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獨家邀大咖】陳志華:堅定信心加快綠色轉型,以數字化打造產業新優勢

發布時間:2022-03-23  閱讀數:10632

【獨家邀大咖】陳志華:堅定信心加快綠色轉型,以數字化打造產業新優勢



2021年,我國印染行業面對疫情、汛情、限電限產、原材料價格高漲等諸多因素疊加,雖受到一定影響,但企業積極調整發展戰略,行業表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印染行業如何保持戰略定力,克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穩中求進,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期《獨家邀大咖》欄目專訪了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陳志華,就2021年印染行業運行特點,以及原材料漲價、“能耗雙控”、綠色雙碳等焦點話題進行了解答,并就印染“十四五”行業發展的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及應對措施進行了全面解讀。

圖片

圖片

當前保持信心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企業要瞄準既定發展目標,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一方面要做好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做好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用實際行動來增強行業的抗風險能力,促進行業的穩定發展。

圖片


焦點一

“產量創十年新高”的供需側剖析

《中國紡織》:2021年印染行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逐步改善,企業盈利能力不斷提升,不僅規上企業印染布產量突破600億米,出口“量價齊升”,企業利潤總額兩年平均增速也首次實現正增長。您認為2021年行業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和挑戰,還能取得如此成績,背后主要原因是什么?


陳志華:我認為2021年印染行業能實現持續復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需求側的回暖。印染行業作為紡織產業鏈的中間環節,目前生產仍然是以來樣加工的模式為主,印染產能的釋放主要是靠訂單驅動。2021年規上企業印染布產量能突破600億米、創近十年新高主要是下游服裝、家紡等終端消費市場的需求復蘇較為強勁。
一是在國家保民生、促銷費政策驅動下,內需市場在穩步改善。2021年1-12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9974.6億元,同比增長14.2%,兩年平均增長2.4%。
二是世界經濟逐步復蘇帶動國際市場回暖,我國印染產品的間接出口規模也呈現擴大趨勢,1-12月,我國家紡產品共出口479.26億美元,同比增長29.36%,兩年平均增長10.77%;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702.63億美元,同比增長24%,兩年平均增長7.7%,創2016年以來同期服裝出口規模新高。
可以看出,需求側的回暖是推動印染行業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修復的主要動能。同時,供給側的持續改善也為行業的穩定復蘇奠定了重要基礎。2021年,印染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調整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產品供給結構,著力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在滿足下游市場消費需求的同時,又進一步創造了更多的需求,開拓了市場空間。

焦點二

原料貴、利潤低、庫存高 三座大山如何破局?

《中國紡織》:2021年,印染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還暴露了哪些值得關注的短板和問題?其中,針對原材料的高漲,協會有哪些引導和建議?


陳志華:需要關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行業目前整體的盈利水平還比較低,還沒有恢復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2021年規上企業印染布產量兩年平均增長6.15%,營業收入兩年平均增長2.07%,利潤總額兩年平均增長0.25%,可以看出在兩年平均增速方面,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明顯滯后于印染布產量。尤其是利潤總額,2021年前11個月利潤總額的兩年平均增速均為負值,直至年末才首次實現由負轉正。企業銷售利潤率仍低于2019年同期0.20個百分點,企業在生產端的良好增長態勢,并沒有帶動企業盈利水平的同步提升。這主要是因為2021年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行,導致企業經營成本明顯上漲,盡管印染企業的加工費也有上漲,但加工費漲幅低于原材料價格漲幅,價格向下游傳導困難對印染企業盈利增長造成壓力。
二是受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影響,印染行業產銷銜接還不夠順暢。長期以來,規上印染企業存貨都保持在較低水平,但2021年是個例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印染行業規上企業存貨達349.70億元,同比增速逐月走高,全年累計同比增長12.78%,較2020年同期提高13.79個百分點,供需兩側銜接不順暢,產品交貨周期被迫延長。
三是市場需求尚未完全恢復,當前印染行業競爭仍較為激烈。“十三五”以來,協會一直在積極引導行業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行業也取得了很多積極成效。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各國經濟增長造成壓力,居民消費走弱。盡管2021年世界經濟逐步走上復蘇軌道,市場消費需求也逐步回暖,但較疫情前期仍有一定的差距。反映在數據上,盡管上游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但2021年印染八大類產品出口平均單價較2019年仍降低 0.39%,反映出當前行業當前面臨的競爭壓力仍然較大。
針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問題,我認為,印染企業還是要加強修煉內功,專注于自身產品市場,通過技術研發、工藝創新等生產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產品,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不斷增強企業在市場的議價能力,從而將企業的成本壓力更加順暢地傳導至下游領域,進而保持或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

焦點三

能耗雙控”的長期主義

《中國紡織》:去年三季度以來許多印染集中的省市、集群地都陸續出臺了“能耗雙控”相關政策,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了一定影響,您如何看待未來政策的走向?企業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應對?


陳志華: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明確了能耗雙控制度的總體安排、工作原則和任務舉措,將進一步促進各地區各部門深入推進節能降耗工作。隨后,印染企業集中的省市、集群地也先后出臺了“能耗雙控”政策,實行限制企業用電總量、提高電價、限制用電時段等措施促進能耗減排,印染企業生產經營確實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11月之后,地方政府逐步調整了相關政策,企業生產經營也逐漸恢復常態。
關于未來政策的走向,我想可以從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找到一些答案。202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科學考核,防止簡單層層分解。因此,我認為在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趨勢下以及今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下,希望相關政策能夠立足長遠,穩中求進,不宜“大起大落”。
印染行業作為紡織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環節,一直以來把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實現綠色轉型作為核心戰略任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印染企業要充分認識“雙碳”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保持戰略定力不動搖,扎扎實實推進“雙碳”工作。一是要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技術改造,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二是要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還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適度發展光伏等清潔能源等。

焦點四

新技術 新工藝 新產品

《中國紡織》:一直以來,印染企業的綠色環保都是行業關注的焦點,“雙碳行動”已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請您簡單介紹下目前印染行業在綠色環保、節能降碳方面的情況和成績。哪些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值得推廣和學習?今后,行業協會會在哪些方面加強引導?


陳志華:推動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協會一直以來的工作重點,協會在這方面開展了很多工作。“全國印染行業節能環保年會”是協會的品牌會議,已成為工業領域中唯一連續召開十六屆的行業性環保會議,十幾年來先后向全行業推出了393項節能減排先進技術。
2018年起,協會每年都會配合國家工信部開展印染行業規范公告管理工作,引導企業規范化、可持續化發展。2019年,協會配合國家工信部完成了《印染行業綠色發展技術指南》,有力推動了綠色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在政府、協會、企業的共同推動下,印染行業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十三五”期間機織物、針織物單位產品水耗分別降低17%和14%,,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近15%。
社會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很多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技術在行業內仍需要進一步推廣,如小浴比低能耗染色機、針織物連續平幅前處理、數碼噴墨印花、無氟防水整理、定形機廢氣高效收集處理與余熱回用、廢水膜處理及回用等裝備和技術此外活性染料無鹽染色、滌綸織物少水連續軋染、分散染料堿性染色、低尿素活性染料印花等一批先進適用技術仍需要繼續完善。超臨界CO2流體染色、純滌綸織物連續熱熔染色、有機溶劑少水染色等前言技術仍需加強研發和產業化驗證。
在今后的工作中,協會要繼續加強對行業綠色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的推廣,加強對行業優秀企業先進管理模式和經驗的宣傳,推動企業與高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此外協會還要開展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如印染行業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研究,與政府、企業、高校等展開合作,制定一些引領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標準、規范等。

焦點五

2022關鍵詞:信心、綠色低碳、數智化、高質量

《中國紡織》:2021年印染行業運行整體向好,但是當下國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甚至很多企業存在一定的焦慮情緒,對此,您怎么看待2022年行業發展趨勢?


陳志華:首先,我認為印染企業應該保持信心,這種信心來源于我們完善的產業鏈優勢,我國紡織工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絕大多數指標均已達到甚至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紡織強國。
印染行業作為我國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內生動力強勁,無論是技術裝備、產業配套還是管理水平,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此外,印染行業發展韌性強,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行業依然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就,相信今年行業依然能夠實現穩中向好的發展。
當前,保持信心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企業要瞄準既定發展目標,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一方面要做好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做好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用實際行動來增強行業的抗風險能力,促進行業的穩定發展。

《中國紡織》:隨著《印染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的發布,以及2022年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變化,您覺得2022年企業發展應在哪些方面加強轉型和提升?


陳志華:我認為,首先還是要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當前企業的綠色發展水平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協會在《印染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末,印染行業水重復利用率要達到45%以上,單位產值能耗較“十三五”要降低13%,水耗要降低10%。這一綠色發展目標是結合行業“十三五”末期發展水平及國家相關政策提出來的,可以說時間緊、任務重,行業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綠色發展規劃,并加快實施。
其次,我們的企業要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定為重點任務之一,我們的企業要緊抓戰略發展機遇,強化數字化思維,加快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再者,我們的企業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以市場需求為依托,加快產品研發,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出能夠滿足需求和創造需求的新產品,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這樣才能緩解當前企業的盈利壓力,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企業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