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特別關注】國際油價逼近100美元大關,引發產業鏈“多米諾效應”?

發布時間:2022-02-18  閱讀數:11595

【特別關注】國際油價逼近100美元大關,引發產業鏈“多米諾效應”?


恐怕當下每一個關注上游原料走勢的人,心里都在默默分析:原油價格究竟能否突破100美元/桶大關。


本周一國際油價觸及2014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布倫特原油觸及96.78美元,WTI觸及95.82美元。盡管隨后出現了小幅下跌,但是,當下的油價距每桶100美元大關其實僅剩一步之遙。


原油價格的走勢與紡織上游化纖價格密切相關,持續飆升的油價雖然實現了成本端的“強支撐”,但是紡織下游織造印染等環節的“弱需求”也是必須要面對的現實,2022年春節過后,盡管企業開工還算順利,但是整個產業鏈依舊彌漫著極強的“焦慮”氛圍。

圖片

油價飆升 被動之痛


毋庸置疑,油價飆升到今天這個高度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的。


一個多月以前,大多數主流投行對于今年油價的判斷還維持在70美元/桶左右,市場還遠沒有形成更高油價的共識。70美元/桶基本持平于去年年底,這已經比2021年年初48美元/桶左右上漲了將近50%。但事實證明,70美元/桶只是2022年的序曲。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日前,一份執行價為110美元/桶、到期日為202212月的期貨合約的看漲期權價格已接近4美元,依然有很多投資人在購買這些期權。也就是說,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原油價格必將在2022年突破100美元大關,至于上限是多少?顯然資本在等待更大的收獲。這無疑是近期油價上漲的“助燃劑”。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油價飆漲的原因主要是東歐的緊張局勢。但其實,原油市場的供需格局也正在悄然調整中。


有報道稱,國際能源署(IEA)對于2021年全球石油的供需預測存在錯誤。按照IEA發布的報告,原油庫存應該在2021年增加6.6億桶(相比2019年);但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包括38個西方發達國家)的庫存數據報告中卻顯示,2021年的原油庫存相比兩年前減少2.2億桶。


“消失”的石油去哪了?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機構對需求的統計不足導致最終數據的誤差。原本低估的需求重現市場,自然助推了價格的上漲。


“統計不足”的背后是石油消費的多樣化導致的。疫情造成全球航空業重傷,用了兩年都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狀態;電動汽車和電氣化出行的滲透率不斷提高,低碳生活的方式減少了石油作為液體的存在形態,一部分原油變成了消費品、包裝產品的塑料、洗手液、口罩和防護服……而這些增量的需求,很難被像IEA這樣的機構捕捉,自然會出現對需求的過分低估。


而更需要引起警惕的是,油價飆升,石油股在全球的表現都不錯,石油企業手握大把現金卻罕見哪家企業進行了產能的擴張。在手里沒錢的時候,石油公司大幅度“瘦身”,以更加精簡的資產組合應對低油價;而在高油價周期到來時,他們也沒有被短期利益沖昏頭腦,大幅增加石油勘探生產的支出。這些舉動導向一個結果:缺乏投資的石油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將很難緩解。


原油價格變動會影響石油化工企業的成本,進而影響石化產品價格,塑料、橡膠、化纖等行業。因此在可見的未來,油價將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迎來多空雙方大幅度波動,對紡織原料行情產生較大影響。


而對于紡織企業來說,大概率在2022年將被動消化這居高不下的油價。


原料漲價 無奈之選


油價飆升首先影響的就是聚酯滌綸行業,原料價格上漲,化纖企業漲價情理之中。


2021年,紡織上游化纖行業一路走高,從年初漲到年尾,然而進入到2022年,上漲的趨勢還在持續。2022開年,跟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化纖產品報價持續走高,滌絲價格已經上調了三次。對于節前未備足原料的紡織企業來說,開年密集上漲確實異常揪心。

圖片

與上漲價格同時發生的是,化纖企業的高庫存。


從目前的聚酯市場來看,今年春節前后的季節性檢修期,聚酯工廠并未出現大面積降負,整體開工率高于往年同期,但終端織造如期放假,使得聚酯工廠節后庫存壓力較往年偏高。


據悉,如今聚酯市場整體庫存集中在16-26天;具體產品方面,其中POY庫存至16-19天,FDY庫存至16-17天附近,而DTY庫存則至17-25天左右。


但正月十五過后,下游織造企業生產基本恢復正常,需求會慢慢擴大。但這并不代表下游對于高價的接受,當前下游企業采購僅以少量剛需補貨為主,若后續內外銷訂單沒有出現明顯好轉,滌絲工廠可能持續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整個紡織產業鏈依舊面臨較大壓力。


而這種壓力的化解最直接的外力就是油價的下跌,顯然這不是紡織的范疇,也不是紡織行業能夠左右的領域。面對“高不可攀”的能源成本,下游需求的穩定無疑成為了化解產業鏈壓力的重要一環。


日前,中國服裝協會發布《20211-12月中國服裝行業經濟運行簡報》對2021年全年行業運行進行了全面分析。報告指出:1-12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7.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下降0.6%(以2019年相應同期數為基數,采用幾何平均的方法計算);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服裝產量235.41億件,同比增長8.3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03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微增0.04%。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早前發布的《20211-11月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運行簡況》指出:20211-11月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工業增加值持續下滑,降幅為18.9%,但兩年平均增速仍達12.6%。報告最后總結:2021年全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運行將延續目前深度調整的態勢;2022年,隨著高基數效應的逐漸消退,預計行業的各項生產和經濟指標將回歸正常水平,行業將逐步走出調整期重入增長通道。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早前發布了1~11月行業運行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21年以來,我國家紡行業生產運行總體保持平穩有序。受原料價格、國際海運受阻等因素影響,行業成本壓力普遍增大,行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市場方面內外銷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局面,緩中趨穩是行業運行的整體趨勢。


從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三大終端應用領域的運行情況來看,盡管整體下游的需求貌似穩定,但對于后續持續增長這類焦點話題,依舊滲透著一絲力不從心的感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背景下,紡織工業走入“十四五”的新發展階段,行業確實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謹慎地選擇每一步,樂觀地面對每一天,相信市場規律,2022年整個行業的穩定發展是這條產業鏈上每一個人共同的目標。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