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越南紡織業已超越中國?廣東服裝廠老板:無稽之談

發布時間:2022-04-21  閱讀數:10752

越南紡織業已超越中國?廣東服裝廠老板:無稽之談


近期,越南外貿搞得不錯。今年1月-2月,越南紡織服飾出口額高達56億美元,同比增長48%。短短一年時間,越南服飾出口竟能增長近50%,確實有些令人刮目相看。

有些人將其視為“越南崛起”的鐵證并預言:越南將很快超越中國。有些人不以為然,認為服飾出口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因為全世界服飾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并非越南,而是孟加拉。

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似乎說得都有道理。

圖片

我認識一位在廣東番禺開服飾廠的孫老板,問他如何看待越南紡織崛起?他有沒有去越南開廠的計劃?孫老板自信地表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越南紡織業不可能超越中國,我們和他不在一個位面?!?/span>

人工成本非決定性因素


在越南雇傭一名紡織女工,月薪2000元人民幣,很多人搶破頭要干。但在廣州番禺,月薪低于5000元,很難招到工。

擁有5家工廠的孫老板表示,他們是按件提成,訂單多的話月收入可能過萬,少的話6000元不到。

他說:“現在人都很精,淡季他就在家玩,旺季了才出來找工。你看番禺有很多‘街溜子’,他們不是找不到工作,是覺得工價低,不如‘躺平’?!?/span>

經濟學理論認為,紡織業屬于“低技術+低附加值+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人工成本起決定性作用,越南人工成本比中國低太多,紡織工廠搬遷是經濟規律,非人力可以改變。

圖片

這種觀點似是而非,至少在開服裝工廠的孫老板看來,中國紡織業全部搬遷到越南是無稽之談。

紡織業不僅有紡織工廠,還有上游的面料供應商和下游的品牌零售商,紡織工廠最大的成本不在人力,而在面料,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面料研發和生產國。

孫老板說,在廣州我什么樣的面料都能找到,如果一種面料在廣州沒有,全世界就不可能有。

數據顯示,越南紡織工業高度依賴中國面料,60%的面料進口自中國。其中,2021年,出口到越南的紡織紗線增長37%,化學纖維增長36%。

孫老板坦言:“我們工廠每天要和600多家面料廠打交道,你讓我怎么搬?除非大家一起搬過去,不是一兩家企業的事兒?!?/span>

圖片

2016年,中國最大的紡織集團申洲國際,在越南開辦了工廠,為了壓縮成本,他們在紡織園區內加設了一家面料廠,形成配套。

申洲國際表示,自己搬遷到越南,一來這里用工便宜,但最重要的是出口配額問題,歐美對中國出口的成衣有限額,申洲產能無法被完全消化,于是來越南設廠,占用他們的配額。

“快時尚”興起,

越南紡織無法滿足變化


2007年,孫老板開辦第一家工廠時,承接其他大工廠吃不下的訂單,從產業鏈最底層做起。2021年,他已擁有5家工廠。

他笑著說,自己算同行里混得差的,他有個朋友趁著“快時尚”的東風,5年蓋了20家工廠。

近十幾年,服裝品牌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傳統的耐克、阿迪、香奈兒、阿瑪尼等大品牌引導時尚潮流,變成了“快時尚”模式。

這種情況在歐美很普遍,追求個性的年輕人對潮流定義日趨小眾化、個性化,穿衣不再追求大牌,更注重個性。

圖片

ZARA、優衣庫便是快時尚的代表,相比于傳統大牌每季度出一次新品而言,ZARA和優衣庫可以做到月月有新品。

ZARA興起之初,除了雇傭大量設計師外,還緊盯其他大牌動向,大牌出了一個流行款,ZARA立刻抄抄改改,一年能推出1.8萬個新款。優衣庫的老板柳井正趕上了“快時尚”的東風,竟成了日本首富。

“快時尚”對中游服裝工廠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第一,新款的訂單量都不大,因為誰都不能保證是否受歡迎,只能少量試錯,市場反映良好再追加訂單;

第二,為了維持總單量,工廠要承接很多新款訂單(可能達上千款),對面料管理、生產進度、工序管理壓力很大,不能忙中出錯。

為了滿足快時尚的變化,孫老板在工廠里設置了一套大數據管理系統,包括面料商系統、輔料商系統、工廠系統和品牌商系統。每一個系統各司其職,監控整個供應鏈的進度。

圖片

以工廠系統為例,從接到訂單開始,工廠可以隨時看到生產進度及庫存變化,如新款的數量、每個新款生產進度、新款所需面料存量情況等等。如果面料不夠,系統會發出訂貨通知,并合理調配5家工廠之間的產能和庫存。

如此苛刻的供應鏈系統,靠人腦無法有效管理,必須靠大數據技術。越南顯然在大數據方面遠遠落后于中國。

中國顛覆服裝產業


近幾年,中國服裝行業最大的變化是崛起了一批國潮品牌,比如李寧、鴻星爾克、匹克、安踏等,他們的技術并不比耐克、阿迪差,輸在了設計和品牌上。

耐克,阿迪賺的不是技術錢,而是品牌錢。2021年,耐克研發費用3.5億美元,營銷費用31億美元。

品牌力弱是中國服裝產業最大的問題。不過這種問題正在改善,雖然在傳統大牌上仍有較大差距,但在快時尚上,中國已有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品牌:Shein。

Shein是中國一家跨境電商企業,自2020年來每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收入100%來自海外市場,在美國女性快時尚品牌中獨樹一幟,主打“天量新款+超低價格”。

ZARA一年1.8萬個新款,Shein據說能做到30萬個新款,數字足夠夸張,總有一款適合你,而價格僅有ZARA的一半。

圖片

廣州番禺有一半的工廠承接了Shein的訂單,Shein從設計到發貨,一般狀態是15天,極致速度能做到7天。

這一數字,ZARA是30天,耐克是90天。Shein將上新速度推到了極致。只有中國的紡織工廠能達到Shein的速度要求。

孫老板揭秘說,Shein的很多訂單拿到越南根本沒法做,不是越南工人技術有問題,是他們成本有問題。

Shein新款訂單就一兩百件,越南工廠做不劃算,他們要做幾萬件的訂單才經濟。中國工廠得益于完整的產業鏈和大數據系統,可以做到幾百件不虧。

但孫老板也有擔心:“同樣生產5億件衣服,越南工廠可能只要生產2萬個款;我們這種模式可能要500萬個款,是越南的250倍,供應鏈管理難度幾何級上升,即使用大數據系統,但議價、跟單都要人工吧,交易成本會很高,這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做好了我們就能顛覆服裝產業。”

圖片

紡織業并非我們外行所想象的仍是低技術、勞動力密集的行業。隨著消費習慣的變化,用戶對服飾品牌的要求日益多元化,間接要求紡織工廠做出相應的調整,大數據技術的普及,給中國紡織工廠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是看不見的軟實力,越南想要追趕,先需建立起大數據產業。

即使在ZARA的母國西班牙,人力成本非常高的國家,依舊保留了ZARA一半的工廠,快時尚對效率的極致追求,決定了品牌與工廠越近越好。工廠能去越南,品牌也走不了。

來源:帥真商業視界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