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召開了2022年一季度化纖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議。2022年以來,化纖行業遭遇油價高漲、疫情多發、需求減弱、物流受阻等多重考驗,行業運行壓力明顯增加,一季度行業總體表現出“穩中有憂”的運行特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化纖產量1015.4萬噸,同比增長3.01%;營業收入1477.5億元,同比增加14.6%;實現利潤總額45.1億元,同比減少32.7%。進入3月,在高成本、弱需求的情況下,疊加疫情導致的物流受阻,化纖庫存逐步累積到高位,行業開工率有所下降,利潤空間和加工區間進一步壓縮,截至目前部分企業已處于虧損狀態。面對以上問題,中國化纖協會呼吁行業企業齊心協力、堅定信心,在加強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保障生產生活平穩有序,共同推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同時,提出以下建議。在高庫存、低利潤的背景下,同時面臨油價的高度不確定性以及紡織品服裝訂單外流的風險,建議化纖企業加強行業交流協作,適當同步降負減產,現階段以消化庫存和穩定市場價格為主,避免價格大起大落和無效的惡性競爭。此外,要嚴格控制應收賬款,保障現金流資金鏈安全。受疫情影響,國內主要生產地和市場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特別是人流和物流。建議企業配合地方防疫要求,就近開拓市場,壓縮采購銷售半徑,利用物流受限相對較小的省內、區域內的“小循環”來緩解銷售壓力,減輕物流成本。同時,加強與海外客戶的線上交流和溝通,制定專門的海外客戶維護、服務計劃,避免疫情過后客戶流失。特殊時期也正是修煉“內功”的最佳時機。面對不確定,做有把握的事,做最好的“自己”:
一是圍繞節能降耗做文章,降本增效;
二是利用停產檢修期進行裝備升級改造,特別是加快推進信息化智能化建設;
三是在產品創新上積極尋求突破和調整,提高產品附加值;
四是全面提升生產管理水平,打造高效敏捷的運轉能力,助力降本增效;
五是思考未來,制定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
中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紡織行業擁有世界最完整、最先進產業鏈配套體系的優勢沒有變。當前的行業困難是暫時的,并且物流環節已經顯現出向好的跡象。
交通運輸部召開物流保障協調工作機制會議要求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并提出通行證全國通行、地區政策統一和管控信息互聯共享三個方向性要求;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發布;
一系列更具體的政策通知和要求陸續出爐。相信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運輸難的問題將會得到緩解,產業鏈恢復正常流動,前期被壓制的終端需求會得到釋放,下游工廠有剛需補貨需求,同時也存在一定投機需求的可能性,化纖行業運行有望逐步走出困境,出現向上拐點。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