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文化的弘揚和熏陶下,職業服僅僅只是一件衣服嗎?它背后有什么深意嗎?
在全球環境問題日趨嚴峻的當下,各行各業都在謀求與生態共存的發展之路,職業裝行業又是如何應對生態與時尚共存的呢?
訪談嘉賓?
劉曉剛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流行色協會副會長

按照狹義的時尚職業裝定義,其目前的現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應用范圍有限,發展空間很大。目前,統一著裝的職業裝團體要么是軍隊警察、行政機關,要么是服務性行業,或者是奧運會等某些特別活動,應用范圍比較有限。這種現象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認識上的原因,比如,各個團體所屬行業不同,對是否需要統一著裝存在不同程度的看法。其次是經濟上的原因,除了勞保作業服以外,大部分企事業單位普遍沒有支出置裝費,大大降低了經營成本。

衣研堂酒店行業制服
劉曉剛:根據當前社會的科技、文化、環境的發展趨勢,未來的時尚職業裝可能會出現如下發展趨勢:

D. MARTINA QUEEN品牌
(2)科技化,隨著大量可穿戴高新技術的不斷問世,職業裝在首先滿足了時尚化的要求之后,將面臨品質內涵的升級,增加諸如健康監測、地理定位、自動辦公等輔助功能。
宇達服飾GPS防丟失定位系統校服
(3)多元化,由于行業、崗位、形態的不同,未來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職業裝不可能也不必要實行完全標準化的統一著裝,多風格、多款式、多功能、多標準的多元化職業裝是發展趨勢之一。除了通常意義上的職業裝以外,大量由多元化職業裝衍生出來的“準職業裝”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D. MARTINA QUEEN品牌
(4)環保化,環保將越來越成為伴隨人類發展的永恒主題,職業裝也不例外,在其生產、使用與棄置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都將越來越高地提升生態環保的成分。




設計師Paula Nerlich遵循循環經濟概念,發布的"生物時尚”作品
劉曉剛:任何行為上的突破首先是理念上的突破,因此,時尚職業裝要突破現狀,必須引導、糾正、豐富人們對于服裝文化乃至職業裝文化的認識。當前國人在衣著上過于休閑,無視規矩,甚至在正式場合穿夾克也比比皆是,把無知當瀟灑,把任性當個性。只有在理念上突破以后,才能通過一系列技術路徑,改變當前時尚職業裝的種種不足,謀求不可估量的未來發展空間。

D. MARTINA QUEEN品牌
文字來源 |?OUE職業裝團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