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鄭玉冰
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肖茂昌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孚日集團在新征程上逆勢突破的一年。這一年,孚日集團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勠力同心,艱苦奮斗,改革創新,奮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公司生產經營保持向上向好勢頭,順利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孚日集團黨委慶祝建黨100周年
過去的一年,孚日集團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塑造新競爭優勢。去年,海外市場實現新躍升。家紡產品出口首次突破5億美元大關,創造了歷史新高,孚日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市場領先優勢不斷增強;國內品牌建設取得新進展。線上線下全渠道深入融合,品牌化、差異化經營持續深化,孚日入選“2021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競爭力優勢企業”,品牌價值57.08億元;研發創新取得新成果。圍繞綠色、環保、可持續方面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努力引領市場消費潮流,在全國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評比中,孚日集團雙面異花型巾被和再生纖維便攜巾被分別獲得時尚創意產品和生態環保產品獎,“嵌柔式線描畫毛巾及其織造工藝”摘取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優秀專利獎銀獎;補鏈強鏈邁出新步伐。圍繞設備自動化、節能減排、產品結構調整、安全環保升級等一些短板,先后完成了自動助劑輸送、自動縫紉設備、整裝吊掛系統、蒸汽減溫減壓、能源在線監測等一批技術改造項目,優化了生產流程,提高了運行效率。
嵌柔式線描畫毛巾

宇宙棉系列毛巾
邁入2022年,我國紡織行業仍面臨著內外部環境的深刻調整和復雜變化。新冠肺炎疫情變異造成全球供應鏈受阻,全球通脹風險升溫,全球經濟走勢充滿各種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國內經濟存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行業企業面臨生產要素短缺、成本高位運行、消費增長勢頭減弱等諸多挑戰。盡管如此,行業整體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和轉型期,新一輪技術革命推動新的發展范式加快形成,雙循環相互促進將釋放巨大潛能,創新驅動要素、支撐升級的動能更加強勁,推進共同富裕正打開消費增長新空間。紡織企業應當堅定信心,勇擔使命,應勢謀變,把握時機努力破解難題,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在轉型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

孚日集團聘任高級工程師
孚日集團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
新的一年,孚日集團將以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好市場開發、品牌建設、技術創新、智能制造、低碳生產“攻堅戰”,增強企業自身發展的“內驅力”,確保完成“保穩定、保增長”任務。
國際市場優化升級。在保持出口5億美元、并力爭實現更高增長的基礎上,抓住我國供應鏈穩定、“RCEP”落地實施的機遇,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繼續做強外銷業務,培育新的市場空間,努力培育“量”“質”齊升的出口新優勢。
國內市場品牌塑造。抓住消費升級、共同富裕帶來的新機遇,借助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的契機,積極融入奧運經濟、體育經濟,挖掘消費潛力;繼續下沉市場,拓展內銷空間,提高品牌經濟比重,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貿易均衡發展的市場架構。

星巢極光
技術蓄能創新發力。充分利用全球市場多元化、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實驗室等多層次、多平臺創新優勢,重點圍繞纖維新材料、先進紡織制成品、節能減排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加快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形成產品創新、關鍵技術攻關的綜合支撐體系,使企業走在市場潮流的前沿陣地。
智能制造激活動能。面對數字經濟帶動中國整體經濟加速轉型的新形勢,孚日集團將把智能制造作為應變局、開新局的突破口,深化兩化融合,推進自動化、數字化技術改造,加快實現“上云、用數、賦智”,創新生產經營模式,打造柔性供應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低碳生產綠色發展。圍繞國家“雙碳”戰略,孚日集團將聚焦長遠價值,踐行綠色發展責任,推行生態設計,開發綠色產品,提高產品能效環保低碳水平,構建更加完善的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促進企業高效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孚日集團將與業界一道,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認真貫徹落實“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發展新理念,堅決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共同為紡織行業平穩健康發展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