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資本市場邁過“而立”之年。這一年來,我們迎來了全國性第三家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注冊成立,從而使我國證券交易市場形成了滬深京三大交易所錯位發展、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多層次構成的格局。與此同時,我們還取得了國內資本市場股票發行注冊制試點階段性成果,并在持續推進資本市場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建立健全方面取得較大進展,翻開了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穩步發展新的一頁。據相關資料統計,2021年度共有524家境內企業在中國滬深京三大資本市場完成首發上市。相比上年度新上市增長了32.32%。IPO新上市企業募資金額達5327.18億元,IPO融資額再創新高,比上年度增長了12.74%。紡織工業作為我國重要民生產業,這一年來在加速產融合作、扶持和加快推進紡織服裝類企業進入國內各級金融市場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提升企業形象和行業影響力等方面取得很大進步。據統計,2021全年共有23家紡織服裝類企業在滬深京三市成功上市,是三十年來紡織服裝類企業上市數量最多、數量增速最大的一年。全年紡織服裝類新上市企業數比上年增長了27.78%,紡織服裝類新上市企業在滬深京三市新上市企業總數占比為4.39%,比上年度降低了0.16個百分點;2021年度紡織服裝類企業在滬深京三市IPO首發募資額達154.29億元,占A股全年IPO募資金額的2.90%(比上年度占比4.15%減少了1.25個百分點)。2021年度紡織服裝類新上市企業的特點是上市企業家數多,但每家上市融資金額都不是很大。這與紡織服裝行業以中小企業居多,近些年來絕大多數上市的優秀紡織服裝類企業都是高新技術型或技術創新型中小企業,這類企業多選擇在中小、創業板塊上市有關。統計結果表明,2021年度紡織服裝類企業半數以上都是在深交所上市。板塊方面以在深交所創業板最為集中,全年共計有8家企業在深交所創業板IPO成功上市。此外,紡織服裝類企業在上交所主板上市7家,深交所主板上市4家,上交所科創板上市3家,北交所上市1家。從細分專業領域看,服裝服飾類新上市企業最多,占比30.43%;紡織(印染)、產業用紡織品、化纖產業,占比分別為21.74%、17.39%、13.04%,家用紡織品和紡機紡器占比均為8.70%。2021年度23只新上市紡織服裝類企業專業分類如下表1
2018-2021年來紡織服裝類企業上市情況如下圖1
2021年度紡織服裝行業各專業領域新上市企業占比情況如下圖2
從全年新上市的23家紡織服裝類企業首發募資規模看,華利集團(300979.SZ)、戎美股份(301088.SZ)、善水科技(301190.SZ)位列前三,首發募資超過10億元的有3家紡織服裝類企業。這三家企業首發募資額(67.80億元)占比達到了43.94%。2021年度23家新上市紡織服裝類企業首發募資等情況明細如下表2
2018-2021年紡織服裝類企業上市首發募資情況如下圖3
2021年紡織服裝類企業IPO上市地域分布情況(如圖3、表3)。浙江省占據了47.83%,繼續保持年度紡織服裝類企業IPO上市數第一的位置。江蘇省、廣東省和北京市及安徽省分布是2家,屬第二陣營。天津市、山東省、吉林省和江西省也各有1家獲準上市。2021年度紡織服裝類企業IPO上市地域分布(圖4)
2021紡織服裝類企業IPO上市地域分布明細表(表3)
2021年度紡織服裝類新上市企業首發當日的市場反應與表現
2021年度紡織服裝類新上市23家企業在首發上市日的市場反應和整體表現是非常不錯的。從相關資料統計情況看,上市首日市場平均估值(市盈率)39.13,中位數31.98。從二級市場直接反映出來的估值看,科技含量高應用廣泛或附加價值高的產業用紡織品類企業普遍被市場追捧;上市首日開盤股價相比發行價漲幅表現優異,(增幅)平均值達82.07%;上市首日成交總額144.90億元;上市首日平均漲幅126.78%,有10家首日漲幅超過100%,恒輝安防(300952.SZ)、宏華數科(688789.SH)和萬事利(301066.SZ)分別以456.74%、446.57%和285.50%的漲幅位列前三。
2021年度紡織服裝類新上市企業首發上市市場反應與表現(附表1)
2021年度紡織服裝類新上市企業首發上市市場反應與表現(附表2)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