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棉價先揚后抑,國際棉價沖高回落,國內棉紗價格跌勢加快,國際棉紗價格持續上漲;滌綸短纖價格下跌。本周,下游紡織市場進一步降溫,棉紗降價拋售現象更加突出,國內棉價短暫隨ICE上漲后下跌。2022年3月28日-4月1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為22559元/噸,較前周上漲146元/噸,漲幅0.7%。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均價21771元/噸,較前周上漲182元/噸,漲幅0.8%。本周,周初美棉出口強勁和干旱天氣引發資金繼續炒作推升棉價,隨著原油下跌,美國意向植棉面積增長,國際棉價呈沖高回落走勢。2022年3月28日-4月1日,美國洲際交易所棉花期貨(ICE)主力合約結算均價為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37.85美分/磅,較前周上漲6.47美分/磅,漲幅4.9%;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153.42美分/磅,較前周上漲7.73美分/磅,漲幅5.3%,折人民幣進口成本23655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上漲1215元/噸,漲幅5.3%,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高1096元/噸,內外棉價差擴大1069元/噸,去年同期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低1441元/噸。本周,國內部分企業由降低開機率轉向停產預期增強,國內棉紗價格跌勢加快。隨著國際棉價沖高,外紗價格繼續上漲,內外紗價差再度擴大近千元,當前常規外紗高于國產紗1472元/噸。坯布市場訂單持續不足,企業開機率進一步下滑,棉布價格盤整后再次下跌。全球經濟運行再度承壓,高位棉價風險加大。全球通脹持續蔓延,德國3月通脹率達7.3%超出預期,躍升至199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華爾街預計美聯儲加息幅度將超預期。花旗預計未來18個月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顯著”。棉花市場方面,據美國農業部數據,上周美棉出口簽約和裝運量由增轉降,環比分別下降22.3%、23.5%,累計簽約出口完成242.9萬噸;目前2021年度巴西棉銷售完成65%,巴基斯坦棉花供應已提前結束。當前美國得州南部即將播種,美國相關機構預計,2022年美國、印度棉花意向種植面積同比分別增加9%、2%。紡織市場上,受美盤大漲影響,印巴等國家棉花消費減緩,紗廠難以將成本轉嫁給下游賣家,印度古邦協會決定減少采購量并嚴控產量,當地紗廠下月減產15%左右。短期,全球經濟再度減速,俄與西方制裁不斷加碼,資本市場逐利不改,國際棉市動蕩加劇,高位棉價風險加大。下游紡織市場持續降溫,國內棉市弱勢難改。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5%,五個月來再次下降至臨界點下方。央行調查顯示,第一季工業企業的商業信心全面惡化,衡量訂單和盈利的指數下滑速度創兩年來最快。棉花市場方面,各地春播陸續推進,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植棉意向面積同比增加1.8%。2021年度皮棉銷售仍然緩慢,截至3月31日,全國累計加工皮棉578.5萬噸,同比減少15.3萬噸;全國皮棉銷售257.0噸,同比減少231.9萬噸。紡織企業反映,當前市場冷清程度十年難遇,疫情散發進一步削減市場需求,訂單不足狀況更加突出,棉價漲棉紗跌的背離態勢持續,紡織企業虧損加劇,部分企業轉產混紡紗。山東、河南等地中小型紡織企業稱生產難以為繼,減產、關停預期愈發強烈。海運成本再增、東南亞訂單分流突出導致我國服裝外貿訂單減少。中國棉花市場3月月報中提出,20000元/噸以上的棉價已持續6個月,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正常年份從未有過的現象。短期,棉花下游企業遭遇的供給沖擊有增無減,市場缺乏支撐,棉價漲勢難以為繼。相關鏈接:中國棉花市場月報(3月)
(來源:中儲棉信息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