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30日,“百藝慶百年”——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江西省美術館舉辦。活動以“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為主題,遴選了一批地域文化特征鮮明的非遺項目。信豐縣非遺項目客家藍染在贛州展區參展,受到前來參觀的眾多市民朋友青睞。
本次參展的有用藍染工藝制成的服飾、收納物品、家紡用品,還有用不同花紋、圖案的染布制成的文創產品等。除了藍染制品獨特的工藝和舒適的材質受到廣大參展游客的喜愛外,印在服飾上的代表性客家方言元素也是吸引大批參展游客的一大亮點。
省文旅廳副廳長周建文在觀展時還特別稱贊客家藍染是一種很難得的傳承,尤其是與客家方言元素結合后更具味道,讓兩種傳統文化在傳承和推廣上相互促進。
據悉,藍染是一種古老的印染工藝,最早出現于秦漢時期。工藝中有蠟纈、絞纈、夾纈等花紋的印染。客家藍染是廣泛流傳客家地區的一種傳統手工技藝,贛南客家服飾是客家藍染文化的典型呈現。藍染是從天然藍草中提取顏色、制成染料,將藍草經過長時間的發酵并萃取出色素后,以古老工藝手染法一件件經由建藍、染色、復染、漂洗、晾干等十幾道工序オ可制成。藍染染料取自植物,全手工染制,無任何化學成分,所以藍染織物具有抗菌、防蟲、除臭作用,采用藍染工藝制成的衣飾對皮膚粗糙和濕疹有效,還能防止蚊蟲叮咬,且染后布料的纖維變得更加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