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世界干極”之稱的智利阿塔卡馬沙漠里,出現了一座由廢舊衣物堆積起來的高山。每年約有 5.9萬噸快時尚服裝運往智利,其中至少有3.9萬噸衣服,最后被當作垃圾扔進這個沙漠。這些衣物大多在亞洲生產,銷往歐美,最后被當作廢品運往智利。這些衣物很難生物降解,并且含有化學產品,和塑料、輪胎制品一樣有毒。垃圾處理廠會拒絕接手填埋,最后就被丟棄在了露天沙漠中。當地比較貧困的居民經常到這里翻找一些可以穿的衣服。也有人挑揀一些比較新的衣服拿到二手市場上去賣掉。非洲是比較好賣的市場,一件紗料連衣裙大約能賣7美元左右。零售軟件公司ShareCloth最近的數據顯示,2018年,快時尚業生產了1500億件衣服,其中有50%以上在生產一年后就被拋棄。這一年,快時尚行業制造了9200萬噸廢紡垃圾。到2030年,預計全球每年丟棄的紡織品總量將超過1.34億噸。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數據顯示,單是在我國,每年都有超過2600萬噸衣服被扔掉,廢舊紡織品產量每年以10%至15%的比例增長。創業邦了解到,跨境快時尚巨頭SHEIN的供應鏈在海外也面臨被質疑的問題。曾有多家英美媒體曾報道過SHEIN的產品,存在大量使用化纖和尼龍布料的情況。“快時尚行業的浪費和污染問題如果能夠解決,會對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影響。服裝行業也許不再是全球第二大污染比較嚴重的行業?!爆F代傳播集團時尚編輯總監、yehyehyeh可持續時尚發展公司葉曉薇對創業邦說。制衣速度快、上新快、款式多、價格低廉,快時尚的種種優點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鞎r尚們的廣告讓我們相信,衣服會讓我們更有吸引力,變得時尚,甚至可以治愈我們的焦慮。紀錄片《真正的成本》有這樣一個鏡頭,幾百名消費者尖叫著推搡著涌入百貨大樓,瘋狂搶購新上的衣服和鞋子。幾位美女主播在鏡頭前很得意地展示她們搶到的戰利品,一雙粉紅色高跟鞋,一件印花T恤,每件都只要幾美金。“現在買到的衣服和手紙一樣便宜,我就不會為把它扔掉而感到可惜”,片中說。這部片子講的就是光鮮亮麗的快時尚產業,背后所隱藏的剝削與污染。涉及到的品牌有H&M、C&A、Gap、Forever 21、Zara等。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很難將一件便宜又時尚的衣服與能源消耗、環境污染聯系到一起。事實上,時尚行業已經是僅次于石油化工產業的全球第二大環境污染制造者??鞎r尚火起來之前,時尚行業的污染問題還沒有這么大。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2017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過去的15年里,全球服裝產量翻了一番。但衣服平均穿戴次數下降了36%,一件衣服平均只穿7次就被扔掉,全球每年有超過1500億件服裝被拋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5月,我國服裝和紡織業的存貨總額達到913.8億元和1656.9億元。每年都有超過2600萬噸衣服被扔掉。除了被消費者們拋棄的衣服,快時尚品牌自己每年也會累積巨量的庫存等待銷毀。根據丹麥一個名為《Operation X》電視節目的指控,H&M從2012年起,平均每年焚燒未售出衣服12噸,截至到2018年已累計銷毀60噸。時尚垃圾之外,快時尚一直被人詬病的是對環境的破壞。比如材料用的都是不可降解的聚酯纖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大量廢水、廢氣和碳等。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報告顯示,紡織行業生產每年排放約12億噸溫室氣體,超過了所有國際航班和海運排放的總和。世界銀行統計,服裝行業每年占全球碳排放10%,到2030年將上升到50%左右。快時尚的衣服之所以這么便宜,跟廉價的勞工也有很大的關系。為了節約成本,這些快時尚品牌會把工廠搬到孟加拉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去生產。紀錄片《真正的成本》里提到,孟加拉國大約有四百萬工人,近5000家工廠,他們拿著每天不到3美元的工資,為這些快時尚品牌縫制衣服。最高的工資一年也只有120美金。他們還會因為衣服鞋子中含有大量的化學成分而得病。紀錄片還提到了發生在2013年的孟加拉國拉納廣場倒塌事故,1134名遇難者全部來自當地制衣廠。這個事故被《紐約時報》稱為全球工業史上最大的災難。諷刺的是,這一年,快時尚行業賺了近3萬億美元。三年后,Zara創始人,80歲的阿曼西奧?奧爾特加,還憑借795億美元個人資產擊敗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事實上,像拉納廣場有著相似處境的制衣廠,在各個發展中國家里不計其數,而他們每天都要接到來自快時尚零售商絡繹不絕的訂單。據聯合國預測,如果到2030年,全球人口達到85億,人類對衣服的消費量將從6200萬噸暴增到1.02億噸。這同時意味著,時尚產業與日俱增的資源消耗、勞動力投入和污染排放,可能迅速趕超石化工業,占據污染排行榜的第一位。幾乎從2013年開始,H&M、優衣庫、Zara都在全球各個國家發起了舊衣回收項目。如果我們逛H&M,或許還能看見放置在門口的舊衣回收箱。H&M甚至還與閑魚合作,推出舊衣回收免費上門服務。Inditex集團承諾到2025年,Zara不會再有廢舊棄物送到垃圾填埋場。除此之外,瑞典有一家企業也在做舊衣回收,合作的客戶中就有C&A和Esprit這兩個快時尚品牌。廢舊衣服最多的國家智利也在做舊衣回收,他們從廢棄的紡織品中提取紗線和布料,用來生產隔熱板、拖把等再生產品。國內也開始誕生越來越多的舊衣回收企業。比如飛螞蟻、多抓魚、斑鳩、歐燕回收等,這些企業成立的時間也都在2014-2018年間,正是快時尚污染問題最突出的那幾年。2018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閑置交易平臺閑魚推出舊衣回收服務。創業邦通過企查查了解到,近十年來,舊衣回收企業注冊量呈增長趨勢,其中2016-2019年的年注冊量均在0.7萬家以上。2020年是注冊量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注冊了0.9萬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了22.3%。2021年前8月,我國服裝回收相關企業注冊量同比增長了92.3%。“衣服本身是無辜的,它有創造價值?!比~曉薇說,“舊衣回收是一種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這個過程減少了對原材料生產和使用,還能減少衣服浪費和碳排放,可以說是快時尚行業實現節能減碳的有效路徑之一。”在葉曉薇看來,目前行業中除了真正的綠色回收,還存在大量灰色回收,使用昂貴的設備、消耗巨大電能和維護成本去回收“破爛”,并不是真正的可持續?!芭c不斷攀升的生產和消耗數據相比,舊衣的回收再利用率要低得多?!比~曉薇說。舊衣回收企業斑鳩的創始人在接受yehyehyeh創新社采訪時說道,由于各種原因,斑鳩工廠產能有限,每天只能回收再生產15噸廢紡垃圾。如果想把從廢舊衣物中分離出來的材質做成地板等再生產品,至少需要10個億的投資,還要有足夠大的土地和廠房。這不是一家企業能解決的。最重要的是,由于快時尚的衣服大多都是混紡,以現在舊衣回收的技術很難進行有效分離。H&M官方數據顯示,在回收的衣服中,最多只有20%可以做成新的牛仔褲,因為纖維在處理過程中都被切碎了。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研究顯示,全球只有12%的紡織材料最終會被回收利用,而中國的廢紡再利用率還不到1%。僅靠回收是很難做好的,最終還是要在源頭上解決問題:消費者和品牌方。積極的信號是,快時尚品牌在國內風靡過后,這波熱度正在降溫。比如Forever 21、Esprit、NEW LOOK、Topshop、GAP旗下Old Navy,以及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下的Bershka、Pull&Bear及Stradivirus等眾多快時尚品牌,都開始退出中國,剩下的三大巨頭H&M、ZARA、優衣庫近兩年也都在關店。這或許能從中看到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認知水平正在改變。他們需要的不再是幾件便宜的衣服,而是一件能穿得久又不會輕易過時的衣服。“消費者需要有個被教育的過程,他們也在期待品牌能夠在敘事中加入對于可持續性的描述。毫無疑問的是,消費者肯定愿意為可持續買單?!比~曉薇說。簡單舉例,奶茶吸管的變化、有機食品的出現、限塑令、不提供外賣餐具等等,消費者在一開始都是不接受的,但當他們明白了這件事價值和意義后,就消除了接受障礙?!爸灰M者有了這個認知,他們就會愿意多花一點錢去買更好的衣服?!比~曉薇說。《2023 未來消費者》報告顯示,生態焦慮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越來越關注的議題,他們不僅更具有生態意識,也愿意為可持續時尚單品支付一定的溢價。時尚界為應對污染、濫用勞工等問題,實現可持續時尚,每年召開哥本哈根時尚峰會,但問題的解決尚需時日。在葉曉薇看來,只有同時兼顧到環境、社會和經濟,才算是真的可持續。但企業的難度在于,他們還要運營、生產和掙錢。同時,由于他們的規模和供應鏈結構,可持續對于他們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創業邦了解到,面對供應鏈在海外遭到質疑,SHEIN目前已經請到了ESG行業內的人來幫他們梳理這個問題。(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縮寫)。 也有企業拿可回收和柔性供應鏈當作脫罪的借口。但背后的思考是,品牌口中的零庫存有沒有把退貨數量算進去;如果退貨率比較低,那究竟是產品真的好,還是便宜到消費者都懶得退。可持續時尚涉及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目前沒有人能做到100%無污染?!暗蠹铱梢赃x擇最適合的部分,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如果有這種意識,未來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突破點?!比~曉薇說。
來源:創業邦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