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36氪獨家 magmode名堂完成 B2 輪 1500 萬美元融資,蔡崇達:未來將會是特質化品牌的時代

發布時間:2017-12-14  閱讀數:10655

36 氪獲悉,由蔡崇達創立的設計師男裝品牌孵化器 magmode名堂在今年 6 月底完成了 B2 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為 1500 萬美元,由凱輝創新基金領投,創新工場跟投。

36 氪獲悉,由蔡崇達創立的設計師男裝品牌孵化器 magmode名堂在今年 6 月底完成了 B2 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為 1500 萬美元,由凱輝創新基金領投,創新工場跟投。今年 5 月, magmode名堂的前投資方 IDG 進行了B1輪 5000 萬人民幣的加投,創新工場、Ventech China  跟投。2016 年 11 月,magmode名堂曾獲得由Ventech China 領投,創新工場、華創、IDG跟投的千萬美元 A 輪融資。


和多數強調“消費升級”的品牌一樣, magmode名堂最終想要面對的核心用戶是典型的新中產們,在最終呈現結果上, magmode名堂帶給市場的是一系列新興品牌,但從本質上來看,它實際上想要呈獻給我們的是一種全新的品牌誕生的路徑和機會:幫助設計師找準定位、整合資源、測試市場,最終成長為成熟品牌。

2016 年 5月,magmode名堂在北京三里屯開設了第一家概念店,首期簽約了 MASHA MA、SEAN SUEN、徐嘉政等三位設計師,截至目前,在全國共有 12家線下門店,首批孵化的三個品牌也都進入品牌單店擴張的狀態:SEAN BY SEAN 目前有 3 家單品牌店鋪,MATTITUDE 為 2 家店鋪,蔡崇達告訴36氪,按照平均每月都有10家店的開業速度進行估算,年底的流水能夠達到 1個多億。


設計師品牌并不天然和“小眾”掛鉤,出貨量少、成本高是設計師品牌成長的兩大障礙:既急于形成旗幟鮮明的品牌風格,又受成本方面困擾,不自覺想要迎合大眾,而度很難把握,最終導致作品處于實用和設計感無法兼顧的尷尬狀態。

采訪中,蔡崇達多次強調,品牌的競爭力來自于兩部分:對消費者需求把握的準確度和產品能否做到需求的滿足。作為“設計師孵化器”,名堂的模式做起來很重,但在蔡崇達看來,這種“重”是十分必須的,我們可以從 magmode名堂提供給設計師的服務回看整個“重模式”:

1)首先在設計環節,團隊需要和設計師一起感知用戶、將感性設計和理性需求相匹配,相當于“編輯”之于“作者”,幫助他們的“選題”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

2)在供應鏈端,其實是一個類D2M的過程,并不是單純地將各環節現成的供應鏈資源進行整合,而是結合上一階段的需求和定位去尋找、甚至主動開發更多的資源提供給設計師。例如,在上一季的產品開發中,名堂團隊曾經為某一位設計師提供了 1.8 萬塊體量的面料庫供選擇。蔡崇達提到,品牌特質是體現在各個層面的,而設計師能夠接觸到的資源越豐富就越能支撐設計師更飽滿的創作,那么他關于“品牌”特質發揮的空間就越大。

3)渠道方面,名堂首先在集合店以逐漸疊加 SKU 的數量進行測試,再根據銷售量、受眾來判斷是否孵化成功以及是否適合以品牌單體店的形式進行運營。

4)除了在模式上類比為“雜志社”,作為一個進入服裝領域的內容團隊,名堂也在用做內容的邏輯來幫助品牌和消費者互動。蔡崇達提到,消費升級的關鍵在于產品能夠同時滿足功能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產品呈現是第一層面,即如何將前期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感知正確地表達;而和消費者的互動是第二層面,這一點和團隊對于品牌的市場運營相關。

一方面是以線下主題內容活動的形式傳遞品牌想要表達的特質和意愿同時吸引更多的目標客群;另一方面,在下一階段,名堂計劃在線上擴充自己的內容場景,線上不是新的銷售渠道,而是將線下不能傳遞的內容放到線上,同時也會構建自己的會員體系。


個性化消費需求不斷高漲的背景之下是流通性品牌的紅利期的結束,特質化的品牌會是未來服裝市場的銷售趨勢,未來一定會有特質化品牌能夠成長到相當大的體量,但只有完成了從 0 到 1,才有可能出現 1 到 100,在蔡崇達看來,名堂要做其實就是前者。

具體到男裝,大多數男裝品牌在定位上通常只能夠滿足某一年齡段男性、在某一場合的著裝需求,能實現一站式采購的男裝品牌很少,而表達個性特質的。 “沒有衣服穿”也是蔡崇達做名堂的出發點,孵化一批“特質化品牌”更符合名堂的目標。


蔡崇達提到, magmode名堂作為一個“立體雜志出版社”已經搭建完成了:在上一階段跑通了自己的方法論后,在下一階段,就主要是“批量復制”了,“復制”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店鋪的快速擴張,一個則是孵化新品牌的速度和數量,另一方面則是孵化新品牌、新設計師的速度。

在店鋪數量上,蔡崇達透露,magmode名堂集合點作為“試驗場”會長期控制在 30 家左右,品牌單店方面,到今年年底,SEAN BY SEAN的門店數會增加到 40 家左右, MATTITUDE 計劃會開到 30 多家,Arc atelier會開到 5 家左右,到明年,名堂及所屬的單品牌的店鋪數量期望能夠達到 300 家左右,以單店平均 500 萬/年的營收水平計算,全年營收預計達到10-15億,預計凈利潤率將在15%左右。SEAN BY SEAN、MATTITUDE 等品牌預計最終會各自開到 300-500 家左右。

在孵化設計師方面,除了首批簽約的 3 名設計師外,magmode名堂也已陸續簽約了新一批設計師,將在近期內對產品進行發布。在明年,會繼續簽約 2-3 名新的設計師,保持新資源的不斷輸入。

當我們講品牌老化、消費升級時,消費群體的小眾性、多樣性、標簽性讓我們每個人具體在期待的東西都處于一個“X”狀態,而名堂在做的就是一點點將這些“X”挖掘出來,而關于名堂是否在女裝大市場上也有自己的一番野心,蔡崇達告訴我,既然出版社都已經建好了,為什么不呢?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