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跨境電商的圈子里,“賣衣服”成了大家最喜歡聊的話題。一周之前,字節跳動關閉了成立僅100天的跨境女裝獨立站Dmonstudio。真正戳中大家好奇點的是,直到關閉之前很多人都還不知道Dmonstudio的存在。字節跳動低調上線這個網站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對標SHEIN,發力跨境女裝,甚至400余人的團隊中,有近一半是從SHEIN挖來的。SHEIN已經是歐美人最喜歡的快時尚品牌,在全球移動端快時尚下載量排名第一。最近一輪融資后,SHEIN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000億美金。最近,SHEIN被傳出控股主體已經更改為新加坡公司,為赴美上市鋪路。根據德勤與Google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服飾時尚品牌成為跨境電商出海的機會賽道。在眾多融資事件中,快時尚品牌在2020-2021年的熱度格外高,不僅品牌融資頻繁、融資金額大,資本的來頭也大。全量全速、Cider、細刻科技、Urbanic、斯達領科、Cupshe卡佩希,潮牌服裝企業TAKA Original、大碼女裝Bloomchic等都完成了2輪以上融資。其中,2020年才剛成立的Cider已經完成了4輪融資,目前估值超10億。背后的投資機構有IDG、祥峰投資、紅杉中國、騰訊投資、GGV紀源資本、德迅投資、峰瑞資本、初心資本等。一個有趣的觀點是,中國的快時尚正在逐漸引領全球時尚屆風潮。有意思的是,快時尚這個概念本來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如今卻成為國內創業者們出海撈金的絕好賽道。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縮短制衣周期,讓普通百姓也能穿上便宜時尚的衣服,美國大型百貨公司開始開發快速響應的服裝供應鏈模式,緊盯時裝周發布的最新款式,立即套用在成熟的服裝版型上,一個星期內就能把帶有最新時尚流行元素的服裝批量生產上市。快時尚的概念,正式誕生。快速、潮流、低價為主的快時尚,很能抓住消費者的心。這之后,美國、歐洲、日本等國相繼興起了很多快時尚品牌巨頭,比如ZARA、Forever21、GAP、無印良品、優衣庫等。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是快時尚品牌初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時段。2002年,來自日本的優衣庫正式進入中國,在上海開出了中國首批兩家門店,這是中國消費者接觸到的首個快時尚品牌。不得不承認,21世紀初的頭十年,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品牌像是啟蒙者,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屬于服飾行業的全新風尚。但現在全球快時尚的這股風,正在被中國品牌“統治”。以SHEIN為例,憑借超低價格、超快上新速度、超時尚的設計風格,成為歐洲、美國、中東等國家最受消費消費者歡迎的快時尚品牌。數據顯示,在56個國家的iOS購物應用中,SHEIN排名第一,在美區的下載量一度超過亞馬遜。2021年,SHEIN的營收已經達到了1000億人民幣(約157億美元)。除此之外,快時尚品牌Cider在成立不到一年已累計擁有超過200萬粉絲,用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目前Cider的辦公室及分支機構已經遍布洛杉磯、紐約、倫敦、首爾、布里斯本等地。環球易購旗下的快時尚品牌ZAFUL連續三年登上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成為排名第二的中國時尚出海品牌,僅次于SHEIN。即便是Dmonstudio,在關停之前,其用戶量據稱已有百萬量級,消費者來自美國、歐洲、北美、中東等地區。如果再算上最近一年內剛剛成立或者完成融資的品牌,就更能說明一個事實:中國快時尚品牌正在被國外消費者,尤其是歐美的消費者追捧。創業邦通過睿獸分析了解到,這些快時尚品牌成立時間都在近兩年,融資時間集中在2021年Q4之前,資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元,比如來自軟銀愿景基金、老虎環球基金、泛大西洋投資、DST Global、Greenoaks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等美元基金,融資金額也都在一億美元以上。“SHEIN火了之后,身邊有很多海外投資機構都在咨詢國內快時尚賽道的項目”,某機構的投資人許陽說,“拿美元基金,也說明了這些品牌瞄準的都是海外市場,這對他們在當地拓展合作伙伴和業務有很大的幫助。”在看到自己所投的項目受到海外投資機構關注時,許陽更堅信快時尚的市場空間遠超想象。比新品牌頻繁融資更熱鬧的是,互聯網巨頭也來“哄搶”。2021年11月3日,字節跳動悄悄上線了獨立的女性時裝購物網站Dmonstudio,想在跨境快時尚這條賽道上分一杯羹。為了做好這件事,Dmonstudio在內部籌備了很久,屬于S級項目,向字節跳動電商負責人康澤宇匯報。另外,去年上半年,字節跳動還兩度參投服裝柔性供應鏈公司飛榴科技,后者業務覆蓋服裝全品類,其中女裝品類占比高達80%。目前,飛榴科技已為國內數千家服裝工廠、設計師、主播、MCN、品牌客戶提供“小單快反”的SaaS產品和供應鏈服務。(小單快反:訂單數量小,但返單次數多。)去年3月份,快時尚跨境電商平臺斯達領科發生工商變更,新增了字節跳動關聯企業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名股東。同年6月,字節跳動還入股了全球快時尚出海品牌心潮無限。巧合的是,這個品牌的創始人是字節跳動元老級人物周晶錦。另據行業人士透露,原字節戰投的負責人朱辰也正在注冊一家快時尚服裝公司。去年上半年,阿里巴巴上線了零售獨立站allyLikes電商,布局歐美快時尚市場,模仿SHEIN的路子賣時尚女裝。截至目前獨立站流量已超過23萬。同年6月,兩氫一氧(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創始人是加入阿里巴巴近十年、將釘釘一手帶大的陳航,創業方向為跨境出海領域,在創立1個月后便順利獲得元璟資本的天使投資。據行業人士透露,該公司也意在打造為類似SHEIN的跨境品牌。相比字節跳動,阿里跨境電商的基因更為深刻,是最早切入跨境電商市場的。比如1999年創辦了阿里巴巴國際站;2010年4月上線了旗下第一個跨境出口B2C平臺速賣通。阿里也通過投資的方式擴展跨境版圖。2016年入股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2018年,分別以7.30億美金、1.94億美金和9.45億美金的現金對價,將土耳其領先的時尚電商平臺Trendyo、南亞領先的電商平臺Daraz,以及印尼最大電商平臺Tokopedia收入麾下。曾有媒體報道稱,速賣通正在布局類似于SHEIN的快時尚獨立站,并由廣州閃店代運營。根據工商資料顯示,廣州閃店與主要經營服裝、快時尚類DTC獨立站群大賣踏浪者有很深的關系。互聯網大廠入局快時尚的名單里,也少不了騰訊的影子。去年4月,騰訊5000萬美元領投了快時尚出海服飾品牌細刻科技的B輪融資,后者成立于2014年,在國內跨境電商服裝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創始人是上文提到的原踏浪者創始人楊興建。補上跨境快時尚的缺位、找到成為下一個SHEIN的“潛力股”,這都可能是騰訊達成這筆交易的出發點。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騰訊一共達成了10筆電商投資項目。快時尚賽道的火熱,國內傳統服裝品牌也開始“跟風”。2020年底,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之子胡周斌創辦了出海DTC品牌BloomChic,專注大碼女裝市場。2021年5月11日,南極電商計劃推出跨境電商新品牌Fommos,并表示直接對標SHEIN。“SHEIN帶來了連鎖反應,國內的服裝市場競爭激烈,讓很多企業都看到了海外的機會。”許陽說,“目前跨境快時尚賽道僅跑出來一個SHEIN巨頭,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想再復制出另一個‘SHEIN’。”SHEIN成功的創美之旅告訴了所有創業者和投資人一個不容反駁的事實:中國制造正從世界工廠向品牌出海轉型,中國工廠為純粹承接訂單的時代已接近尾聲。一方面,在中國服裝供應鏈的優勢之上,SHEIN用10年的時間搭建了成熟的柔性供應鏈。這句話可以理解為,SHEIN不僅能及時捕捉到市場的流行趨勢和消費者的需求,快速生產出當季新品,還能以低價且不錯的質量迅速銷售出去,幾乎沒有庫存壓力。從側面傳遞出來的信息是,只要供應鏈能做好,成為下一個“SHEIN”不是沒有可能。另一方面,快時尚是一塊足夠大的市場。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去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為8867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快時尚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極為突出。比如SHEIN在去年6月的預估單日銷售額突破7000萬美元,單月營收約為20億美元。反應到消費者身上就是,如果花幾美元就能夠買一件比較好看的襯衫,相信不會有人再去花幾百美元。尤其是疫情后,海外年輕消費者尤其是18-25歲的年輕人,其可支配收入大大降低。根據投資公司Piper Sandler的統計:2020年,美國青少年日常年消費金額降低到了2150美元,打破紀錄成為歷史最低。物美價廉、還能享受無憂退換服務的快時尚,沒有理由讓他們不喜歡。“當然質量上絕對有差異,但是我們愿意買更便宜的,這樣就能擁有很多不同的衣服。”一位海外消費者在社交軟件上說道。再加上社交媒體的崛起,直播賣貨也給現在的快時尚品牌提供了更好的營銷池,比如TikTok、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這方面,SHEIN等快時尚前行者已經親身力證了。不管從SHEIN的成功來看,還是市場空間上來看,跨境快時尚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但隨著賽道越來越擁擠,快時尚出海品牌需要進行差異化競爭,細分領域品牌不斷出現,比如,做大碼女裝的Bloomchic、做泳裝的Cupshe、母嬰的patpat,以及休閑運動服裝品牌的Halara和定位職場的女性的Commense等。“要站在SHEIN的肩膀上,而不是去做SHEIN的影子。”許陽說。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