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發布了2021年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威海紡織集團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的基于尚織工業互聯網平臺紡織服裝行業供應鏈協同優化解決方案、福建長樂區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驛云文創服裝版權解決方案成功入選。
為進一步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促進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工信部于去年10月啟動了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遴選工作,圍繞網絡集成創新、平臺集成創新、安全集成創新和園區集成創新4個具體方向,遴選一批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經企業自主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123個項目被核定為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其中,威海紡織集團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的基于尚織工業互聯網平臺紡織服裝行業供應鏈協同優化解決方案獲得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鏈協同解決方案試點示范;福州市數字產業互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長樂區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獲得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鏈協同解決方案試點示范;山東驛亭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驛云文創服裝版權解決方案獲得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鏈協同解決方案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是國家“十四五”重點布局的新型基礎設施,是實現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和方法論。而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通過試點先行、示范引領的方式,有助于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和新業態,加強新模式的應用宣貫,從而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
基于尚織工業互聯網平臺紡織服裝行業供應鏈協同優化解決方案
威海紡織集團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的基于尚織工業互聯網平臺紡織服裝行業供應鏈協同優化解決方案針對傳統服裝行業市場空間巨大,但是供應鏈上下游零散、無序、低效等問題,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挖掘與分析等技術手段,打造紡織服裝行業全產業鏈數字化平臺。平臺對接終端批量或私人定制需求,采用Style 3D、面輔料平臺、ERP、MES、WMS等工業軟件、配套相應工業互聯網系統與設備,匯聚上下游的采購數據、生產數據和銷售數據,打通數據鏈條,實現服裝全產業鏈資源集成,建立產業鏈各核心環節的數字智能化,提高設計作品的轉化率,在實現小批量多批次生產的同時,適應定制化生產模式,提高整個產業鏈各環節端的協同競爭力。兩年前,福建長樂區開始在提出用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用工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打造長樂區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傳統紡織業在數字和工業互聯網賦能之下,動能澎湃。長樂紡織業在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推動下,實現舊動能向新動能升級換代。2020年以來,長樂圍繞工業互聯網建設目標,累計推動65家企業總投資185億元的項目進行智能化改造,打造恒申合纖等8個數字化示范車間及景豐科技等5家智能化工廠,現有企業規模化應用機器人9000多臺(套),推動企業從產品供給為主向以用戶需求為中心轉變,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轉換契合,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有更大的能動性。各企業的數字化應用、智能化改造在長樂遍地開花,而工業互聯網不僅讓企業內部轉型升級,也讓企業之間互聯互通,改變了紡織業的產供銷體系。目前,長樂實現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近200家,設備超過700臺,發揮域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優勢,注冊標識突破2000萬個。借助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技術,長樂紡織業實現全供應鏈與產品銷售的管理與優化,平均減少60%以上的一線操作人員,節約能耗20%,構建更貼近市場、更精準、更快速的產品開發、制造和銷售體系。山東驛亭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驛云文創服裝版權解決方案,基于浪潮云洲工業互聯網平臺,孵化文創服裝公共服務平臺,通過標識解析和區塊鏈,實現數字版權身份證“一物一碼一版權”創新體系建設,保證版權真實可信及確權使用。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