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紡織頭條 | 讓世界感受中國碳纖維的魅力!中復神鷹今日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

發布時間:2022-04-06  閱讀數:11296

紡織頭條 | 讓世界感受中國碳纖維的魅力!中復神鷹今日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



?4月6日,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295)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了上市敲鑼儀式,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也是科創板第一家碳纖維上市公司。

圖片

國資委產權局局長賈立克,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新華,連云港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士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新忠,市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商振江,中復神鷹董事長張國良,總經理劉芳,黨委書記羅皞宇,鷹游集團執行董事長張建國、常務副總經理葛海濤等領導在北京、連云港兩地共同為開市鳴鑼。


圖片

中復神鷹董事長張國良在致辭中感謝中國建材集團、連云港市委市政府等各級政府、股東單位、協會客戶、合作伙伴、中介機構和新聞媒體對中復神鷹的關愛、支持和陪伴;也感謝公司董事、監事、高管及全體神鷹人的勤勉工作。在科創板發行上市標志著中復神鷹的發展邁入新的歷史階段,未來,公司將充分借助資本市場力量繼續緊緊把握住產業快速發展機遇期,為我國碳纖維行業高質量發展開拓新局面。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中建材聯合投資有限公司、連云港鷹游紡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連云港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主要從事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作為國內首家掌握碳纖維干噴濕紡技術工藝的企業,中復神鷹依托干噴濕紡技術的創新實現了T700級、T800級、T1000級等不同級別碳纖維的工業化量產,成功填補了國內碳纖維高端技術的空白,奠定了公司在國內碳纖維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圖片

隨著國產碳纖維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日增長,為讓社會大眾全面了解中復神鷹的發展情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特采訪中復神鷹董事長張國良,深度回顧中復神鷹自成立以來的成長之路,并展望未來發展。
?

從0到1

立志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碳纖維


碳纖維進入張國良的視野是在2005年3月,當時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張國良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會議期間,他從幾位材料專家那里了解到碳纖維在國內發展的現狀,而那時他對碳纖維一無所知,也就在那時,他才了解到碳纖維是國家安全、武器裝備急需的關鍵戰略物資,掌握這項技術的少數國家長期實行技術封鎖和壟斷,導致碳纖維在我國市場始終供不應求,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防發展。

圖片

兩會之后,一向對技術攻關超級感興趣的張國良萌生了投身碳纖維產業化之路的想法,作為一名企業家,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要改變我國在這一領域受制于人的局面。2005年9月29日,碳纖維項目正式立項,張國良將此稱之為“九二九工程”。既沒有設備參考,也沒有相關資料,同時又面臨國外的技術封鎖,對于碳纖維行業幾乎一無所知。“作為一個企業家,要有敢于冒風險為國家分憂的責任心!哪怕傾家蕩產,也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碳纖維!”張國良斬釘截鐵地說。他幾乎查遍了有關碳纖維的所有信息,記下3000多個主要工藝數據,每天讀書十幾個小時,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的賀福教授編著的專業書籍成為了最初攻關路上的指路明燈。他也幾乎找遍了國內所有研究過、試驗過、接觸過碳纖維的人,認真調研、虛心求教。

之后,在連云港郊外一片長滿蘆葦的鹽堿灘上,碳纖維攻關的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與調試,幾乎在以超常規的速度和時間進行著賽跑。為早日生產出合格的原絲,全套的設備、幾萬張圖紙,從設計、制造到安裝調試,都是在張國良的領導下完成。全線開車調試時,張國良和技術人員、工人們一起在生產線旁連續吃住了74天,解決了數不清的大小問題,終于生產出了合格的原絲。

“做科技創新,一定要具備兩個素質。一是要有廣泛的知識,二是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多年過去,回憶起當時的艱辛,張國良特別感慨,“要想做出創新,就必須要堅守,碰到困難,一定要想辦法邁過去,一定要勤奮。”
?

獲國家科技一等獎榮譽

推動行業實質性進步


隨著生產線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2007年,第一批碳纖維成功生產。同時,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也恰好到了連云港。兩人一拍即合。2007年10月30日,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入股,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碳纖維事業從此走上了全新的發展軌道。2009年,采用濕法紡絲工藝的千噸T300級碳纖維生產線建設成功并實現穩定生產。2010年,1000噸T300級碳纖維規模化生產,打破了發達國家對國內碳纖維市場的長期壟斷,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隨著碳纖維技術的進步,張國良敏銳地意識到,發展干噴濕紡技術是今后碳纖維的主流。他果斷地吹響了向T700、T800以上級碳纖維進軍的號角。

圖片

為了盡快突破這一瓶頸,張國良再度親自掛帥出征。“中國的新材料要想打一場翻身仗,想在碳纖維產業化的道路上取得關鍵性突破,除了自主創新之外,沒有別的路徑可走!”“我們的創新是要敢于集成創新、敢于跳出書本去創新、敢于從實踐中創新。”張國良認為,在科學的道路上,有時候就是要打破常規,突破習慣性思維,另辟蹊徑,說不定就能找到光明的前景。

又經過了3年多的艱苦摸索和實驗,中復神鷹立足自主創新,自主研制了PAN纖維快速均質預氧化、碳化集成技術,首次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體系,成為我國首個、世界第三個攻克干噴濕紡工藝難題的企業,填補了國內以干噴濕紡工藝為代表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技術的空白,打破了國外巨頭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壟斷。2016年,“千噸級干噴濕紡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自主裝備”獲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8年1月,“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也是我國碳纖維行業所獲得的最高獎項。

圖片

之后,張國良也絲毫沒有放松技術攻關的腳步,而是在此基礎上帶領企業對T800級碳纖維制備工藝的系統優化提升,歷時兩年,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干噴濕紡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工程化,提升了我國碳纖維行業整體技術水平。2019年10月,“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百噸級工程化關鍵技術”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級鑒定,該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國產碳纖維行業的一個重要進步,對于推動整個碳纖維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高歌猛進

替代進口邁出重要一步


中復神鷹碳纖維產業十多年的發展,也正好是國產碳纖維產業整體突破“從無到有”階段,產業化不斷開花結果,一路高歌猛進,一步步打破世界碳纖維市場競爭格局的十多年,給中國碳纖維行業發展注入了堅定信心,提升了我國碳纖維行業整體技術水平。

圖片

對于中復神鷹以及國產碳纖維當前的成就,張國良認為,雖然目前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從技術上講,我國碳纖維產業包括中復神鷹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作為國家戰略性材料,碳纖維的應用領域非常廣,很多行業也都引入了碳纖維,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寬廣。張國良也看到了行業面臨的這個問題,他認為行業未來需要做兩件事,第一是隨著技術發展成熟,行業應快速擴大生產能力,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第二是加大力度研究更高品質的碳纖維,“從理論上來講,目前我國的碳纖維材料在功能上、性能上,只發揮出理論水平的4%,未來還有很大研究空間。”張國良說。

2019年,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做出重要戰略布局,“年產2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落戶西寧。2021年,萬噸碳纖維生產基地成功投產,并入選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項目首次實現了單線年產3000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設計和高端成套技術自主可控。

圖片

“我們在高原上建設這樣大規模的產業化項目,在國際上完全沒有可參考的東西,完全要靠自己研究、設計。”張國良表示,“西寧項目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我把它定義為‘第三代碳纖維制備技術’。西寧項目并不是連云港生產線的簡單復制,而是瞄準‘高品質、低成本、更大規模化’的目標來建設”。據了解,西寧項目預計將于本月全部建成,并陸續投產。該項目的投產,將加快我國高端應用市場的碳纖維國產化替代進程,實現國產化碳纖維供應鏈的安全可控,進一步提升國產碳纖維的國際競爭力。

繼完成萬噸碳纖維規模化布局之后,中復神鷹繼續推動碳纖維在高端新產品、新技術和高端應用上的戰略布局。2021年,中復神鷹“碳纖維航空應用研發及制造”項目落戶上海臨港新片區,并開工建設。2022年,連云港中復神鷹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入選江蘇省重大項目。

如今,中復神鷹已成為集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能規模位居國內前列。2020年,中復神鷹碳纖維產量3,777.21噸,占國內總碳纖維產量的比例達20.98%,排名國內碳纖維產量第二位;2020年度國內碳纖維總消費量達4.88萬噸,公司2020年碳纖維國內銷量3,625.28噸,市場占有率達7.43%。公司產能及產銷量水平均居于國內碳纖維企業前列。

產品方面,中復神鷹涵蓋了高強型、高強中模型、高強高模型等碳纖維產品,已基本實現對行業龍頭日本東麗的主要碳纖維產品的對標,主要碳纖維產品型號包括SYT45S、SYT49S、SYT55S、SYT65和SYM40等,產品在航空航天、風電葉片、體育休閑、壓力容器、碳/碳復合材料、交通建設等領域廣泛應用。

技術方面,中復神鷹已形成覆蓋大容量聚合與均質化原液制備技術,高強/中模碳纖維原絲干噴濕紡關鍵技術,聚丙烯腈纖維快速均質預氧化、碳化集成技術,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體系構建技術等四個大類的技術體系;已擁有核心技術相關的67項專利,包括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41項。在現有技術體系框架下,公司將持續通過自主研發提升技術水平、保證持續技術創新能力、完善技術體系。

瞄準“三更”核心

打造世界一流碳纖維企業


2021年6月底,中復神鷹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了科創板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進入排隊上市序列,并于12月順利過會。

近年來,隨著光伏、氫能、風電等領域碳纖維需求的急劇增加,碳纖維需求量快速增長,供不應求。特別是2021年以來,碳纖維普遍漲價30%-40%,行業全面盈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復神鷹登陸資本市場,補充資本“血液”,結合公司資源優勢,勢必將打造為世界一流的碳纖維企業。

圖片

對于中復神鷹未來碳纖維產業的長期戰略,張國良也有著較為明確的思路,要積極發揚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緊緊把握住國產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快速發展的新歷史機遇期,把握好“更低成本、更大規模化、更高穩定性”這幾大核心要素,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繼續攀登國產碳纖維產業化的新高峰。

“公司將持續保持國內碳纖維行業領先優勢,依靠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以‘創新、融合、奮進、責任’為核心價值,以‘讓世界感受碳纖維力量’為使命,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擴展生產規模、開拓新市場,努力發展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主力供應商,成為壓力容器、碳/碳復材和軌道交通等工業高端領域的最大供應商,讓企業規模躋身世界碳纖維前列。”張國良自信地說。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