融也更為緊密了。
葉梁從2002年起擔任合肥市溫州商會副會長,后來又發起、籌備成立了安徽省服裝商會,擔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創立了“以市場建設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培育本土品牌,以品牌培育構建服飾文化”的安徽服裝產業發展模式,也由此奠定了安徽服裝產業在全國的影響和地位。
“人們都知道合肥火車站的站前路商圈紡織、服裝市場云集,其實,早在2006年,當時的合肥市新站試驗區就已經爭取到中國商業聯合會將站前路正式命名為‘安徽服飾一條街’,安徽首個服裝產業集群地就此誕生。”葉梁說,當時新站試驗區為此特別設立了一個“安徽服飾一條街”工委會,除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他作為社會組織負責人,也是工委會主要領導之一。
經歷了區劃調整后,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安徽服飾一條街”如今也成為瑤海區乃至合肥市重點發展的一個商圈,并升級為“安徽時尚街區”。
然而,對于行業發展的熱度,葉梁卻一直保持專業的冷靜。“去年,浙江的紡織行業產值超過萬億,而就整個安徽來看,我們得到的數據是1400億元。這個差距還是很大的。”葉梁說。“安徽大力承接產業轉移,但是長三角紡織行業的產業轉移,前幾年轉移的重心并不在安徽,而是在周邊省份。”
“六安有個丁集鎮,婚紗產業相當紅火,服務全國婚紗行業領軍地的蘇州。望江縣的申洲針織,解決了上萬人的就業,去年實現了近百億元的產值。”葉梁說,蚌埠市五河縣與浙江長興近年來在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上也形成了密切、良好的互動、交融,目標鎖定當地紡織服裝產業,產業產值破百億。
“就我個人的感受,安徽這些年的發展可謂是‘裂變式’突飛猛進。安徽的形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外面說到安徽,人們的印象不再是落后,取而代之的是創新、科技等熱點詞匯。”葉梁說。
“安慶市成立了市級專班,著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想打造安徽紡織服裝產業第一大市。”葉梁說,“合肥作為省會,應當是原創、時尚、科技、品牌的中心,蕪湖、安慶等地建議打造沿江紡織工業產業帶,皖北阜陽等地,人力資源豐富,也是紡織業發展的優勢。”
在2022年安徽省紡織行業協會“十大工作計劃”中,協助各地政府做好行業規劃、協助政府做好產業集群(基地)的建設、舉辦安徽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大會、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合作發展峰會等活動、推進合肥時尚產業體系建設、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等,都被明確寫入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