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在中國古代,詩與畫是分不開的。畫的作品具象地體現了作者的情感與思想,畫中常常包含著藝術家強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藝術也深深地孕育在畫中。
葳蕓旗袍為了更好地弘揚中國的民族服飾文化,與書畫界的大師們廣結情緣,讓國畫、書法與旗袍融合,創新地制作了不少包含有西湖美景的旗袍作品。
12月29日晚,阿春與葳蕓旗袍總經理葉麗英一起來到著名書畫家楊定國老師家中,說是采訪,其實是拜會,也是阿春一次極好的汲取民族文化營養的機會。
楊老師的家簡直就是一個偌大的工作室,二個房間和院子都搭著書畫臺,四壁掛滿了書畫作品,令人驚嘆。
上面是阿春用相機翻拍的楊老師的作品,一幅是“錦上添花”,一幅是“紅梅迎春”,另二幅是山水。
楊定國老師(字逸之)就是這樣一位“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著名花鳥畫家,其作品擅長中國山水畫兼工中國花鳥、人物、走獸畫、書法、篆刻及工藝圖案、扎染、紡織品圖案設計等。歷年來有《黃山晴嵐》、《山居圖》等大量書畫作品榮獲全國及系統一、二等獎,入展或收藏于中國美術館及各大藝術館、圖書館。楊老師現任杭州民進書畫院高級畫師。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書法美術名人研究會研究員,杭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上圖是楊老師向我們展示他參加迎接十九大畫展的山水畫作品。
楊老師浸染書畫界已達四十年,功力非凡。
上圖是楊老師在向我們介紹他用皺紙畫法創作的山水畫作品。隨意用皺了宣紙沾墨,憑借著自身對大自然的體驗與感悟加之豐富的想象,創作出富含審美的虛擬的“象外之境“,積染千百層,仍墨氣淋漓!堪稱一絕!中央電視臺四套曾以《皺紙畫出來的隨意——楊定國》在”盛世收藏”欄目中播出。
這是已經出版的楊老師的畫集
楊定國老師衣著樸素,態度平和、低調,謙和,絲毫沒有大師的架子,他十分熱情發地接受了阿春的采訪。
問及如何與葳蕓旗袍結緣?楊老師告訴說:那還是2004年,一個國際的模特大賽在杭州舉行,組委會需要旗袍作為參賽選手的服飾,找到了葳蕓,而葳蕓則通過朋友找到了我。葳蕓當時的想法是要把西湖的山山水水搬上旗袍。正合我意,借機宣傳美麗的西湖。而我以前曾在勝利試樣廠工作過,后考入絲綢工學院專攻服裝設計專業,所以應該是輕車熟路,連夜趕制了四套西湖山水旗袍的圖樣。
說到這里,楊老師翻箱倒柜地找出了當年設計的旗袍圖樣的二張照片,左為六和塔,右為平湖秋月,果然韻味十足,非比尋常。
據說,當時在賽場上選手上身,方方面面贊賞有加!
楊老師還不辭辛苦地為526全球旗袍日活動手繪300把杭州折扇的梅花圖,旗袍美人們這頗具特色的道具為活動增光添色,濃濃的中國風!
自此,楊老師就十分留意葳蕓旗袍,一直合作至今。在G20,在526全球旗袍日,楊老師都參與了設計創作。
如今葳蕓旗袍隊已成經典節目的“人間西湖”中,美人們所使用的八十把綢傘就來自于楊老師的手繪。據說,楊老師挑燈奮戰一夜就完工,保證了526全球旗袍日在茶園的演出與拍攝。
寥寥數片竹葉,錯落有致,盡顯清新、優雅!
我們聊得很投機,也很開心。楊老師再三說,能與葳蕓旗袍結緣,能為宣揚中國民族服飾文化盡一點微薄之力,自己很開心。也是一種緣分!他表示自己會一直關注葳蕓旗袍,祝愿葳蕓越來越好!
楊老師執意要現場作畫,以表心意。
我第一次這樣面對面地看一位大師現場作畫,楊老師下筆如有神,刷刷刷幾筆,一朵牡丹就活靈靈地躍然紙上……我真是開了眼界。
楊定國老師與葳蕓葉總與現場創作的“香溢千里”牡丹圖合影。讓我意外驚喜的是,楊老師題字簽名蓋章后,鄭重其事地將牡丹圖贈送與我,真是不勝感激!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斷回味著楊老師和葉總今晚說得最多的那個詞: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