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一家JOJO童裝直營店在深圳開業(yè),這個主打“黑白”的童裝品牌猶如一枚時尚炸彈,讓平靜的童裝界瞬間波瀾四起。歷經15年的發(fā)展,JOJO童裝品牌終端店鋪遍布全國300多座大中城市,并延伸至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迪拜、俄羅斯、烏克蘭、伊朗、澳大利亞等國際市場,國內外專柜及專賣店近1000家,VIP會員數(shù)超20萬。
12月17日,小兔智能精選|2018春夏·拼單訂貨會現(xiàn)場,重構未來14期學員、JOJO童裝品牌創(chuàng)始人、深圳市久久時尚童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美麟女士接受了小兔的特別專訪。
劉美麟
JOJO童裝品牌創(chuàng)始人
深圳市久久時尚童裝有限公司董事長
/ 旅行途中萌意創(chuàng)立JOJO品牌 /
小兔:劉總您好,了解到您之間學的是國貿專業(yè),也在證券公司做到業(yè)務主管,怎么會想到要轉行做JOJO這個童裝品牌的呢?
劉總:JOJO品牌是2002年創(chuàng)立的,當時作為一個2歲女兒的母親,出于扮靚女兒的天性,希望每天都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一次去歐洲、韓國等地旅行,就發(fā)現(xiàn)當?shù)氐暮⒆哟┲虬缣貏e吸引人,頭發(fā)卷卷的,特別特別Q萌時尚。從這些孩子臉上能感受到那種自信活力,個性張揚的生活態(tài)度,跟國內孩子穿著那種粉粉藍藍、扎個揪揪的呈現(xiàn)出來的面貌很不同。當時就想,我要把這種個性潮流的穿衣理念和生活態(tài)度引入國內童裝行業(yè),JOJO(揪揪)這個品牌名字也是這么來的。
/ 堅持黑白童裝,走品牌差異化 /
小兔:您提到JOJO一開始的品牌定位就很明確,就是這種很個性的黑白童裝,客戶能買單嗎?
劉總:的確,十年前吧,很多家長都不太能接受孩子穿黑白的,代理商也是受到終端影響,一直建議我們品牌要加入色彩,但是我一直認為品牌在市場上要脫穎而出必須堅持你產品差異化,而且隨著國內消費者時尚理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接受我們的這種產品風格。
/ 讓孩子擁有一個“有根”的童年 /
小兔:現(xiàn)在JOJO的品牌定位是:“東方文創(chuàng),美學生活。”能跟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定位的具體含義嗎?
劉總:近幾年,東方元素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我們也緊跟國家“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步伐,制定了“文創(chuàng)戰(zhàn)略”。東方文化是我們的根,所以這既是服裝上的創(chuàng)意,更是我們對孩子進行傳統(tǒng)文化“泛教育”的一種方式。2016年我們在產品設計上融入了東方文化的元素,讓衣服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版型與色彩設計。這幾年,京劇、山海經、苗家文化,敦煌文化,每一個季節(jié)都會把中國古老文化植入服裝時尚里面,希望由服裝將東方文化累積和傳遞,貫穿時尚潮流元素,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他們時尚、大氣、有素養(yǎng)、有底蘊的穿衣風格,找到一個有根的童年。
▲久久童裝2018春夏大秀《風起敦煌》在中國國際時裝周魅力綻放
/ 品牌賦能,培養(yǎng)忠誠消費者 /
小兔:新零售這個大環(huán)境下,JOJO是不是也有一些新的品牌賦能吸引消費者?
劉總:當下消費者的物質文明已經解決了,開始追求一種更好的生活品質。那么我們不能只是賣產品,因為產品選擇太豐富,沒法解決消費者的忠誠度。我們需要給品牌賦能,賣一種生活方式,做場合著裝。這也是我15年前做品牌的初心,引導孩子從小對場合著裝有了解,什么場合穿什么比較得體,逐漸形成一種穿衣理念。我們從2004年開始,開始舉辦全國性的形象代言人選拔大賽,為孩子們搭建夢想T臺。現(xiàn)在北京時裝周每年兩次新品趨勢發(fā)布,都是這些孩子來進行T臺演繹。目前我們也在準備走出國門,走進聯(lián)合國,讓孩子們在更大的平臺展現(xiàn)自己。我們尋訪過最近8年參加選拔大賽的孩子們,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是很優(yōu)秀的。我覺得當一個孩子穿著自己喜歡并且與眾不同的衣服的時候,他會擁有自信的人格,并且生命是綻放的。這時候覺得做這個太值得了,我們賣的不僅是產品,是孩子的成長,這種氣質和人格的培養(yǎng)會注入他一生之中,JOJO陪伴他十年以后,他就是未來的精英。這也是我們品牌的核心價值“明星璀璨,精英人生”。我的女兒以前很膽小,見到生人就害羞,她也是大賽的受益者,現(xiàn)在非常自信陽光,去年成功考入全美排名第一的帕森斯設計學院。
▲2016年久久童裝少兒模特大賽
/ 童裝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 /
小兔:您一直提到JOJO品牌陪伴孩子成長,您覺得童裝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究竟是怎樣的?
劉總:做服裝,不僅是把服飾做成潮流的風向標,這是最淺層次的。服飾是思維意識的反映,人們可以從服飾這種視覺形象上,解讀出穿著者的性格特征與心理狀態(tài)。所以我們進而要研究服飾與人、社會之間的關系。對于孩子來說,處于自我概念的成型期,外界存在的事物對他們的自我塑造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作為一家童裝公司,我們應該更多關注兒童心理成長,發(fā)現(xiàn)其自然本性,并由服裝施以相應的教育,幫助他們性格成型,從而引導他們健康地成長。
/ 做企業(yè)說到底就是做人 /
小兔:看到今天JOJO發(fā)展得非常好,回顧一下這15年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中,有什么讓您印象特別深的故事嗎?
劉總:開始創(chuàng)業(yè)只是抱著一番熱情,很多專業(yè)方面還不夠,包括管理、品牌運營,零售終端、渠道建設都不曾涉足,也是一路摸爬滾打,體驗還是很多的。記得創(chuàng)業(yè)剛開始3、4年,有員工離職了都會掉眼淚,可能女人經營企業(yè)還是有感性的一面,有時候對管理和用人也看不太清楚,整個過程是非常鍛煉人的。一開始對營銷完全沒有概念,也不知道目標管理這一說,加盟商訂多少就是多少,一年最多也就做50萬。后來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第一年就給一個加盟商定了200萬目標,當時她是又哭又鬧不肯答應,我跟她說如果她3年做到5000萬,就在深圳給她買一套房子。可能當時她也沒當真,但是那一年她真的做到了300萬,三年過后真的做到了6000萬。這時候深圳的房價跟3年前比已經翻了一番,要一百多萬了。雖然沒有書面承諾,公司剛開始利潤也不多,但是我承諾過的,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兌現(xiàn)。那年還給十幾個高管每人買了輛車,也在行業(yè)里轟動了一下。當時就覺得做生意先要把人做好,誠信對一個企業(yè)經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也是公司文化的一個體現(xiàn)。
/ 關于金錢和信心 /
小兔:注意到您剛才提到了一個詞“摸爬滾打”,是遇到過什么突發(fā)事件嗎?
劉總: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遇到突發(fā)事情其實是很正常的,就看怎么面對怎么處理。有一年南方雪災,我們的供應鏈出現(xiàn)了產品質量問題,損失慘重。當時沒人敢承擔這個責任,銷售的人一回來就掉眼淚,員工們士氣低迷。我跟生產總監(jiān)說,該我們承擔的責任我們就承擔,沒什么大不了的。當時正好我們的一個大客戶來公司,看到員工們開分享會,士氣非常激昂,也深受感動,忘掉了不愉快。企業(yè)面對突發(fā)事件,非常考驗管理者的承擔和應對能力。我經營企業(yè)有時候跟劉胡蘭一樣,不為金錢所動。我覺得員工的工作狀態(tài)是企業(yè)的隱形資產,比起暫時的虧損,讓員工恢復信息、燃起斗志更重要。
/ 未來要做產業(yè)鏈平臺 /
小兔:JOJO的未來有什么樣的發(fā)展戰(zhàn)略,是怎樣布局的,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劉總:之前很多想法都是碎片式的,未來要把成功的經驗模式化。圍繞著“璀璨人生,精英傳承”這個使命感,形象氣質是未來成為精英的一個敲門磚。我們要讓孩子從小注入形象美學的概念,讓孩子童年時代有一個不一樣的時尚生活體驗。未來JOJO這個品牌發(fā)展到一定粉絲量,會注入新生代兒童相關產業(yè)鏈,包括建立東方文創(chuàng)生活館,提供高端定制、場合著裝等一整套打造方案。當然公司相關配套也要跟上,互聯(lián)網工具的打通、渠道的升級、人才的引進和管理等等。我們也有5年上市規(guī)劃,成為金融+實體+互聯(lián)網的一個平臺。
/ 和小兔平臺“同頻共振” /
小兔:這次來到小兔參加訂貨會收獲怎么樣,未來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合作嗎?
劉總:小兔平臺在新零售落地方面的很多理念跟我們品牌的發(fā)展趨勢是不謀而合的,就是達到了“同頻共振”的狀態(tài),所以不管結果怎么樣,我們會一直跟著小兔走下去。這次訂貨會收獲也是很大的,有很多意向客戶需要進一步溝通看看理念是否想通,可以進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