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很多紡織服裝企業都在進行內陸地區的產能擴張和轉移,一個又一個紡織高科技項目也不斷在中西部著陸。顯然,中西部紡織服裝產業正在加速發展。
截至 2019 年4月25日 ,江西萬年紡織新材料產業總投資率先突破百億,達 125億元。2018 年,江西萬年高新區被授予“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

據悉,目前萬年縣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昌碩紡織、旭騰聚纖領軍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萬年成立百億產業指揮部,研究確定了產業發展規劃。以旭騰新材料、昌碩紡織、萬年芯等龍頭企業為引領,重點打造“綠色智能千畝現代紡織產業園、石鎮千畝紡織產業園、千畝電子信息產業園、千畝信息建材產業園”4 個千畝產業園中園,促進主導產業集群、集效、集約發展。
據了解,萬年立足大項目推動大發展的理念,堅持招大引強,以此帶動形成良好的集聚效應、推動效應。據了解,目前,正全速推進以蘇美達、旭騰新材料為依托的綠色智能千畝現代紡織產業園;以昌碩、凱宇等企業為依托的石鎮千畝紡織產業園;2018年,紡織新材料產業率先突破百億產值,達 125.3億元,被授予“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萬年縣委、縣政府首次成功簽約世界五百強企業投資項目,即由央企國機集團旗下江蘇蘇美達投資41億元的現代紡織產業園。該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展中。
萬年綠色現代紡織產業園規劃面積 1600畝,總投資 40億元,由蘇美達吉杰歐公司、萬年縣政府及世界綠色設計組織紡織專業委員會合作共建。該園集專業生產、印染加工、技術研發、產品檢測、展覽營銷、人才培訓、物流配送為一體,著力打造國內外紡織產業優化升級、輻射擴散、梯度轉移和縱深發展的平臺。該項目建成后將有序承接重大紡織企業,實現年產值 100億元。
在2018年11月13日,萬年綠色現代紡織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上,蘇美達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永清指出,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攀升、勞動力資源的匱乏、環保政策的收緊,東部地方紡織服裝行業向中西部進行產業轉移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順勢而為,在中西部地區進行產業布局是蘇美達輕紡公司既定的戰略方向,蘇美達有市場化的體制機制,有國際化的營銷和產業體系,有貿工技一體化的商業模式,更有非常大的市場和銷售量,還有一支國際化的經營管理人才團隊,而萬年縣有較為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相應的政策扶持,只要項目能夠融入到蘇美達的全球化產業鏈中,形成優勢互補、互動發展的生動局面,項目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目前紡織業向中西部轉移升級成為主旋律。
*紡織業向中西部轉移
不論是東部企業“走出去”投資海外,還是把部分產能轉移到中西部,投資都伴隨著淘汰落后、改造升級、引進新裝備等多項挑戰。中西部在承接轉移及新建企業、園區的過程中,都應先考慮產能配套服務的先進性;中西部在承接轉移方面要特別注意東部產業鏈的延伸,注意與東部對接;各地要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確定紡織業的定位,要結合本地區在區位、原材料資源、勞動力、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和特色,選擇差別化的錯位發展戰略。
易裁剪,作為全新的云端智能裁剪服務平臺。在裁剪加工環節,給廣大中小型服裝企業帶來了福祉,易裁剪融合先進技術,整合行業資源,實現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實體經濟建設為一體,打通線上線下壁壘,加速開發中小企業的互聯網應用創新,推動社會經濟更快速的發展。
? 線下門店
以加盟連鎖經營方式,建立線下門店,
幫助企業解決傳統制造的痛點,優化企業解決問題路徑,增強柔性制造能力,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
? 工業APP
通過線上下單,線上交易,云錄入、跟蹤、支付、評價等提供快捷、省心、安心的服務。
? 云端作業指揮
通過云端作業指揮,平臺一站式信息抓取,實現智能排單、面料管理、電子商務、經營管理統一部署和指揮調度,優化資源分配。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構建全新的智能制造產業互聯生態系統。
文章來源:易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