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公布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公告稱,為貫徹落實《“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經省級有關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程序,將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予以公告。經過梳理,在上榜的110家企業中,7家紡織企業位列其中,涉及生產計劃、倉儲、監測、管理、客服、銷售、維護、銷售、配送等多個應用場景。去年底,國家8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在重點任務方面,《規劃》提出要聚焦企業、行業、區域轉型升級需要,圍繞車間、工廠、供應鏈構建智能制造系統,開展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應用示范,培育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是深化推廣應用,開拓轉型升級新路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技術突破和工藝創新,推行精益管理和業務流程再造,實現泛在感知、數據貫通、集成互聯、人機協作和分析優化,建設智能場景、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引導龍頭企業建設協同平臺,帶動上下游企業同步實施智能制造,打造智慧供應鏈。鼓勵各地方、行業開展多場景、多層級應用示范,培育推廣智能化設計、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定制、共享制造、智能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促進工程,針對中小企業典型應用場景,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開展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業務系統云化等改造,推動中小企業工藝流程優化、技術裝備升級。依托數字化服務商,提供數字化咨詢診斷、智能化改造、上云用云等服務。據了解,公告中的示范工廠揭榜企業均達到國家標準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級及以上或滿足相關行業智能制造指導性文件要求,智能制造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地位,具有較強的示范引領作用。根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任務(2021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任務分為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信息四大類行業,揭榜單位按照所屬細分行業進行揭榜。建設完成后,揭榜單位至少完成六個重點環節的建設,生產效率、資源綜合利用率、設備綜合應用效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等顯著提升,產品研發生產周期、運營成本、不良品率、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等大幅降低,產線作業人員有效優化,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整體智能化水平達到行業領先。
|
|
|
|
|
1.精準配送;2.銷售驅動業務優化;3.質量精準追溯;4.用戶直連制造;5.供應鏈可視化;6.精益生產管理;7.精準作業派工;8.主動客服服務。
|
|
|
1.車間智能排產;2.智能在線檢測;3.流程型工藝數字化設計;4.資源動態組織;5.物流實時監測與優化;6.智能倉儲;7.銷售驅動業務優化;8.基于數字孿生的制造;9.能耗數據監測。
|
|
|
1.生產計劃優化;2.智能倉儲;3.精準配送;4.精益生產管理;5.質量精準追溯;6.銷售驅動業務優化;7.采購策略優化;8.智能在線檢測;9.能耗數據監測;10.能效優化。
|
|
|
1.智能在線檢測;2.人機協同作業;3.車間智能排產;4.預測性維護與運行優化;5.能耗數據監測;6.供應鏈可視化;7.智能倉儲;8. 銷售計劃動態優化。
|
|
|
1.智能倉儲;2.精準配送;3.生產計劃優化;4.產品質量優化;5.資源動態組織;6.精準作業派工;7.質量精準追溯;8.采購策略優化;9.銷售驅動業務優化。
|
|
|
1.生產計劃優化;2.人機協同作業;3.精準配送;4.質量精準追溯;5.銷售計劃動態優化;6.供應鏈可視化。
|
|
|
1.產線柔性配置;2.智能倉儲;3.在線運行監測與故障診斷;4.物料實時跟蹤;5.智能在線檢測;6.車間智能排產;7.銷售驅動業務優化;8.物流實時監測與優化;9.能耗數據監測。
|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