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關注】今年宜春經濟工作重點:“擴”“升”“補”

發布時間:2022-03-16  閱讀數:10814

【關注】今年宜春經濟工作重點:“擴”“升”“補”


在結束為期三天的巡察后,1月8日,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在宜春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省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以及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去年經濟工作,落實市委“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部署今年經濟工作。


今年全市經濟工作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一個希望、三個著力”重要精神,遵循“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扣省委“十六字”方針,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產業升級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持續推進工業升級、農業升級、旅游服務業升級,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做強縣域板塊,做活生態文章,做實民生保障,為確保與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8.7%左右;財政總收入增長10%,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1%;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5%,外貿出口增長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



扎實做好今年經濟工作,重點要把握“擴”“升”“補”三個字。“擴”,即投資擴張、文化擴張;“升”,即傳統產業升級、戰略新興產業升級、消費升級;補,即補短板。


千方百計穩住實體經濟基本盤


加大力度落實省里穩增長22條,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及時研究解決苗頭性、趨勢性問題。

嚴格落實領導掛點幫扶機制,扎實推進“雙百”幫扶活動,實行“一產一策”“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更加精細化、更有針對性的幫扶。


結合貫徹中央對“降成本”的要求,加大協調力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推進正威國際、SK集團等世界500強簽約項目的落地工作。


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


積極推進各方面關聯度高、拉動力強、影響力大的重大產業、重要項目、重點工程的建設。當前,要抓緊梳理一批條件成熟的基礎設施項目,加快規劃論證和編制,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全力推進。要積極向上匯報爭取,全力推進適度超前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千方百計釋放改革創新紅利


繼續深化簡政放權,鞏固和擴大“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成果,落實好省里推廣自貿區經驗74條意見,以改革的成效促進發展的實效。


注重發揮創新的主引擎作用。要注重發揮各類創新人才、創新平臺的支撐作用,著力打通產學研利益共享通道,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新突破。


工業做優存量、做大增量


今年的目標是“8145”:主營業收入超億元工業企業達到800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000億元、利稅500億元,聚焦鋰電新能源等10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堅持優化存量與做大增量并重、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并重、資源利用與綠色發展并重,著力打造百億企業、千億產業、千億園區,不斷提升工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搶抓“中國制造2025”機遇,順應“互聯網+”趨勢,抓住要素價格相對較低的有利時機加快技術改造,推進建陶、紡織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推動鋰電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


農業突出特色、叫響品牌


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大力發展油茶、肉牛、有機、富硒、生態休閑農業五大產業,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上規模、有實力、帶動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努力打造一批在市場上叫得響的農產品品牌。


旅游服務業夯實基礎、豐富業態


加快推進明月山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溫湯鎮申報世界溫泉健康名鎮、靖安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樟樹筑衛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工作,及早謀劃推動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和智慧旅游等高級業態,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集群發展,讓我市旅游產業強起來。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工業農業協調發展、跨界發展、創新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積極推動企業上市和“新三板掛牌”。進一步規范各類民間借貸融資行為,堅決打擊非法集資活動,防范化解好各類金融風險。


化生態優勢為現實生產力

以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建設為抓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建設生態家園,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實現綠色富市、綠色惠民。


加快形成豐樟高循環區、袁上萬綠色區、昌銅四縣生態區“三區”發展新格局。豐樟高地區:用好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等平臺,重點打造豐城資源循環利用、樟樹鹽化工和高安綠色光源等三大循環產業集群,走好循環經濟之路;袁上萬地區:緊跟市場動向,搶抓綠色消費商機,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綠色照明等一批綠色工業產業集群,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昌銅四縣:扎實推進“金橋、金牌、金山”工程,打造出一批亮點,市委將以現場會形式推進。


以省里舉辦世界低碳生態經濟大會為契機,抓好總投資1579億、159個重點項目的對外招商,進一步放大比較優勢,蓄積發展動能,走好生態經濟之路。


化園區優勢為集聚爆發力


“點”上要壯大龍頭企業。重點扶持金源紡織、濟民可信、旺旺、仁和、四特酒等龍頭企業,努力實現百億企業零的突破。通過資本運作迅速做大做強。


線”上要完善產業鏈條。通過強鏈、補鏈、壯鏈,加快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要創新招商理念,把著力點放在優化服務、健全法制環境、維護政府信用和形成高端要素配套上。


“面”上要加強品牌建設。注重創建,保證品牌質量。“體”上要創新體制機制。解決好多套機構、多頭管理的問題,加強工業園區發展規劃與產業集群規劃、城市發展規劃銜接,突破已有土地使用空間的限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化縣域經濟優勢為經濟硬實力


發揮產業門類齊全優勢,優化產業結構,豐富產品品類、提升產品品質,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加速通關便利化,加快推進宜春海關、樟樹口岸作業區、豐城集裝箱海鐵聯運裝卸站建設,積極申報宜春經開區、豐城、上高等綜合保稅區,支持有條件的工業園區擴區調區和申報國家級工業園區,推動口岸物流平臺全覆蓋。


大力推進城市化,做大做強增長極


堅持集約發展,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統籌上下功夫,在重點上求突破,著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宜居性。提升規劃水平,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促進“多規合一”,全面開展城市設計,科學謀劃城市“成長坐標”。提升建設水平,加快房地產去庫存,加快棚戶區和危房改造,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任務。


大力推進“雙創”,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各級黨委、政府要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便捷服務,不斷釋放群眾創業創新的智慧和激情。


進一步發揮企業帶動就業創業的主體作用,加強企業家隊伍培育,加大小微企業孵化基地、創業園、股權融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以創業促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大力推進民生事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進一步完善責任體系、考核體系、保障體系,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扎實推進產業扶貧、保障扶貧、安居扶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到2018年,確保全市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以鄉村為單元的區域性貧困現象徹底消除,決不讓任何一個困難群眾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掉隊。


要保持對民生事業的較高財政投入,扎實推進“十類民生項目”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守住民生底線。


來源:宜春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