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紡織產業能否借助新技術的力量,完成華麗的數字化轉型,當越來越多的紡織服裝企業開始擁抱數字化的時代浪潮,意圖提高業務敏捷性提高自身競爭力,層出不窮的難點和問題給傳統紡織企業家帶來了更大的困惑和考驗。
浙江大學博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呂永桂從產業界、教育界、政府界三個方面分析了服裝產業數字化的困惑。
1、5G時代已經來臨,但仍有很多企業負責人不知道紡織服裝數字化是什么?甚至認為數字化就是建一個無人工廠,對服裝產業的特征沒有清晰的認知。
2、企業投資了裁床、吊掛,就以為是智能化了,上了MES、PLM系統,就認為是數字化,沒有系統的頂層設計思想。
3、企業采用的捆包流和單件流,如何結合做數字化推進?
4、新老軟件系統的更換難度大,老ERP系統因底層結構陳舊反映速度很慢,但存儲了大量的數據,不敢貿然嘗試更換新系統。
5、很難預估數字化能否提升效率,提升多少效率,幾年能收回投資,因為數字化是甲乙雙方通力合作的事情。
6、研發中心在發達地區,生產在中西部或者是在東南亞、非洲的一些地區的供應鏈平臺,如何與云工廠對接?
7、新業態下,如何推進數字化改革?
1、服裝高校的教材落后于產業發展,所培養出的學生難以快速融入到企業發展中。
2、教育界缺少對產業全渠道、全要素的認知,師資隊伍缺少實踐,未能與時俱進。
很多地方政府對智能制造不了解,導致在產業政策的制定與扶持上延續性不夠,資金用不到刀刃上。
問題即是答案,上述問題需要產業界、教育界、政府界共同努力,通過不算解決問題,讓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經營效益,促進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