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課堂”致力于為廣大服裝人科普服裝行業相關的小知識,讓廣大服裝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們所熱愛的行業。雖然“易課堂”的每一篇都是小易嘔心瀝血的成品,但也難免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所以也歡迎各界好友積極指出,共同監督!一起探索行業的發展趨勢!
同時也歡迎各行業好友在文章末端留言評論或是在后臺直接勾搭小易提出問題,小易會根據你們的提問挑選問題在下周的課堂里進行解答!
好啦~廢話不多說
現在就讓我們進入主題吧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
《論電腦自動裁剪與傳統手推裁剪的區別》
-裁剪精度-
Cutting precision
眾所周知,傳統手推電動裁刀的裁剪是目前國內服裝生產中較主流的裁剪方式,而電腦裁剪系統裁剪正處于普及的初級階段。
而這次,小易將會通過對比傳統手工裁剪方式技術要點與電腦自動裁剪系統技術要點來進行兩者之間的簡要分析,讓我們對電腦自動裁剪的優勢做到“了然于胸”,不會再被牽著鼻子走。
在工業化服裝生產的裁剪工藝中,最重要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裁剪精度。
所謂“裁剪精度”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指所裁出的衣片與排料紙樣之間的誤差大小;
二是指各鋪層之間衣片的誤差大小。
-傳統手推裁剪-
Traditional hand cutting
而在傳統的裁剪作業流程中,為了保證裁片與樣版規格的一致,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排嘜圖上的輪廓進行裁剪,依靠人工手推的方式使刀片的運行軌跡與排料劃線達到一致。
要做到這一點,裁剪人員一方面需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高度的責任感,另一方面需要熟練掌握各種設備與工具的使用,最后則是要掌握正確的操作規程。
所以導致目前的服裝廠商普遍出現的問題是:
一是難以招到上述所說的專業師傅。例如裁剪師傅要不斷研究不同面料、不同鋪料厚度的裁剪用力特點,不斷熟練運刀技術,熟悉設備性能和面料性能,這是招人難的問題。
二是傳統手推電動裁刀很難使刀片的運行軌跡與排嘜圖的劃線達到一致。例如高速往復運動的裁剪刀片與面料之間因劇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熱量,使刀片溫度很高,容易產生熔融粘連現象,影響裁片的精度與裁剪的正常進行,這是操作難的問題。
三是傳統手推電動裁刀裁出來的裁片切口經常不整齊,不僅浪費布料,還須返工延誤工期,這是成品質量差的問題。
最后是安全問題,手推電動裁剪出現的安全事故率實在是太高啦!
-電腦自動裁剪系統-
Computer automatic cutting system
使用電腦自動裁剪系統,操作者完全省去了在傳統手工裁剪過程中所必須掌握的各個技術要點,使整個裁剪過程一氣呵成。
自動裁床的裁剪精度,設計的理論精度是±0.1mm,在實際生產時精度可以達到1mm以內。對于服裝生產企業而言,這一精度完全能夠達到生產要求,而且機器裁剪的品質相當穩定,受人因素影響較小。
如果是手工裁剪,即使是相同的操作者,使用相同的嘜架、面料,裁剪出來的裁片質量也可能會因為裁剪師傅今天的心情好壞而存在誤差。
這個小易可是真的聽到有同行這樣跟小易訴苦的
(*?▽?*)
-電腦裁床的優勢技術-
The advantage of computer automatic cutting bed
一、真空吸附功能
真空吸附功能避免布料錯位,對于經常裁彈性大,非常光滑的面料的廠商來說簡直就是救星,即使遇到光滑、彈性大、厚度高的鋪料都可以壓得結結實實,平平整整,以保證裁剪的精度。
二、軟件控制面料角度補正
裁剪到拐角處時,軟件控制能進行面料角度補正。保證了拐角處的裁剪精度。
三、高適應性(兼容性強)
電腦自動裁床能輕松適應不同的生產模式、大批量生產、多樣化生產以及小批量生產,能顯著減少上市時間和材料消耗,優化每個生產階段以提供最佳的盈利能力,完全鍥和現代服裝柔性化制造生產需求。
-電腦裁床的高科技裝置-
The advantage of computer automatic cutting bed
一、智能刀控技術
數字化控制裁刀系統,
多種裁剪模式,適應各類裁剪工序
二、裁刀冷卻裝置
配備刀片冷卻裝置,延長裁刀使用壽命
三、打孔裝置
伺服電機驅動,穿透力大,穩定性高
四、高轉速裁刀
大幅提升裁剪效率
五、磨刀結構
特有的磨刀裝置,
能利用裁頭移位時進行磨刀,
具備極高磨刀效率的同時,
兼顧省刀、砂帶使用成本低的優勢
六、定刀裝置
可隨面料高度控制刀盤高度,
防止易滑面料拖拉,實現精準裁剪
七、穩定的機械電氣系統
一體成型機身,具備極高的鋼性;
配備智能伺服控制系統,
采用國際知名電氣品牌元件,穩定、高效
八、帶氣過窗
保證負壓恒定,
杜絕面料移動時或重新吸附時產生的移位,
保證裁剪精度
綜上所述,電腦自動裁床的出現就是給我們服裝人步槍換大炮的機會了,而裁剪方式的改革勢必會在服裝行業里掀起大風大浪。
文章來源:易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