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務一個品牌,服務“美好生活看信陽”品牌,塑造“生態港城水景淮濱”品牌;
“4”,打造四大高地,即著力打造長三角協同發展先行地、“流通貿易型”縣域經濟發展新模式樣板地、淮河文化全景體驗目的地和大別山(豫南)水景生態康養地;
“5”,堅持五個貫穿,即思想解放貫穿始終、優化環境貫穿始終、項目建設貫穿始終、招商引資貫穿始終和基層治理貫穿始終;
“5”,推進五城同建,即推進工業強城、開放港城、生態水城、田園新城和宜居福城。
戰略引領未來,布局決定格局,路徑關乎成效。淮濱的特色在水、優勢在港、強項在產。近年來,淮濱縣把“生態港城水景淮濱 美好生活看信陽”作為城市品牌,既能彰顯淮濱的戰略地位之重,也能體現水景生態之美,更能突出臨港經濟未來可期。這表達了82萬淮河兒女,誓把淮濱縣建成“政治生態優良、社會安全穩定,臨港經濟繁榮、綠色產業集聚,淮河文化出彩、水景園林交融,公平正義彰顯、群眾富足安康”的生態家園的愿景。
為確保“1455”實施路徑落地見效,淮濱縣探索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路徑,推動縣、鄉、村三級聯動,上下貫通抓落實。明確“四線”責任,做優縣區“頂線”,做強鄉鎮(街道)“中線”,做實村(社區)網格“底線”,做暢聯動指揮“豎線”,著力構建“王”字型基層治理架構,形成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線上線下協同推進的運行模式。
把握“四強”重點,“龍頭工程”強統籌,“事權跟進”強服務,“塊抓條保”強聯動,“減縣增鄉”強力量,確保抓好“塊”的統籌、保障“條”的順暢。開展“支部聯支部”示范創建活動、“五面紅旗”村(社區)黨組織創建活動、“三零”單位創建活動、“四級文明”創建活動,辦好“餃子宴”,切實提升基層德治水平,不斷激發基層治理共建共治新活力。聚力“四提”目標,以數字賦能提速,達到基層治理大聯動的最佳效果;以能力作風提質,深入落實“13710”工作制度,推行“四不兩直”工作法,開展常態化干部培訓,注重一線摔打、多維歷練,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難關中摸爬滾打、淬火成鋼;以督促指導提效,建立完善縣委督查考核獎懲委員會機構設置,突出督查工作的連續性實效性;以精準考評提優,全面推行“三評兩比一綜合”的考核方法,真正精準識別干部的德才素質和實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