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三月倒春寒:訂單回流是短暫繁榮,從業者眼中的針織外貿業,接單有喜有憂!

發布時間:2022-04-01  閱讀數:11443

三月倒春寒:訂單回流是短暫繁榮,從業者眼中的針織外貿業,接單有喜有憂!


◎對于今年的訂單排期,有數家針織外貿企業透露,已經排到了六七月份。但也有企業負責人反饋,從其了解的行業情況來看,今年整體訂單并不是很多。企業之間的境遇似乎也在走向分化。


◎如果說,原材料的成本風險在于價格上下波動,那么對于勞動力、人工成本而言,最大的風險則是斷層。


◎數量少、批量多、利潤尚可的小而精路線,自去年以來,就是象山不少針織類外貿企業開始嘗試轉型的方向。此外,轉型做內貿,一度也成為去年不少企業的方向之一。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如果沒有疫情,按照早些年的慣例,過了年,3月至6月,就會迎來針織外貿訂單旺季。


三月倒春寒,寧波象山正是乍暖還寒的時節。


2月底時,染廠的布料尚未到位,工人待料開工。李深(化名)經營著一家2000萬元銷售體量的針織外貿工廠,他下定決心調整去年外貿轉內貿的戰略,由于內貿競爭激烈,他計劃今年只做外貿。


不過,甬南集團總經理林營發現,相比疫情之前,去年行業淡旺季不那么分明了,海外疫情對訂單的擾動還是比較明顯的,“行業內傳統的旺季,反而訂單不多,但淡季的時候,外貿訂單又增加了。”


對于今年的訂單排期,有數家企業透露,已經排到了六七月份。但也有企業負責人反饋,從其了解的行業情況來看,今年整體訂單并不是很多。企業之間的境遇似乎也在走向分化,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走訪中,有企業反饋訂單回暖,有企業反思要做戰略調整,也有企業表示訂單平平。


穿透訂單回流帶來的短暫繁榮,全球疫情和地區爭端,或許正深層次影響著針織外貿業。


圖片寧波象山一家針織外貿企業的員工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多元沖擊波襲來


“俄烏沖突對你們有影響么?”2月底,正值俄烏沖突爆發之初,記者與林營探討了這一突發事件。


“當然有影響,俄烏沖突,石油價格大漲,針織行業很多原材料,譬如滌綸、纖維等,都是通過石油加工提煉出來的產物,俄烏沖突之后,這些原材料價格也上漲了。”林營彼時介紹稱。


受相關事件影響,金融市場高通脹擔憂重燃。原油、天然氣等價格再度走高,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在上游原料的逼漲之下,紡織原料也止跌回暖。據生意社價格監測,3月23日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紡織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6種,漲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滌綸短纖(1.16%)、滌綸FDY(0.58%)、PTA(0.48%)。


不過在3月份,國內多地出現疫情反彈,有分析認為,雖然受成本提振,國內滌綸長絲市場行情小幅反彈。但從下游市場來看,國內疫情的發酵使得需求出現下滑,3月下旬作為聚酯產業傳統的旺季,在本輪疫情封鎖的影響下,終端訂單以及開工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而終端走弱的負反饋預計逐步發酵,聚酯負荷面臨高位回落,預計4月~5月國內聚酯平均負荷將下滑至90%~91%的區間,不排除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性。


而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國內滌綸長絲市場行情已小幅走弱,截至3月28日,江浙地區主流滌綸長絲工廠,滌綸POY(150D/48F)報價在7700元~8200元/噸,滌綸DTY(150D/48F 低彈)報價在9400元~9900元/噸,滌綸FDY(150D/96F)報價在8550元~8750元/噸。價格方面,江浙地區主流滌絲工廠穩中下調,部分工廠下調100元~200元/噸。


圖片

圖片來源:生意社截圖


據林營介紹,對于針織企業而言,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匯率等因素對外貿生產企業的利潤影響比較大,訂單量的暴漲和暴跌更考驗供應鏈,相對而言,他更希望的是供應鏈的平穩,企業能根據訂單量提前做好原材料、人工等各方面的儲備。


如果說,原材料的成本風險在于價格上下波動,那么對于勞動力、人工成本而言,最大的風險則是斷層。


“現在我們能找到的大多是四五十歲的工人,是存量市場的勞動力。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了,加之原來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勞動力如果在本地能找到工作,可能就不愿意過來了,長此以往,不知道工廠里的勞動力會不會斷層。”寧波象山的一名企業主感慨道。


勞動力成本增加、產業工人減少、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這些情況,是否可以通過生產自動化、機器替人來解決?


“如果機器人價格很高的話,買個機器人還不如用人工,而機器應用要普及的話,價格還是要低一點,這樣行業才有大規模機器換人的可能。對企業而言,但凡在可接受范圍內,他們可能都愿意嘗試,因為用工風險也比較高,需要持續能招到合適的工人。”上述企業主提到,除此之外,服裝行業要完全實現機器替人,仍有不小的難度,大規模、簡單的流水線工序可以通過自動化或者機器人實現,不過一些對工藝要求比較高、復雜的款式,當前還比較缺乏相應的機器人開發。


外貿接單有喜有憂


寧波象山縣商務局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針紡類2021年出口65.47億元,增長15.86%;其中針織服裝出口43.81億元,同比增長21.16%;主要市場美國出口22.24億元,同比增長27.2%。


象山縣商務局外貿科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受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今年象山紡織服裝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也有象山當地的外貿企業負責人反饋,從其了解的行業情況來看,今年整體訂單不是很多。不過究竟是受東南亞訂單回撤影響,還是供需和成本的影響,目前還比較難判斷。


然而,李深告訴記者,對比2021年,今年手上訂單量好于去年同期。據他觀察,自家工廠訂單回暖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過去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歐美客戶訂單下得不多,預計當前客戶的庫存量不足,今年加大了訂單量。


由此來看,針織外貿企業的訂單景氣程度似乎正在走向分化。


2021年,東南亞的部分針織訂單一度回流到象山,出現訂單暴漲、四處招工的氣象。可訂單多,并不意味著外貿企業掙得也多。


訂單多,需要更多工人,但工人勞動力成本增加,抬升了企業的成本支出。而東南亞回流的大訂單,多數利潤稀薄,刨除各項成本,實際獲利很少,甚至有的還要虧本。林營透露,回流的大訂單利潤薄,公司基本沒怎么接,所以后面東南亞疫情穩定后有訂單跑回東南亞,作為象山爵溪當地的頭部企業,甬南集團受此影響并不大。


圖片

針織外貿企業的員工正在工作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疫情對全球化帶來的擾動,并沒有緩解。國際航運市場紊亂,一箱難求的局面加劇了外貿企業的經營難度,盡管多數企業仍是傳統的線下B2B模式,和客戶之前簽訂的是fob訂單,但成本、時間的增加是在整個貿易鏈條中層層傳導的。


巨浪之下,皆難抵波濤洶涌。


數量少、批量多、利潤尚可的小而精路線,自去年以來,就是象山不少針織類外貿企業開始嘗試轉型的方向。


此外,轉型做內貿,一度也成為去年不少企業的方向之一。“去年我們戰略有一點饑不擇食,選擇做內貿訂單,比如說幫國內某品牌做了一些訂單,但賬期長、資金回籠太慢,也沒有多少利潤。”李深反思,今年戰略繼續調整,堅持做外貿為主。疫情兩年來,國外很多客戶的庫存基本消化了,雖然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但市場需求還有,訂單需求就還在。


新客戶哪里來?


需求仍有,但客戶未必還是以往的客戶。


有針織外貿企業負責人講述,去年,受疫情影響,公司新加坡的一個客戶一直沒有下訂單。原本該客戶是每年戶外跑步比賽的組織方,下訂單生產的服裝,系給參賽者發放的運動文化衫,可疫情之后,線下活動取消,訂單自然也沒了。


新的增量在哪里?


“如今線下渠道不是很穩定,我們會通過線上展銷會的方式,去觸達更多的海外客戶。”據林營介紹,甬南集團通過線上的展銷會渠道,前期先把樣品寄到一些歐美國家,基本就是一個展區的樣品,由相關員工或者服務商負責聯絡接待國外客戶,有合同意向后,再通過線上視頻報價。


李深則透露,今年新增了中東地區部分奢侈品的客戶,這些客戶訂單面料品質好、利潤高,因此整體預計訂單比去年更好。


此外,在記者的走訪中,有成衣外貿生產企業提出,當前坯布出口退稅政策,是否也能如此前的粗鋼出口,取消出口退稅政策,讓國內服裝出口企業有同等競爭力。


2008年出臺的《關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8]138號),就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玩具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3%,隨著市場和經濟的變化,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一度高達17%。


李深發現,國內當前坯布出口企業,可以享受出口退稅,很多出口貿易商,坯布是賣給東南亞的一些成衣制造企業(這些企業也有不少是中國企業投資的)。


按照加工流程,從國外進口棉紗,運輸至染織工廠,織成坯布出口。有企業負責人提出,在當前雙碳背景下,從棉紗制作成坯布出口,國內生產企業相比于最后的成衣銷售,增值并不多,而大量光坯布出口國外,是否會造成獲利不多,反而把環境污染留在國內的情況?同時坯布又有出口退稅補貼,也不利于國內成衣出口企業與東南亞成衣生產企業的成本優勢競比,造成大量訂單流向國外。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