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時代里普通人通過艱苦創業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小故事,這也是感動全國讓一個水上布街變成年創產值千億的國際大市場的傳奇佳話。
4月14日下午3點,“禮贊紡城三十載--紡都的故事”讀書分享會在之江學院圖書館舉行。紹興市布商研究中心部分團隊成員作為嘉賓,與40多位同學一起參加了分享會。
《中國輕紡城發展口述史》一書主編,原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黨委書記鄭雅萍以“禮贊紡城三十載”為主題,講述了圖書的編撰緣起和歷程,重點分享了人物故事采寫過程中的感悟。鄭雅萍從20世紀80年代初河邊布街的老照片說起,原先的小船戶頭,后來發展成為農民企業家;原先的河邊布街,后來發展成為一座座高樓大廈······她說,所有這些成就,是與中國輕紡城建設、發展、轉型有重要關聯的決策者、管理者、服務者、創業者等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
中國輕紡城坐落于紹興柯橋,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首家冠名“中國”的專業市場,2022年正好三十周年,這一刻十分值得我們新老柯橋人去回望、去總結、去展望。《中國輕紡城發展口述史》一書訪談了100位與輕紡城發展有關的典型人物,每個人物故事由3-5個小故事組成,把他們在中國輕紡城奮斗的故事結集成冊,以小見大,著重記錄他們立業、創業、守業背后深刻的人文情感和文化記憶。
“之江學院從2013年遷建柯橋后,就與柯橋16個鎮街對接,并派出博士團和青年干部掛職鍛練,走訪企業。”鄭雅萍說,“在對接過程中,我比較早地發現有布商這個群體,盡管它是浙商、越商的一部分,但柯橋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這個群體。”去年4月份,鄭雅萍組織了之江學院72位師生參與圖書的編撰工作。該書去年7月出版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好的反響,于2022年1月再次印刷出版。
講座最后,鄭雅萍深有感觸地說,柯橋神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故事,是老柯橋人和新柯橋人共同書寫的一篇美麗畫卷,是產城融合區域經濟的樣本、標桿,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去總結。中國輕紡城從“一塊布”起家,又依托“一條街”創造出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歷程,是浙江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重要縮影。
外語學院陳皓老師、設計學院王瑋老師、旅游學院陳華老師也介紹了各自的采訪經歷和采訪感受,“收獲是大的,對老師來說,是一次親密接觸輕紡城的絕好機會,更是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
與會的同學翻看這本長達50萬字的《中國輕紡城發展口述史》,認真聆聽一代紡城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動人故事。他們表示,向中國輕紡城每個勞動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向共同聚力探索共富浙江路徑的人們致敬。
文章來源:全球布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