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秘書處密切關注上海等地區的全國疫情變化。5月上中旬,中染協秘書處工作人員以電話、微信等多種通訊形式與近70家會員企業取得聯系,全面了解會員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情況,并盡可能提供支持。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爆發,尤其是我國染料、有機顏料及紡織助劑行業比較集中的上海及周邊地區(包括江蘇、浙江等地),企業生產及員工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此外,隨著疫情爆發和俄烏戰爭的繼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從會員企業反饋的信息分析,對染料行業生產和經營影響較大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一、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內外需求疲軟,染料產銷量嚴重下降。國內印染行業受疫情影響,對染料需求量減少,俄烏戰爭對染料出口,特別是對歐美出口影響較大。二、受新冠疫情影響,上游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意愿下降,致使染料價格下行壓力更大,染料價格受到嚴重擠壓,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有些企業面臨虧損的可能。三、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地加強人員管控力度,人員出行、復工受限,影響生產組織和經營活動的開展。目前雖然部分企業開始復產復工,但成本增高(防護、區域內集中住宿,跨地區受到限制等,實際操作層面難度大)。四、受新冠疫情影響,物流受限。國內物流速度減慢、運費上漲,原材料運輸影響生產組織,產品運輸影響銷售。出口物流,大部分訂單需要由上海港轉其它港口,除國內運輸困境外,港口的運力不足和運費大幅上漲都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困難。實際上,上述原因只是染料行業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導致的生產、經營情況困難的表觀原因,深層次原因是行業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相互壓價所致。近幾年來,我國染顏料工業布局發生了較大變化,部分企業關停并轉,一些企業在擴建產能。據不完全統計,有機顏料已建、在建和擬建能力超過二十余萬噸,染料也有幾十萬噸,一些大宗中間體及印染助劑也都在擴張產能。染顏料工業的大部分產品目前已都顯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如果過大的新增產能投產,行業面臨供過于求局面。新建擬建產能過大,企業之間競爭態勢將進一步加劇,價格競爭日趨嚴重。近兩年的全球疫情肆虐,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打擊,期間進出口貿易嚴重受阻,化工大宗原材料、中間體等價格持續高漲,給處于終端市場和原材料市場夾縫中的中國染顏料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尤其2021年以來,上游原材料、能源價格快速上漲,雖然染顏料全行業總體產量及主營業務收入都處于正增長,但染顏料價格受到行業內和下游行業的雙重擠壓,利潤總額增速開始出現斷崖式走低,全年利潤總額總體為負增長,甚至嚴重下降。染顏料行業部分企業已經出現虧損情況。從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染料上市公司業績看,部分染料上市公司利潤嚴重下跌甚至虧損,整個染料行業出現疲態,這些年來在染料行業這是極為少數的現象。嚴重的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即使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結束,較長期內都不會好轉。整個染料行業出現疲態,已經從染料行業景氣度上面體現出來了。按照目前趨勢,染料行業仍處于冷凍之中。長期看染料行業會不會反彈復蘇,不僅要看下游印染等行業的景氣度如何,更要看染料行業產業結構的調整。2022年染料行業形勢會相當嚴峻。中國染料工業協會倡導全行業調整產業結構,合理限產能,有序競爭,公平定價,避免惡意壓低價格。行業企業要正確分析當前國家產業政策取向和宏觀經濟形勢,與時俱進、順勢而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進中向好、好中提質、質中增效。請各企業密切關注生產和經營等情況,根據上游原材料市場波動變化適時調整產能和經營策略,保證染顏料生產、銷售價格在合理的區間內,穩定市場。同時建議各企業加強管理,苦練內功,盡最大努力降低物耗、能耗,減少“三廢”排放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特色產品,錯位競爭,減少同質競爭帶來的危害。
中國染料工業協會表示,希望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企業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積極做好抗疫工作。只要全行業同仁們攜手抗疫,共克時艱,一定會回歸正常生產和生活,一定會再現我們行業萬紫千紅的春天!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